唐韓
◆摘? 要: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其未來的全面發(fā)展。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新一代綜合性人才,是小學教師需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本文就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提出了個人的看法,為教育行業(yè)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小學階段是青少年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學校除了注重傳授學生知識外,還需要以心理健康為重點進行日常教育,并積極采取各種方法和策略,使學生獲取知識,增加他們的內部心理素質,以確保他們的健康快樂成長。
一、當前小學學生心理健康常見問題
(一)學習壓力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小學生也面有著學業(yè)壓力。當學習壓力的內在積累越來越多,難以排出時,小學生容易出現精神方面和記憶力方面的問題,更嚴重的會出現明顯的厭學情緒乃至抑郁。學習壓力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制約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二)人際關系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
現在大多數小學生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很多學生在家里被父母和長輩溺愛,自我意識強,很難與他人和諧相處。但長大后要接觸社會環(huán)境與他人溝通。由于缺乏與他人的正常溝通經驗,很多學生很難與師生建立親密的關系,與其他學生形成良好的同學關系,甚至與家長的關系也很緊張。這些人際交往中的問題會使學生的心理壓力更大,會導致他們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三)自身性格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有的開朗樂觀,有的內向消極,有的敏感多疑,有的廣交朋友,待人寬厚。個性的差異使一些學生容易出現情緒和心理問題,如情緒波動,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甚至煩躁、敏感、害怕。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創(chuàng)建積極健康的環(huán)境
1.校園環(huán)境
學生接觸更多的是學校教育。校園外部環(huán)境的建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校園環(huán)境要干凈明亮且安全。例如:在校園展示校風,校訓和名言警句等警示標志來激勵學生,或在教室的黑板報和校園的墻報都設計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此外,可以在校園的走廊、墻壁和草坪上設置良好的行為和積極的警告標志。警示標志可以制作成卡通形象或有趣的文字來提醒學生。這種校園環(huán)境的營造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感受到積極的學習氛圍。
2.家庭環(huán)境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學校教育的時間和空間非常有限,所以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成長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教師應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當學生對考試產生心理壓力時。老師可以引導家長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和考試。此外,這個階段的學生不善于與父母溝通,導致學生逐漸進入叛逆的青春期。因此,家長不僅要調整自己的個人心態(tài),還要用鼓勵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避免因過度克制而導致學生缺乏自信。
3.心理環(huán)境
教師不僅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教育者,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榜樣。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教師的一項重要責任。它是對學生實施個性化教育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幫助學生在問題的早期階段將問題有效遏制,引導學生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時保持積極和陽光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要創(chuàng)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保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前提下,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在一個健康、積極的環(huán)境中成長。
(二)開展心理健康輔導活動
除了理論教育和榜樣作用外,實踐活動的教育模式也非常重要,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活動的形式容易被學生接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次,活動的形式是積極愉快的,形式本身不會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此外,活動的過程和形式具有多樣化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多方位設計活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的廣播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并以校園廣播的形式向學生講授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知。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班會前教師根據班級存在的問題,引導班干部組織和收集學生的厭學情況。然后在班會上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提出個人對學習的理解。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整理總結,幫助學生緩解學業(yè)焦慮,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tài)度看待學習問題。最后引導學生客觀、全面的評價自己,并為自己設定階段目標,以促進學生體驗成就感和內心的喜悅的過程中不斷實現目標,并引導學生面對挫折時保持樂觀和冷靜的態(tài)度,從而在積極、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中提高學生的整體心理素質和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學習目標。
三、結語
小學心理健康的研究既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幫助學生學會預防和消除容易導致精神疾病的潛在因素,關鍵是提前預防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應得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以保證當代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娜.初探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J].學周刊,2020(32):181-182.
[2]喻文華.心理游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2020(25):227.
[3]朱慧中.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研究[J].小學時代,2019(26):78+81.
[4]葛平.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天津教育,2019(24):8.
[5]袁金龍.淺議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因素[J].考試周刊,2019(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