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Java語言程序設計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必修課,通過分析其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中醫(yī)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特色,在教學內容上合理規(guī)劃、突出中醫(yī)特色;在教學方法上,改變傳統(tǒng)講授方式,采用案例教學法、項目驅動法相結合的方式,并通過教師隊伍建設、教研結合等方式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通過這幾個方面的探索,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Java程序設計;教學改革;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中醫(yī)藥院校
中圖分類號:TP312.2-4;G64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1)02-0181-04
Abstract:Java language programming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By analyzing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ing,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content is reasonably plann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highlighted,in teaching methods,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re changed,adopt the combin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project driven method,and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 the assessment method,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ssessment of studentslearning process,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through these aspects of exploration.
Keywords:Java programming;teaching reform;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0? 引? 言
近年來,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為大數據、云計算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例如它們已率先應用于教育、醫(yī)療、金融等多個行業(yè)。Java作為一種核心的編程語言,具有通用性、高效性、平臺可移植性和安全性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大數據開發(fā)、分布式計算、并行計算等領域。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設立于1998年,設立初衷是培養(yǎng)出同時兼具管理能力和計算機開發(fā)與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1]。目前,全國中醫(yī)藥院校中有9所高校設立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2],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教學目標的前提下,依托中醫(yī)藥特色背景,重點培養(yǎng)從事中醫(yī)藥信息資源開發(fā)與應用的應用型人才。
在當前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Java語言程序設計作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必修課,對于培養(yǎng)學生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路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編程思維、提高編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學好該門課程對學生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根據Java語言特點,結合當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本課程的改革進行探索。
1? 教學現狀及問題
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在教學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力量薄弱,目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教研室老師普遍存在理論知識強,實踐能力偏弱的問題,尤其是一線授課教師缺少大型項目的開發(fā)經驗;新引入的專業(yè)技術老師又不具備豐富的中醫(yī)藥知識,無法將最新的信息技術與中醫(yī)藥知識進行有效融合,不能更好地滿足中醫(yī)藥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2)課程內容多,教師須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Java語法基礎、面向對象特性、異常處理、輸入/輸出、GUI設計、多線程、網絡編程、JDBC技術、Java EE等內容講述,往往造成教師在課堂上注重更多知識的灌輸,而忽略學生的接受情況,一學期下來,學生對很多知識的理解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次上[3]。
(3)授課方式單一,授課時教師一般是在大教室使用多媒體演示PPT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容易開小差,加上Java語言本身內容繁多且不易理解,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失去學習興趣[4]。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學生只是機械地完成,很少有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練習編程,導致學生動手編程能力弱。
(4)實驗內容設置缺乏系統(tǒng)性,實驗內容的設置往往是基于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教師拿出現有的方案讓學生“比葫蘆畫葫蘆”,缺少系統(tǒng)性的企業(yè)項目訓練,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獨立進行軟件項目的設計與開發(fā)。
(5)考核方式不合理,課程大多采用期末閉卷筆試考試的方式。期末試卷注重理論知識的考核,學生在考試前通過死記硬背,就可以應付最終的考試。顯然,這樣的考核方式無法對學生的編程水平和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2? 教學改革
2.1? 教學內容改革
2.1.1? 規(guī)劃調整教學內容
目前大多數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采用理論+實驗56或72學時的設置方式,教師可以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在有限的課時內對Java課程內容進行有重點的講授,例如此前學生有C語言的基礎,那么Java語法基礎部分就可以少講,以學生自學為主;而Java面向對象特性、JDBC、網絡編程等章節(jié)則做重點講解。
此外,教師還應對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知識進行梳理、更新,做到與時俱進;教師應了解企業(yè)對相關崗位的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相應的修訂和完善,將當前已經落后或暫時需求較少的部分,例如Applet程序設計,可以選擇少講或不講;教師對當前需求較高的部分進行重點講解,力爭在有限的課時內大大提高課程的實用性[5]。
2.1.2? 章節(jié)作業(yè)與項目訓練相結合
實驗內容的設置,分為章節(jié)作業(yè)與項目訓練作業(yè)。在某些理論課程授課之后,安排一些章節(jié)作業(yè),來加強學生對本章節(jié)知識點的鞏固,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編程能力[6]。此外,課程還應設置綜合性的項目案例,根據課程內容安排進行分解,每次上課時講解其中一部分,學生在上機練習時完成其中一部分,等學期課程結束,學生基本可以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
2.1.3? 突出中醫(yī)藥特色
教學內容中要突出中醫(yī)院校的特色,結合新時期的醫(yī)養(yǎng)結合、大健康產業(yè)等發(fā)展新需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尤其是在案例選擇、實驗課程的設置上加入中醫(yī)藥特色,將信息技術與中醫(yī)藥知識相結合,實現醫(yī)療信息與信管專業(yè)基本技能的完美融合[7]。
2.2? 教學方法改革
2.2.1? 案例驅動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要多引用有趣的案例,通過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案例的實例講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點;將案例分解,建立與知識點的聯系,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扎實掌握基礎知識。例如生活中常見的銀行存款取款操作,為保護賬戶的安全性(多人同時存款取款),需要使用Java多線程同步機制實現,那什么是多線程?又如何實現線程的同步?通過這樣的案例驅動教學方法,首先使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成就感,提高運用所學知識點處理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由教師引入本次課程的授課內容。
2.2.2? 項目驅動法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程中引入一個綜合性項目案例貫穿教學全過程,案例的選擇要兼顧趣味性與實用性,讓學生模擬一個完整的軟件開發(fā)過程,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實踐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例如,中醫(yī)診所管理系統(tǒng),通過系統(tǒng)功能分析,將系統(tǒng)分解為多個模塊,如圖1所示,系統(tǒng)的開發(fā)需要多個同學合作完成,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大家在小組內各司其職,有同學負責編碼,有同學負責測試、撰寫文檔等,學期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提交一個完整的項目,并進行項目展示與答辯。通過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編程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同時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自信心。
此外,考慮到中醫(yī)院校的特色背景,在案例的選擇上也偏重選取與中醫(yī)藥系統(tǒng)相關的案例,例如古代經典名方管理系統(tǒng)、中醫(yī)診所管理系統(tǒng)、中醫(yī)考核管理系統(tǒng)、中醫(yī)藥處方管理系統(tǒng)等;通過項目的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技術加強中醫(yī)藥信息化建設的能力。
2.2.3?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教學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提供的便捷幫助,在教學中結合網絡教學平臺,對課堂教學進行有利補充。例如,中國大學MOOC提供的網絡教學平臺與教學資源,通過教師賬戶功能將學生加入課程中,為學生安排好每周學習任務,并在視頻學習中設置知識點問答,提高學生觀看視頻的效率;在學期結束后,將學生觀看的視頻時長、知識點掌握情況等作為平時分數,納入考核。學生學期數據統(tǒng)計如圖2所示。
此外,充分利用平臺提供的作業(yè)與測驗功能,對學生平時的作業(yè)進行線上統(tǒng)一管理;教師每周安排好作業(yè),鼓勵學生自評,對有異議的評分再進行復核;在學期結束之后,統(tǒng)一導出學生的作業(yè)成績;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全方位的考核。平臺提供的布置作業(yè)功能如圖3所示。
相較于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這種方式更加靈活方便,強化學生課堂內外、線上線下的學習,將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運用程度。
2.3? 實踐教學
2.3.1?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一方面授課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實踐水平,多參加編程培訓會議,積極參與學院有合作關系企業(yè)的項目建設,提高大型項目的開發(fā)經驗;同時可以邀請技術人員、工程師進入校園,讓他們參與實踐教學的工作。此外,也要引進與專業(yè)契合度更高的教師,以改善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2.3.2?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科研能力
結合中醫(yī)院校的特色,把中醫(yī)藥行業(yè)的經典項目引入教學過程中,并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來,使學生在“做”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中醫(yī)藥行業(yè)ACM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互聯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3.3? 建立教學實踐綜合服務平臺
積極探索以與企業(yè)共建的方式建立一個服務于教學管理的綜合性平臺。平臺集成了課程的教學資源,如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上課管理、評價管理等,既可以對教學進度進行監(jiān)控,也可以對教學質量進行把控,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管理,如課程預習、上課情況、學生作業(yè)管理、課程反饋等[8]。
2.4? 考核方式
課程成績的評定采取過程性評價與期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相較于以前更注重過程化考核,將知識的考核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9]。在過程性評價中,章節(jié)作業(yè)是以學生個體為單位提交的平時作業(yè),側重于考察學生對章節(jié)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大項目作業(yè),即以小組為單位提交的綜合性項目,側重于對學生實際能力的考核,如編程、團隊協(xié)作、查閱文獻、溝通表達、寫作等能力;而課堂表現,包括學生課堂紀律、出勤、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等。期末評價則沿用傳統(tǒng)閉卷考核方式,重點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Java課程的考核和評價的組成部分如表1所示[10]。
3? 結? 論
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要以提高學生的編程實踐能力為重點,通過“做中學”“基于項目學習”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具有一定的開發(fā)經驗與實踐技能。然而,課程的改革還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效果進行適當調整,通過不斷的實踐教學改革,切實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 曹玉琳,李桂榮,肖潔.面向崗位需求的信管專業(yè)計算機類課程群建設 [J].計算機教育,2013(17):71-74+86.
[2] 米鸝,王振國,何永,等.基于中醫(yī)學科優(yōu)勢與特色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8,15(13):97-100+104.
[3] 吳濤.醫(yī)學信息工程專業(yè)Java程序設計教學實踐探討 [J].黑龍江科學,2020,11(17):78-79.
[4] 程鈴鈁,程麗,賴曉燕.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專業(yè)課程建設的探究與分析 [J].電腦與信息技術,2021,29(1):74-78.
[5] 潘欣,王鑫.基人工智能和OBE的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改革 [J].高教學刊,2018(18):81-83.
[6] 陳濤.基于案例教學的Java語言課程改革研究 [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s3):59-60+63.
[7] 趙營穎,崔娟娜.信管專業(yè)軟件類課程設置現狀調研 [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6):118-119.
[8] 王倩倩,朱咸軍,肖芳雄.面向應用的《Java程序設計》教改研究與實踐 [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17):78-80.
[9] 余燁,徐京濤,路強,等.基于OBE的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J].計算機教育,2017(6):95-99.
[10] 向模軍.基于OBE理念的Java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12):169-171.
作者簡介:孫曉燕(1987.10—),女,漢族,山東濟南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醫(yī)藥數據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