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為了準備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的學術活動,舉辦了一次毛澤東研究述評會。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胡繩在會上做了講話。當時,正處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過程中。胡繩聯系這個背景,談了中共黨史中的一些重要問題。這時離《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出版只有四個來月。本文據當時筆記整理。
你們在討論毛澤東思想時,在世界上正發(fā)生一個大變化:蘇聯瓦解,蘇聯的紅旗真的倒下了。這看起來可能并不奇怪。幾年來,我們國內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在泛濫,如果再擴大十倍、一百倍,也可以想象到蘇聯的情況。這么大個國家?guī)滋炀屯呓饬?,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古代也有大帝國崩潰,那是經過戰(zhàn)爭,或者幾百年、幾十年時間。戈爾巴喬夫上臺只有6年,就出現了這一幕。
對我們也提出一個問題,蘇聯黨90年可以渙散、消滅(當然不是完全消滅了,但不存在了),可以在一朝一夕間崩潰,那么中國怎么樣?世界上有人推論中國也會這樣,中國也到時候了。這件事要警惕。毛主席早提出過: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后,還有亡黨亡國的危險。這在當時還只是警告,現在事實擺在面前,不能置之不理。蘇聯的瓦解有外國的因素,西方帝國主義在搞和平演變,從各方面影響它。但只有西方帝國主義的力量,不能這么快。它要搞和平演變是肯定的事情。但外來力量一定會使社會主義崩潰?那沒有必然性。蘇聯社會主義崩潰不全是外來因素,那是魚爛而亡,是從內部爛起?!棒~爛”出自《公羊傳》,說梁國亡,是自己亡的,像魚一樣,從內部爛起來而亡的。如果自己不爛,光外國也不會有這樣的結果。我們中國共產黨堅定地走自己的道路,接受了蘇聯的教訓以后,加強自己的內部,加強自己的工作,不能說“蘇聯的今天一定是中國的明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什么根據,可以堅強起來,不至于出現大的失誤,不至于走向蘇聯的道路?我們在寫《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說了一句:中國是一個與歐洲任何國家不同的東方農業(yè)大國,在實際斗爭中積累自己的經驗,不照抄別國的經驗。中國在長期斗爭中積累了自己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傳統,在照抄別人中有過痛苦的教訓。這話是胡喬木同志加的,說得很好。我們不是照抄蘇聯而成功的,是積累自己的經驗,有自己的傳統,按中國的情況,找出自己的道路。這是由歷史事實證明的。
當然,我們曾受到蘇聯很多影響,中國人接受馬克思主義是經過俄國的。盡管蘇聯瓦解了,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是事實。它對我們有著積極的影響,但也確有痛苦的教訓。中國革命在民主革命時期,由于有共產國際(實際上就是蘇聯)的指揮棒,吃過許多苦頭。別的不說,就是20世紀30年代初王明“左”傾路線,完全是從蘇聯來的“欽差大臣”制造出來的。來了蘇聯人米夫,1901年生,不過30歲,就一手扶起了王明、博古這些二十幾歲的小伙子,沒有多少革命經驗,更不了解中國,就指手畫腳,甚至指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將中國革命搞得一塌糊涂。又來了個李德,德國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有些經驗,在蘇聯軍事學校學習過,來指揮紅軍。結果大家都知道,幾乎使中國革命完全失敗、南方根據地完全拋棄。如果沒有長征轉移,會百分之百被全部搞掉。
斯大林對中國革命的指導有正確的方面,如他肯定現在中國革命的性質還是民主革命,但他不懂中國的民主革命應該怎樣進行:要到農村去發(fā)動農民,建立根據地,實行農村包圍城市。斯大林說過要用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但他講的武裝革命,不是共產黨到農村去領導農民革命,而是以城市為中心的。如果按照蘇聯的指揮棒走,按照蘇聯“欽差大臣”的指揮棒走,我們在1949年不可能取得勝利,也許早已垮了。
遵義會議在長征中舉行。長征初期也走了錯誤的路,幾乎失敗。遵義會議扭轉了、擺脫了共產國際指定的模式,按照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具體情況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才能在抗日戰(zhàn)爭中正確地執(zhí)行統一戰(zhàn)線政策,才有敵后根據地,才有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
中國革命在1949年的勝利,對蘇聯領導人(包括斯大林)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在他看來,中國革命是不可能得到勝利的,完全違背了他的想法。所以有點懷疑:是不是有什么另外的名堂?是不是同美國有點什么勾當?1949年勝利前夕,世界各國報上大登中國解放戰(zhàn)爭發(fā)生的變化,占領這里,占領那里,而蘇聯報上只在很小的地方登。國民黨政府從南京遷到廣州,美國大使館沒有去,蘇聯大使館卻跟了去。我們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講了一句:蘇聯對新中國還有疑慮。這疑慮非常明顯。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斯大林的疑慮繼續(xù)存在。毛主席在開國大典后第一件事:到蘇聯去。他從來沒有出過國。帝國主義要危害我們,同情我們的只有蘇聯,當然要去。他在1949年12月16日到蘇聯?,F在我們有國際經驗了,知道一個國家的領袖到別國去,就是三五天、一個星期。他卻一直等了兩個月,2月17日才離開莫斯科。中國這樣的大國在旁邊取得革命勝利,應該如何熱烈歡迎、支持?那次毛主席還是以為斯大林祝壽的名義去的。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了些電報,多少可以看出:12月16日去,21日祝壽,然后放在一邊,沒有人管他了。主要因為毛主席要重新訂一個中蘇同盟條約,斯大林說已經有一個,那就是他同國民黨政府所訂的一個。來了蘇聯,如果空手而歸,將是什么狀況?只好等,等了十幾天。1950年1月1日,塔斯社來問:毛主席有什么目的?莫洛托夫、米高揚也來問。毛主席提了3個辦法:一是重新訂個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二是發(fā)個聲明,三是發(fā)個消息,最好是重新訂個條約。如果由政府訂條約,再請周恩來。莫洛托夫才說還是訂個條約。周恩來才去。到2月14日簽訂了新條約,2月17日離開。整整把一個中國革命剛勝利的領袖泡在那里兩個月,荒唐事!借款只有3億美元。好像毛主席曾提出:少借比多借好,向老大哥多借不是好事。毛主席后來說這件事還一肚子氣,說我到蘇聯,哪兒也不去,只干3件事:吃飯、拉屎、睡覺。這不是個人的事。蘇聯對中國革命采取這樣一個態(tài)度,不信任中國共產黨。外國有些書上講得很多,有的甚至說:毛是麥琪林(人造黃油)式的馬克思主義。
當然我們現在也要平心靜氣地講,蘇聯當時對中國不信任,不是簡單地瞧不起,而是教條主義根深蒂固。革命一切要按蘇聯的格式做,你怎么會跳出來另搞一套?你大概是假的馬克思主義。唯我獨尊,你另外搞一套,居然成功,就有點可疑??梢稍谀氵@勝利是不是黨內有親美派,同美國有什么關系?這種不信任,到了抗美援朝,看到你直接同美國打了,他才放下心來。他的懷疑、不信任,也不能說是反革命的懷疑,就是教條主義。他認為是革命的想法,唯一正確的想法。到抗美援朝以后,他比較放心了。但抗美援朝結束時,斯大林也去世了。
20世紀50年代中蘇關系還比較好,也有問題,如高崗問題等,但又發(fā)生了一個問題:民主革命過去了,發(fā)生社會主義建設問題。要不要全照蘇聯模式做?毛主席在1956年講《論十大關系》,說蘇聯這套不行,不能按這個辦,片面重視重工業(yè),對農民挖得太苦了,一切集中在中央,不給地方、企業(yè)一點權力,民族關系不正常(就是大俄羅斯主義,沒有說下去)。在《論十大關系》中,講肅反問題沒有提到蘇聯,但中央一直講的,不能搞蘇聯的格別烏那一套。1956年毛主席明確指出,要搞社會主義建設不能全搬蘇聯的做法。他還說要向外國學習,有些國家不敢這樣講。
這時,斯大林已去世了。斯大林的問題比較復雜,赫魯曉夫倒戈后,都攻擊對斯大林個人迷信。這解決什么問題?是斯大林要人家迷信,還是別人迷信他?但是,毛主席前面批評蘇聯建設中的那些問題卻沒有觸及。斯大林時候的大國主義,你一切要按蘇聯的格式辦。斯大林以后,這些一直繼承下來。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得按我的格式辦事,不然就要換你的領導,對東歐就是如此。他們也想把這個壓到中國頭上,毛主席堅決頂住了。于是就有了60年代初開始的30年間中蘇關系破裂,黨的關系完全破裂,國家關系形式上還保持著。
當時的大論戰(zhàn),現在回顧起來,我們也有說錯的話,但看看他們那時攻擊中國的文章,不是簡單地說中國現在錯了,而是一直翻到遵義會議根本錯了,毛澤東的一套路線根本錯了,延安整風也錯了,李德、王明倒是正確的,王明倒是世界性的革命領袖。為什么中蘇鬧翻了30年?就是毛主席堅決頂住蘇聯,不接受它的指揮棒,不做它的衛(wèi)星國,不能一切服從它。為此,不惜同蘇聯這老大哥決裂。不管你怎么把全世界大多數黨結合起來,將中國共產黨逐出教門,不怕。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決定。這決心也不是一下子下的。他經過許多考慮,不斷同黨內許多同志商量,最后下了這樣大的一個決心。
當然現在也可以說,不走蘇聯道路,你搞了個“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犯了錯誤。這也的確是。從一種意義上,他鑒于蘇聯的做法不對,寫《論十大關系》時將蘇聯的弊端看出來,但他覺得蘇聯是沒有將群眾積極性發(fā)動起來,壓制了群眾,反過來,想用群眾運動來發(fā)動群眾,這個搞錯了。我們經過這些挫折失敗的教訓,包括“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當然,如果沒有這些錯誤,直接過到十一屆三中全會,那多好!設想是如此,道路怎么走?魯迅說:路本來是沒有的,要人走出來的。不是先驗地在那時就想出三中全會這一套來,而是經過摸索、犯錯誤,才提出來的。
不管犯的這些錯誤,但回頭看,如果50年代末我們以毛主席為首的領導,不下這個決心和蘇聯決裂,而是一切跟了它走,在現在這個風險中會怎么樣?這個風險是有的。全國解放后,毛主席兩個決心是了不起的:一個是抗美援朝,也有很大風險,沒有包票一定能打下來,但力量是有的。這是一個風險。和蘇聯決裂,這又是大風險。在中國,至少我們這一輩對蘇聯曾迷信過。抗日戰(zhàn)爭時,一些民主人士也說,中國的希望在延安,世界的希望在莫斯科。那時,蘇聯是全世界共產黨的旗手,它率領全世界的共產黨來抵制你,這也是很大的風險。如果不敢冒這個風險,就得一切按照蘇聯的指揮棒做,中國就會和東歐這些國家一樣,不過是大一點的衛(wèi)星國。東歐黨和國家領導人,實際上是莫斯科在指揮。后來30年有的也有些發(fā)展,但結果怎么樣?1989、1990、1991年,東歐與蘇聯一起垮,這是必然的。想起來真有些后怕。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60年代初毛主席下這個決心,真了不起!也許沒有1990、1991年這些事還看不清。蘇聯這么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人家叫作大帝國,一下子可以垮。你全跟了它跑,必然也是這樣。東歐就是這樣,吃了蘇聯的虧。
我們付出了代價,經過了曲折,從1958年開始,到1978年,差不多20年,走了許多彎路,經過“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但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得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有了根據中國情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中國成立后三十多年中,積累了許多經驗(包括錯誤的教訓),善于總結經驗。鄧小平同志的偉大功績:既看出毛主席晚年“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又繼承了毛主席的基本精神,獨立自主,從實際出發(f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回到又找別人的模式做。
同志們,研究毛澤東思想,可以在這背景下研究。中國共產黨確實積累了自己的經驗,形成自己的傳統,集中在毛澤東思想里。鄧小平同志的一個重大功績,是“文革”后仍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不放下這個旗幟。
簡單一句話,中國民主革命勝利,由于我們抵制了蘇聯指揮棒而取得的。中國所以在世界社會主義低潮中、在克里姆林宮紅旗倒下時,仍然能把紅旗扛下去,因為我們抵制了蘇聯這一套辦法。世界上有些人奇怪:蘇聯垮了,為什么中國不一起垮?回答很簡單:因為我們沒有跟著蘇聯跑。我們在走自己的路,摔了些跟斗,頭破血流,但找到了自己的路,這條路是走得通的。當然,還有許多復雜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得到群眾的擁護,那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
(摘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一本書的歷史——胡喬木、胡繩談〈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 作者:金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