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雪 楊 康 何兆益 周翰林
(1 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 重慶 400074)
(2 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重慶 400074)
通過各種傳感器記錄傳播的聲波信號并對其進行適當?shù)姆治?,從而確定這些聲波的來源,這一過程通常被稱為聲源定位技術。利用聲發(fā)射(Acoustic emission,AE)無損檢測技術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健康檢測與監(jiān)測時,對AE 源進行準確定位是該項技術的主要任務之一。
近幾十年來,AE 定位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1-3],Kundu[4]回顧了目前較新穎的聲源定位技術,對于各向同性板的源定位技術主要包括:已知波速的三角測量技術[5]、未知波速的三角測量技術[6]、基于優(yōu)化的未知波速的技術[7-10]、波束形成技術[11-12]、未知波速的應變玫瑰技術[13-16]以及通過模態(tài)聲發(fā)射進行源定位[17-20]等6 類。在對混凝土類材料進行聲發(fā)射源定位研究中,以已知波速的三角測量技術和波束形成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較為成熟,其中已知波速的三角測量技術被多數(shù)商用聲發(fā)射檢測儀所采用,而其他方法多應用于科學研究。
根據(jù)AE 源定位原理可知,源定位的關鍵參數(shù)是到達時間和波速。對于均勻介質而言,AE在材料中的傳播速度更接近于材料的固有屬性,因此在源定位中采用固定值,此時通過波形降噪來提高到達時間的拾取精度,進而提高定位精度。但是對于水泥混凝土來說,情況可能有些許不同。水泥混凝土是一種由水泥、石料(5~20 mm)、砂和水經(jīng)機械拌合而成的混合料,它的固有屬性取決于原材料的性質,也取決于各種原材料在混合料中的排列方式,但通常這種排列方式是隨機的、無序的,因此水泥混凝土不是各向同性材料(只有截面尺寸遠大于石料最大粒徑時可以認為是各向同性)。聲波在混凝土中傳播,也就是在石料、水泥石(水泥硬化后)或者水泥砂漿(水泥包裹砂粒后硬化)等多相介質中傳播。傳播過程中發(fā)生的散射、折射等,且水泥混凝土本身存在著大量的微觀孔隙結構,這都使聲波在混凝土中傳播時產(chǎn)生聲衰減。聲衰減是AE 在水泥混凝土中傳播時的一種物理現(xiàn)象,主要指聲波在非理想媒介中傳播時傳播速度和能量等的衰減[21]。已有研究表明,混凝土的配合比、骨料的類型及其尺寸、水泥用量及水灰比等對聲發(fā)射波的傳播規(guī)律有顯著影響[22]?;炷林新暡ㄕ穹p值與傳播距離正相關,傳播距離越大衰減越顯著[23-24]。因此,當采用AE 技術對水泥混凝土結構進行損傷檢測與定位時,明確水泥混凝土中的聲衰減,特別是波速的衰減規(guī)律有利于提高聲發(fā)射源定位的精度。
為此,本文采用SAEU3H 數(shù)字化聲發(fā)射檢測儀對混凝土試件進行人工激發(fā)源AE 波速試驗,用于研究水灰比、砂率及骨料最大粒徑對混凝土中AE 波速特性,建立AE 波速的修正模型,結合窮舉法建立AE 源的優(yōu)化定位算法。開展立方體混凝土試塊單軸壓縮試驗,加載過程中采集AE 信號,并利用高清攝像機記錄混凝土裂縫開展圖像。最后,對比本文建立的定位法與時差定位法的定位結果,驗證修正AE 波速對提高定位精度的可靠性。
為掌握AE 信號在水泥混凝土中傳播速度的變化情況,分析不同材料組成時AE波速衰減規(guī)律,開展了3 因素2~3水平的人工激發(fā)源波速測定室內(nèi)模擬試驗,所使用的水泥混凝土試樣的水灰比(w/c)為0.3、0.33、0.36,砂率(S)為0.47、0.5、0.55,骨料最大粒徑(dmax)為10 mm 和20 mm,試件尺寸為100 mm×100 mm×1800 mm,如圖1所示。聲發(fā)射監(jiān)測系統(tǒng)采用SAEU3H 高速數(shù)字化聲發(fā)射檢測儀,試驗中聲發(fā)射系統(tǒng)前放增益設置為40 dB,門檻值設置為45 dB。
圖1 混凝土試樣Fig.1 Test sample
按照美國材料與試驗協(xié)會標準(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推薦的鉛筆斷芯試驗(Pencil lead break,PLB)進行人工激發(fā)源AE波速測量,詳細試驗步驟為:
(1)沿長度方向的表面等距離安裝17 個聲發(fā)射傳感器,布置間距為10 cm,傳感器編號由1#~17#,斷鉛點與傳感器布設方案如圖2所示。
圖2 人工激發(fā)源波速試驗方案Fig.2 Test scheme for wave velocity of artificial excitation source
(2)在斷鉛點及傳感器附近進行3次PLB試驗,驗證傳感器契合度。
(3)試驗開始,在斷鉛點間隔2 s 進行5 次斷鉛,1#~17#傳感器分別采集信號。
(4)分析波形,提取傳感器的信號達到時間T。
(5)以1#傳感器的信號達到時間為斷鉛信號發(fā)出時間,2#~17#傳感器的信號到達時間為接收時間,分別計算傳播距離為100 mm、200 mm、300 mm、···、1600 mm時的AE波速。
1.2.1 評價指標
觀察AE 波速隨距離的衰減現(xiàn)象的過程中,應選取一個恰當?shù)幕鶞什ㄋ?Datum acoustic emission velocity)Vd作為比較對象。本文采用傳播距離100 mm時的AE波速做為基準波速。
采用波速衰減率(Attenuation rate of acoustic emission wave velocity)Ra來評價AE 波速隨距離的衰減程度。波速衰減率表示不同傳播距離時的AE波速與基準波速的比值,單位為%。
式(1)中:Vx為AE 在傳播路徑上不同傳播距離時的波速,m/s;Vd為基準波速,m/s。
在人工激發(fā)源AE 波速試驗中獲取的有效試驗數(shù)據(jù)為布置在1000 mm 以內(nèi)的傳感器信號到達時間,超過此距離時傳感器未接收到信號(或未達到門檻值),因此本文分析的AE 波速衰減為1000 mm以內(nèi)的波速衰減規(guī)律。
1.2.2 水灰比的影響
將相同砂率和骨料粒徑、不同水灰比條件下AE 波速隨傳播距離的變化情況繪制于圖3,結果表明:當砂率和骨料最大粒徑相同時,水灰比越大,水泥混凝土中標準AE信號的基準波速越小。當水灰比為0.3、0.33 和0.36 時,Vd分別為4639 m/s、4378 m/s 和3465 m/s,如圖3(a)所示。水泥混凝土中標準AE 波速均表現(xiàn)出隨距離增加而衰減的趨勢,如圖3(b)所示。砂率和骨料最大粒徑相同時,當水灰比為0.3、0.33 和0.36 時,Ra的范圍分別為-1%~-54%、-8%~-54%和5%~-34%,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0.57、0.35 和0.09,即水灰比越大,AE波速隨距離的衰減越少。
圖3 水灰比對波速的影響Fig.3 Influence of water cement ratio on wave velocity
1.2.3 砂率的影響
將相同水灰比和骨料粒徑、不同砂率條件下AE 波速隨傳播距離的變化情況繪制于圖4,結果表明:當砂率增大時,水泥混凝土中標準AE 基準波速的變化區(qū)別不大。當砂率為0.47、0.50 和0.55時,Vd分別為4114 m/s、4639 m/s 和3950 m/s,如圖4(a)所示。標準AE 在不同砂率的水泥混凝土中傳播時,其波速均表現(xiàn)出隨距離增加而衰減的趨勢,如圖4(b)所示。當砂率為0.47、0.50 和0.55 時,Ra的范圍分別為2%~-43%、-1%~-54%和2%~-41%,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0.48、0.57 和0.44??梢?,砂率對波速衰減現(xiàn)象的影響并不顯著。
圖4 砂率對波速的影響Fig.4 Influence of sand ratio on wave velocity
1.2.4 骨料最大粒徑的影響
將相同水灰比和砂率的水泥混凝土試件在不同骨料最大粒徑條件下AE 波速隨傳播距離的變化情況繪制于圖5,結果表明:當水灰比和砂率相同時,骨料粒徑越大,水泥混凝土中標準AE 信號的基準波速越大。當骨料最大粒徑為10 mm 和20 mm 時,Vd分別為3551 m/s 和4639 m/s,如圖5(a)所示。不同骨料最大粒徑時的水泥混凝土試件中,標準AE波速均表現(xiàn)出隨距離增加而衰減的趨勢,如圖5(b)所示。當骨料最大粒徑為10 mm 和20 mm 時,Ra的范圍分別為-13%~-34%和-1%~-54%,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0.26 和0.57,即骨料粒徑越大,AE 波速隨距離的衰減越顯著。
圖5 骨料最大粒徑對波速的影響Fig.5 Influence of the maximum aggregate size on wave velocity
對傳感器進行激勵時,通常會產(chǎn)生不同模式的聲波。本文中(垂直)激發(fā)方式主要會激發(fā)起最低階的彎曲波,以及具有一定幅度的擴展波。擴展波的衰減一般遠大于彎曲波,加上其本來幅度就低于彎曲波,當傳播距離較遠后,僅有彎曲波還有一定幅度能被儀器探測到。本次波速試驗中,當傳播距離較短時,聲速較高的擴展波首先到達,波速較高;當直線傳播距離大于500 mm 時,傳感器接收到的信號以彎曲波為主。為了確保定位時使用相同模態(tài)的聲波,本文采用該對數(shù)函數(shù)對500 mm 以內(nèi)的波速數(shù)據(jù)進行了擬合,得到了AE 波速的修正模型如公式(2)所示:
式(2)中:Vx為人工激發(fā)AE 在傳播路徑上不同傳播距離時的波速,m/s;x為人工激發(fā)AE 在傳播路徑上的傳播距離,m。對于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試件,模型的回歸參數(shù)a、b均表示為材料組成(水灰比、砂率、最大粒徑)的函數(shù)。
窮舉法又稱列舉法、枚舉法,通過對要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情況逐個進行檢驗,從中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窮舉法最大的缺點是通過犧牲時間來換取答案的全面性。在AE 無損檢測過程中,由于AE 傳感器陣列反饋的信號能量各不同,這使得初步判別聲源潛在區(qū)域成為可能,此時將窮舉對象局限于已縮小的待檢驗區(qū)域內(nèi),則可提高窮舉法的定位效率。此外,窮舉法的數(shù)學描述中假定波速已知且為常數(shù),若在調(diào)用波速時考慮傳播距離的影響,則可進一步提高定位精度?;诖?,本文建立了基于修正波速的區(qū)域窮舉法定位(Region exhaustive loc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odified wave velocity,RELM-MV),算法主要分為6個步驟:
(1)聲源潛在區(qū)域:根據(jù)傳感器激發(fā)順序及能量高低確定聲源潛在區(qū)域。傳感器與AE 源的距離越近,則衰減越小,因此探測到最大幅度AE 信號的探頭將最靠近AE 源,如果再進一步考慮接收到第二大幅度信號的傳感器,可以進一步縮小AE 源存在的區(qū)域,如圖6所示。
圖6 基于最高和第二高輸出信號的聲源潛在區(qū)域Fig.6 The primary location area based on highest and second high output signals
(2)節(jié)點劃分:將節(jié)點定義為待檢驗的假定AE源。節(jié)點間距可按試件短邊的1%、2%、5%及10%選取,節(jié)點間距越小則定位精度越高,但是計算也更加耗時,如圖7所示。
圖7 節(jié)點劃分及其坐標Fig.7 Principle of node division
(3)節(jié)點波速:節(jié)點波速v表示AE 由節(jié)點位置傳播至傳感器位置時的平均速度。每個節(jié)點波速均與其傳播距離相關,該值反映了AE的衰減現(xiàn)象。根據(jù)前文關于AE 波速衰減規(guī)律的研究結論,采用公式(2)計算經(jīng)過修正后的節(jié)點波速。
(4)節(jié)點到時:節(jié)點到時t表示AE 由節(jié)點位置傳遞至傳感器間所花費的時間,按式(3)計算:
式(3)中:x為節(jié)點坐標與傳感器間的直線距離,m;v為節(jié)點波速,m/s。
(5)節(jié)點到時與信號到時的時差:時差Δ 按式(4)計算:
式(4)中:T為傳感器的信號到達時間,實測值;t為節(jié)點到時,計算值。
(6)聲源坐標判定:當進行一維線定位時,由于節(jié)點數(shù)量相對較少,可計算全部節(jié)點時差,取最小值對應的節(jié)點坐標為聲源坐標。當進行二維、三維定位時,則根據(jù)判定誤差δ確定聲源坐標,擬定判定誤差δ為0.1 ms,當某節(jié)點的時差Δ<δ時,則該節(jié)點即為聲源。
為了驗證RELM-MV法定位的可靠性,開展了受載混凝土開裂聲源進行定位試驗。加載的同時利用商用AE 檢測設備(SAEU3H16)采集系統(tǒng)進行三維定位(時差定位法),導出到達時間數(shù)據(jù)后按照RELM-MV 方法進行三維定位,然后對比兩者定位效果。
試驗采用強度等級為C30 的100 mm×100 mm×100 mm立方體試件,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粗骨料為粒徑5~20 mm 的石灰?guī)r碎石,配合比見表1,試件采用機械拌合,振動臺振搗,標準養(yǎng)護室養(yǎng)護7 d,并進行編號1~3,成型試件如圖8所示。
表1 混凝土試樣配合比Table 1 Concrete sample mix proportion
圖8 混凝土試樣Fig.8 Concrete samples
試驗采用萬能壓力機,輸出最大壓力3000 kN,可實現(xiàn)控制恒定位移進行加載。 試驗保持0.2 mm/min 的加載速率,試驗耗時約11 min,加載系統(tǒng)全程記錄荷載-位移曲線。AE 采集參數(shù)設定為:前置放大40 dB,參數(shù)及波形閾值45 dB,加載全程采用4 通道進行聲發(fā)射信號采集,傳感器布設方式如圖9所示。同時,采用高清攝像機記錄混凝土受載全過程。
圖9 試驗設備Fig.9 Test equipments
圖10為試件在不同時間點的荷載-累計振鈴計數(shù)-時程情況,在初始壓密階段,荷載較小,累積振鈴計數(shù)增長較緩慢,同時累計能量曲線呈平緩上升趨勢,表明試件內(nèi)部產(chǎn)生AE 活動數(shù)目較少,并且能量值均較低,試件表面無明顯變化;隨著荷載增大進入微裂紋萌生階段,此階段累積振鈴計數(shù)與累積能量均無明顯波動,表明此時試件內(nèi)部產(chǎn)生的AE 活動數(shù)目極少且能量極低,混凝土表面開始出現(xiàn)少量細微裂紋;荷載達到峰值附近時,混凝土損傷進入裂紋擴展貫通階段,此時累積振鈴計數(shù)和累積能量曲線急劇上升,并且累積能量值存在幾處突變點,表明此時試件內(nèi)部AE 活動較為活躍,并且高能量值的聲發(fā)射事件較多,試件表面裂紋大量發(fā)展并貫通,試件表面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碎片剝落,右側表面明顯向外變形隆起;試件破壞后AE 信號顯著減少,累積振鈴計數(shù)和累積能量曲線斜率放緩,表面裂縫繼續(xù)擴展延伸,裂縫寬度增大,承載力逐漸減小并喪失承載能力,試驗結束。
圖10 荷載-累計振鈴計數(shù)-時程關系曲線Fig.10 Load-accumulative ringing count-time history relation curve
加載試驗過程中高清攝像機在0 s、320 s、400 s、500 s 時混凝土X-Y平面的裂縫圖像,混凝土裂縫局部化結果如圖11所示。從X-Y平面投影來看,新方法的定位結果(紅色圓點)更接近實際混凝土裂縫位置,這表明采用修正波速的方法來提高聲源定位的精度是可靠的。
圖11 AE 源定位結果Fig.11 AE source location results
本文對不同配合比的水泥混凝土試樣施加人工激發(fā)源信號(鉛筆斷芯試驗),計算了不同傳播距離時AE 波速值,分析了水灰比、砂率及骨料最大粒徑對混凝土中AE 波速的影響,建立了波速的距離修正模型及基于修正波速的AE 源定位算法,并分析了定位效果。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
(1)相比砂率而言,水灰比和骨料粒徑對混凝土中AE波速衰減的影響更顯著。水灰比越小,基準波速越大,波速隨距離的衰減越大。骨料粒徑越大,基準波速越大,波速隨距離的衰減越大。為了確保定位時使用相同模態(tài)的聲波,對500 mm以內(nèi)的AE波速采用對數(shù)函數(shù)進行了擬合,回歸參數(shù)可以利用水灰比、砂率及骨料最大粒徑3 個材料配合比參數(shù)計算得到。
(2)以窮舉法和修正波速模型為基礎建立了RELM-MV 法,該方法計算流程包括6 個步驟。利用單軸壓縮試驗AE 源定位結果分析了RELM-MV法與時差定位法的定位效果,結果表明采用RELMMV 法進行定位時,定位點比時差定位法更接近實際裂縫位置,定位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