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穎
(沈陽市婦嬰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孕28周后胎盤附著點不在子宮前、后或側壁,而是附著于子宮下段,甚至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這被稱為前置胎盤[1]。胎盤附著于前次剖宮產后的子宮傷口上,稱為兇險性前置胎盤,這種情況更容易造成流產和產后出血[2]。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二次妊娠的孕產婦增多,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數量也在不斷增多,這給產科護理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如何做好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的護理是產科護理人員面臨的一個難題。在本研究中,我們將優(yōu)質護理干預應用于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的護理中,對護理效果進行了觀察和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的對象為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92例,患者年齡27~39歲,妊娠次數2~4次,均經過婦產??茩z查、影像學檢查,符合前置胎盤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6例,觀察組患者采取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
1.2 護理方法 常規(guī)護理的原則是在保證孕婦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延長妊娠時間,保障胎兒發(fā)育。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和生命體征的變化,監(jiān)測陰道流血情況,根據病情發(fā)展和變化,及時選擇合適的方法終止妊娠[3]。優(yōu)質護理干預措施是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心理護理、環(huán)境護理、健康宣教和飲食、體位的指導,具體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 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因為病情較重、并發(fā)癥多,常會對胎兒和自身情況出現擔憂和恐懼心理,這種不良情緒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和護理措施的開展[4]。產科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疏導,緩解緊張、焦慮,幫助患者重新建立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療和護理方案實施。
1.2.2 環(huán)境護理 要保證前置胎盤患者能夠充分的休息,就要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減少外界的干擾和刺激[5]。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定時進行消毒。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也利于患者的情緒放松,病情發(fā)展速度較緩[6]。
1.2.3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在前置胎盤患者護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健康知識的普及可以使患者了解疾病和預后,對自身健康情況形成更科學的認識,能夠及時發(fā)現病情的變化和就診,使治療和護理更加及時準確,提高疾病的治愈率[7]。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有利于降低感染發(fā)生概率。
1.2.4 體位護理 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應減少活動,盡量臥床,降低陰道流血的發(fā)生概率。為避免仰臥位綜合征,可取左側臥位,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增加靜脈回心血量[8]。
1.2.5 飲食指導 注意合理膳食搭配,對出現貧血的患者應增加蛋白質和鐵劑的攝入。多進食新鮮的水果和綠葉蔬菜,在保證胎兒發(fā)育的同時也增加患者自身抵抗力。避免進食生、冷、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飲水,避免出現便秘,增加腹壓。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提前結束妊娠例數、產后出血發(fā)生率、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體質量、護理滿意度加以統計和比較。從護理內容講解、不良風險告知、健康教育普及、護理態(tài)度及護理管理等5個方面評價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85分以上)、滿意(70~84分)和不滿意(≤69分)3個級別。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專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χ2檢驗,通過統計學分析兩組數據的差異性,如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提前結束妊娠例數、產后出血例數少于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體質量、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兇險性前置胎盤是產科重癥之一,其發(fā)病對象主要見于經產婦,極易導致流產和產后出血,甚至出現失血性休克,危及母嬰的生命安全[9]。對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的治療被臨床高度重視,對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的護理,以避免出血,糾正貧血,預防感染為原則[10],在保證母嬰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延長妊娠時間,保障胎兒發(fā)育[11]。對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模式,會對患者的預后以及新生兒產生較大的影響。陳繼珍[12]在一項納入了200例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的研究中發(fā)現,護理方案、胎盤粘連、胎盤植入、剖宮產次數、產程中手術、前置胎盤分類是與產后大出血的發(fā)生率呈正相關性,在手術過程中實施行為感知護理模式進行干預,明顯減少了術后出血的發(fā)生。本研究所采取的優(yōu)質護理干預模式,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完善,結合其他醫(yī)院研究成果,對兇險性前置胎盤疾病的針對性更強,更符合精準化、個性化、舒適化的護理要求。本護理模式從心理護理、環(huán)境護理、健康宣教和飲食、體位的指導幾個方面進行護理干預。通過對妊娠結果和新生兒狀態(tài)的分析,我們發(fā)現,經過優(yōu)質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提前結束妊娠比例為8.70%,對照組為15.22%;觀察組產后出血發(fā)生比例為6.52%,對照組為10.87%;由于觀察組患者妊娠時間明顯延長,新生兒評分和體質量都有增加,觀察組新生兒評分和體質量分別達到了(9.55±0.69)分和(3.12±0.78)kg,而對照組只有(8.53±0.70)分和(2.96±0.63)kg,這與邢潔[13]的研究結果一致。同時,因為患者妊娠結局的改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降低,新生兒評分和體質量的增加,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14]。
綜上所述,對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采取優(yōu)質護理干預模式,彌補傳統護理方式的不足,針對性更強,效果更佳,對保證母嬰安全,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