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環(huán)
摘 要:閱讀是學生思維方式的一種重要體現(xiàn),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著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嘗試去開展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發(fā)展,讓學生能夠擺脫傳統(tǒng)教育所帶來的思維束縛,在豐富語文知識儲備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綜合語文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策略
有些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已經形成了一個十分刻板且固定的流程,先帶領學生閱讀一遍文章,然后為學生畫出文章中的重點內容讓學生去進行大量的背誦,以此來解決遇到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一味去接受教師所灌輸?shù)拈喿x知識,逐漸全班的學生都形成了一種統(tǒng)一模式的思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可能不會出錯,不會提出和教師相悖的看法,但是卻注定了平庸,不能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其實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思想比較活躍,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教師要做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個性,而不是抹殺個性,讓全班的學生做到統(tǒng)一。個性化閱讀就是幫助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得到正確答案的同時保留自己的個人特色,為之后的個性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進行課前預習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課前預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也是比較容易被教師所忽略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一些教師雖然布置了預習的任務,但是學生不一定會落實,或者落實得不夠細致,當教師開始講解課文的時候,就只能完全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而若是學生能夠自己先預習一遍課文,在閱讀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感悟,也能夠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文章內容,當教師講解的時候,就能夠發(fā)表自己的個人看法,不會讓自己的思維完全被教師的思路影響。所以,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有時間進行課前預習,而且要保證預習的質量和時間,這才是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第一步。
二、創(chuàng)造和諧平等的閱讀環(huán)境
很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始終保持著一種比較嚴肅的態(tài)度和方式,對待學生比較嚴厲古板,讓學生覺得教師高高在上。這種教學方式容易導致師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不容易溝通感情和交流知識。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算有跟教師不一樣的想法也不敢主動提出來,這對學生的天性是一種壓抑。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fā)生,教師就應該嘗試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平等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積極發(fā)表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創(chuàng)造一個高效且個性化的閱讀課堂。
例如,在學習《鳥》這篇文章的時候,作者最主要講述的是不同的鳥給自己的不同感受,以及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感悟。因為大多數(shù)孩子比較喜歡鳥兒,當學習到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盡可能用比較輕松的語調去問學生一些簡單并且貼近生活的小問題,激發(fā)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的思維快速活躍起來。比如,教師可以先說說自己喜歡的鳥類,進而引出問題:你們喜歡什么鳥呢?喜歡這些鳥的原因是什么呢?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加強閱讀教學中的互動,讓學生有更多可以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評價
在開展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時,教師不能用統(tǒng)一的方式要求所有的學生,而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讓教學評價可以真正服務于學生,進而起到激勵學生努力進步的作用。所以,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點或者是閱讀水平的高低,來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評價方式,讓學生在個性化的閱讀評價反饋中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并且鼓勵學生努力找到提高自己的方式和手段。
例如,《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其主要內容就是表達對于母親的深切懷念。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每個學生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有些學生的情感比較細膩,有著自己的個人理解,針對這種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點評的時候就可以融入更多點撥的技巧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而對于一些理解能力比較弱的學生來說,教師就應該多給予鼓勵,讓學生有繼續(xù)閱讀下去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是教育理念的進步,對教師閱讀教學提出新要求,也是學生提升自身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有效手段。在進行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保留自己的個性特色,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激發(fā)更強的學習能力。另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的時候也應該讓自己的教學方式跟得上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形式,才能夠構建一個高質量的課堂。
參考文獻:
[1]馬明浩.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構建多元化課堂[J].中小學課程,2017.
[2]余軍.淺談初中閱讀教學中如何構建一個個性化的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