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管理;精細化流程管理
手術室是醫(yī)院重要的一個部門,是實施手術搶救危急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手術室護理管理屬于一項風險較高的工作,有著工作量大、工作內容復雜、專業(yè)技術要求高等特點,在護理過程中一旦操作不當,會導致安全風險,引發(fā)不良事情,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所以,需要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確保手術順利進行,保證治療效果,提高醫(yī)院管理質量。此次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討并評價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精細化流程管理的運用效果,通過為兩組實施手術治療的病人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以及手術室精細化流程護理管理模式,并對比其護理管理效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這一時間段內,從我院收治的實施手術治療的病人中選取100例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年齡大于15歲小于80歲的患者;②自愿參加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全身性疾病患者;②有手術禁忌癥患者;③有認知障礙、交流障礙;④拒絕參與本研究患者。將這100例患者按每組5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女性23例,男性27例,年齡22歲~77歲,平均年齡(51.18±6.24)歲。對照組,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齡19歲~78歲,平均年齡(52.32±6.29)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意義(P>0.05)。
1.2方法
1.2.1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根據手術室護理標準實施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用藥指導、圍術期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
1.2.2給予觀察組患者實施手術室精細化流程護理管理,具體為:(1)護理人員的教育培訓:醫(yī)院需要針對手術室全體護理管理工作人員實施精細化流程管理培訓和指導,并進行考核,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在精細化流程管理工作中分組,明確各崗位責任;同時設立組長,利用組長來行使監(jiān)督管理責任,(2)完善管理方案:在精細化流程管理當中,要結合醫(yī)院的規(guī)定以及手術室護理的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管理方案。并在實際工作中分析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方案,組長將已經出現的問題整理成冊,在護理管理工作總結中提出,避免問題重復出現,為今后的護理管理工作提供參考;(3)護理安全管理:做好圍術期護理安全工作,要注意術前準備好急救藥品及手術器械,檢查設備的性能。術中注意調節(jié)室內溫度、濕度,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積極配合醫(yī)師完成手術。術后轉運患者時要做好保暖護理。完善手術室衛(wèi)生管理制度,細化責任,及時消毒殺菌,確??諝庵械奈⑸锓弦?guī)定。及時清理被污染的手術器械、敷料,做到器械滅菌合格,減少感染發(fā)生率[2]。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顯效:患者手術順利完成,操作沒有失誤,手術時間控制良好,術后無感染;有效:患者手術順利完成,操作無失誤,手術時間有延長,術后有少數患者感染;無效:患者手術失敗,操作有明顯失誤,手術時間較長,術后感染患者較多;總有效率為顯效和有效患者的所占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 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 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僅為78.00%,而觀察組總有效率達到了94.00%,
對比其總有效率,對照組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1。
3 討論
手術室是救治危急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手術存在較大的風險,對技術的要求很高,且手術時間長,這些都為護理增加了較大的難度。常規(guī)護理管理比較片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護理效果不佳。精細化流程管理的原則為細致、準確,從醫(yī)護人員管理、器械管理、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使護理細微化、嚴格化、可量化,有效提高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及素質,加強手術室及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工作,保證護理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減少安全隱患,積極保障護理管理效果[3]。此次的研究,結果為:對照組總有效率僅為78.00%,而觀察組總有效率達到了94.00%,對比其總有效率,對照組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從研究結果也可看出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精細化流程管理的運用效果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管理。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精細化流程管理的運用效果顯著,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失誤,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