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
【摘 要】 小學生作為新時代的希望,必須從小就灌輸正確的觀念以端正作風,所以思想品德的課題從來都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品性也是作為學生涵養(yǎng)成長的決定性基礎。不過也正是因為小學生年齡尚淺,所以品德教育要注重多方面滲透,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去融合,才能夠擁有良好的品德觀念。本文打算針對基于學科素養(yǎng)視野下的品德“三生”課堂進行探討分析,提出建議以供他人參考。
【關鍵詞】 小學德育? 思想品德? “三生”課堂? 教學分析? 方法研究
引言:雖說“三生”的課題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貌似有些深入,但其實這恰好是可以運用的不同切入點,而思想品德從來就不需要從深奧的點去分析,反而是要從日常淺顯的言行中去提取,從而給學生提示以記之。
一、“生命”課堂,寓言啟示,清晰認知
對于生命的意義這個命題,小學生顯然還不會從太過深入的角度去想,而對生命這個主題的教育,通常也會集中在安全、健康等方面進行剖析,對年紀尚淺且綜合能力不強的小學生而言恰好是非常需要的。那么說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啟示,課堂完全可以用生動的范例或者以故事的形式來為學生做示范,以生活作為基準,以生存和生命作為警示,由深入淺并從不同層面去灌輸,其實思想品德很大程度上就是強化并鞏固認知,然后將良好的品行輔助行動培養(yǎng),而這一切都需要運用得當?shù)姆绞?,讓學生接納并愿意去實行。小學生的思維還并沒有完全構建完成,所以很多觀念還在成型階段,教師必須在此把地基打牢并且將方向扶正,讓學生能夠擁有身心方面雙重的健康。
以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三單元《家中的安全與健康》為例,學生對于道德這個詞可能不習慣,但是對于安全和健康可謂是聽得多了,所以生命意識的融入就要從這些方面入手。針對學生的特性和興趣點,教師可以借助多方資料來為學生營造啟示,例如可以借助神話故事和寓言典故,提取其中對生命安全意識重視的元素來塑造正面形象,比如通過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提醒學生注意安全隱患。同時可以運用動畫提示小短片來契合主題,播放衛(wèi)生習慣事項、身體健康的益處等,可利用的元素有很多,動漫人物、科幻元素等皆可引用,通過便于理解的形式來轉(zhuǎn)化教學內(nèi)容也是基本的教學素養(yǎng)。
二、“生存”課堂,引索感觸,加強體驗
其實所謂思想品德,只要本性純真善良,之后所培養(yǎng)的言行習慣都是錦上添花,當然在基礎階段為學生把控好觀念方向以及思維模式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不能由著年齡尚淺的小學生按照他們天馬行空的性子來。思想品德這個詞我們從小聽到大,而說到高潔堅韌等品質(zhì)卻不由聯(lián)想到許多自然界的事物,側(cè)面證明了生存環(huán)境對我們的重要性,更遑論對于教育方面了。眾所周知,小學生生性活潑,低年級的學生要讓他們正兒八經(jīng)的坐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德育教育,那效率無疑是不高的,所以關于思想品德培育的方式,應該要從學生本身來分析,就好比借助他們對很多食物的熱愛來傳輸。而對于德育“生存”問題,最容易也是最直觀聯(lián)想到的就是環(huán)境問題,而其中牽扯到的品行也十分廣泛,愛護環(huán)境、身體力行,包括到環(huán)境適應力等等都是需要關注并培養(yǎng)的,所以德育課堂也要注重涵養(yǎng),而不僅僅是灌輸。
三、 “生活”課堂,貼近日常,返璞歸真
思想品德自然是要運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最好是將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刻在骨子里,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的好少年,而這一切都需要不斷進行觀念鞏固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言行習慣,徐徐圖之,習慣成自然才可。所以思想品德之于生活課堂自然是能夠有很巧妙的融合,畢竟我們?nèi)粘5男袨樘幨乱约罢f話相處,都能夠體現(xiàn)一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而小學生本性善良,對品德的塑造自然不用太過擔心,只要在關鍵點上提點一二即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性,其實可以分別用生動的實例以及有趣的故事,甚至是借助部分形象去使概念具體化,讓學生們能夠切身體會并領悟,從而更加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并鞏固正確的道德觀念。學生對生活都充滿了熱愛,起碼對于未來以及有趣且熱鬧的事物都充滿了期待,所以溫暖善良以及熱愛就是德育的發(fā)源和動力。
以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節(jié)假日》為例,生活處處是驚喜,而節(jié)日無疑是將生活的確幸放大了好幾倍,而這對于思想品德教育至關重要,畢竟試想一下,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充滿了溫暖與愛,每天都是快樂充實,那道德品行怎么可能有偏差。所以對于生活中德育的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料來為學生營造熱鬧的環(huán)境氛圍,可以用圖片、音樂、視頻,甚至是制造熱鬧氛圍帶學生體驗美妙的生活。就比如設計活動、開展茶話會等,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并且保持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同時還能夠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交流能力,保持與人為善的良好品質(zhì),不僅會主動分擔自己的義務,也培養(yǎng)他們?yōu)樗酥氲哪芰Α?/p>
結語:“三生”課堂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限制,給予了教師更大的發(fā)揮空間,也能夠更加注重學生本身的狀況,結合時事、融入生活去教育,這才是真正做到了涵養(yǎng),而不僅僅是單方面的灌輸,所以融合新課改背景,更加注重教育方式的改進可謂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張建強.“三位一體”中小學德育體系探討[J].新課程,2020(29):220.
[2] 吳靜娟.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小學德育教育模式構建分析[J].考試周刊,2020(81):123-124.
[3] 何曉龍.小學德育工作中“三位一體”構建模式[J].教師博覽(科研版),2020(3):64-65.
[4] 黃海霞.學?!彝ァ鐣灰惑w的小學德育工作[J].小學時代(奧妙),2020(2):100.
*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巜學科素養(yǎng)視野下的品德“三生”課堂的研究》(2019XB077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