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
(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安徽 蕪湖 241001)
血液病是廣泛存在的一類血液系統(tǒng)惡性病變,可減弱病人免疫機能,降低粒細胞量,極易并生繼發(fā)感染,對于惡性血液病患者而言,大劑量化療藥物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化療藥物可傷及口腔粘膜,引起口腔潰瘍,對病人進食與治療不利,同時存在引發(fā)全身感染風險,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在臨床中預防惡性血液病患者的化療性口腔炎的護理措施尤為重要,減低發(fā)生率,對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質量都有極大提高,在本次研究中,重點對比常規(guī)口腔護理和綜合口腔護理的療效,發(fā)現(xiàn)綜合性口腔護理干預效果各方面優(yōu)于常規(guī)口腔護理,現(xiàn)將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60名患者實驗討論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6月入住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血液科的60例惡性血液病患者為觀察對象,均分成觀察組、對照組。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25~75歲,平均(54.0±13.61)歲。觀察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37~77歲,平均(57.50±11.12)歲。在上述信息上,兩組缺乏統(tǒng)計價值,可展開對比。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保持口腔清潔,飯前漱口,飯后盡快清理口腔中的食物殘渣。指導病人選擇軟毛牙刷,每日2次刷牙,禁忌用牙簽剔牙;進食要細嚼慢咽,鼓勵患者增加營養(yǎng)攝入,增強機體免疫性能,削弱感染風險。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正確的漱口液,如真菌感染可用2.5%的碳酸氫鈉生理鹽水漱口,對于使用甲氨蝶呤進行化療的患者,應指導其化療后12 h用亞葉酸鈣漱口液漱口。在含漱時間上,應為15~20 min/次,且>3次/d。
1.2.2 觀察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綜合口腔護理,詳情為:①口腔評估[2]:積極評估患者口腔條件,觀察記錄病人口腔粘膜變化狀況,觀察患者口腔粘膜的顏色,周圍有無充血、水腫、分泌物等,及時詢問患者口腔有無不適感,觀注患者的飲食情況與口腔粘膜的病變有無關聯(lián),及時采取措施;②口腔功能鍛煉:每天叮囑患者張口呼吸鍛煉,有助于潰瘍面與外界空氣接觸,可避免細菌的滋生或增長,同時還可增進患者食欲;③將六步漱口法的步驟傳授給病人,若患者佩戴有活動性義齒,漱口前取下義齒。漱口環(huán)節(jié)需將雙唇閉合,略張開上下牙,液體得以經(jīng)牙間隙區(qū)流動,小心施壓,再鼓動雙頰與唇部,液體得以于口腔中同粘膜表面、牙齦與牙面完全接觸,并運動舌,若有殘留可多次進行,直至口腔內干凈清潔。每次含漱時間大于30 s,每日不少于7次。在處理口腔中各類細菌感染時,應選取適宜的漱口液,加速潰瘍愈合;④飲食護理:化療后見相關消化道反應的風險極高,諸如惡心、納差、嘔吐等,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用餐環(huán)境。指導病人攝入蛋白、維生素、熱量水平高的食物,同時應保持少渣、易消化、清淡飲食,少食多餐,避免高糖,高脂,產(chǎn)氣過多和辛辣刺激食物及粗糙堅硬的食物,避免飯后立即平臥。在飲水量方面,應控制為≤2 L/d[3],提高蔬果攝入量,使大便順利排出;⑤確保睡眠與休息充分,可進行適度鍛煉,如飯后散步等有氧運動,可以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⑥病情觀察護理:告知患者口腔炎的診斷標準,當患者發(fā)生不適時能及時通知護理人員,從而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對于出院患者,告知正確判斷口腔粘膜情況,給予專業(yè)性指導。
1.3 觀察指標
1.3.1 調查問卷法:待制定出“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后,向兩組進行發(fā)放,圍繞病人對護士的護理效果展開相關調查與評估(含“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并記錄。
1.3.2 口腔粘膜炎癥嚴重程度:對兩組對象口腔黏膜炎癥狀況進行查看并記錄,基于WHO建立的相關標準[4],把口腔粘膜反應進行如下等級劃分。0度:口腔粘膜色澤紅潤,無病變;1度:粘膜見紅斑,但對進食無干擾;2度:粘膜見明顯紅斑,疼痛變得嚴重;3度:相比上一度,疼痛、粘膜潰瘍加重,同時盡可攝入流質食物;4度:重度疼痛,同時口腔中潰瘍呈片狀,無法進食。對兩組對象口腔粘膜炎癥的基本狀況進行觀察記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的分析借助工具SPSS 19.0完成。計量數(shù)據(jù)的描述選擇“均數(shù)標準差”()方式,對其實施t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的描述選擇“n(%)”形式,具備統(tǒng)計價值的標準為“P<0.05”。
2.1 兩組口腔粘膜嚴重性對比。在口腔粘膜嚴重性方面,對比兩組的結果為(P<0.05),觀察組顯著偏輕。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對比口腔粘膜嚴重程度[n(%)]
2.2 兩組病人護理滿意度調查。由表2可知,在護理滿意度上,對比兩組的結果為(P<0.05),觀察組顯著偏高。
表2 兩組對比護理滿意度[n(%)]
惡性血液病病人因免疫力減弱,中性粒細胞(Neu)減少,同時受到化療藥物刺激,感染風險極高,而感染為導致此類病人死亡的一大因素?;熂婢呦[瘤細胞、傷及健康細胞效果,特別是增值旺盛的細胞如頭發(fā),口腔粘膜等,口腔粘膜細胞約10日更新一次,屬于代謝較快的細胞,如損壞則容易引起口腔粘膜干燥,萎縮變薄,口腔炎癥久治不愈[5]。口腔潰瘍?yōu)閻盒匝翰〔∪嘶熛嚓P并發(fā)癥,主要發(fā)生于化療后骨髓抑制期,化療后的4~7 d出現(xiàn),在1~2周達到高峰,極易引發(fā)患者感染的風險,影響患者的治療,因此,積極預防和治療患者的口腔粘膜炎,可使病程縮短,保證整體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對象接受常規(guī)護理,此種護理方法過于簡單。綜合口腔護理干預通過及時評估患者的口腔內粘膜情況,并做好記錄,在化療期間持續(xù)觀察,同時對性質加以明確,高度關注口腔粘膜初期狀況,指導病人辨識口腔粘膜炎,并對此并發(fā)癥加以防范,減少疾病痛苦。在血液病患者的口腔粘膜炎病變的治療中,護理和預防是關鍵,早期的有效預防是防治和減少口腔粘膜炎的關鍵因素,教會患者張口呼吸鍛煉及六步漱口法,每日進行,達到盡早干預的目的;飲食也是重要誘因[6],化療階段,病人食欲減退,營養(yǎng)不足,粒細胞量下降,免疫活性顯著減弱,全身的情況較差,飲食稍不注意,極易再次損傷患者的口腔粘膜。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正確的漱口液,必要時行物理治療。綜合性口腔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對病人口腔護理給予合理借鑒,相較于普通的常規(guī)口腔護理,有更高的標準,使護理質量、護理療效最大化[7-10],使患者有舒適的治療體驗,增進了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在護理惡性血液病病人化療相關口腔粘膜炎方面,與常規(guī)口腔護理相比,綜合口腔護理的應用,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反饋較好,評估患者口腔粘膜嚴重程度也大幅下減,減少患者的治療痛苦,預后好,感染風險水平下降,護理療效優(yōu),可在臨床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