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松林
(桂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廣西 桂林 541199)
肋骨骨折是骨科常見的疾病。外力高能量沖擊是引起骨折的主要原因,好發(fā)于中老年人。肋骨骨折臨床常見癥狀為局部劇烈疼痛、呼吸受阻、胸部塌陷畸形等[1]。患者咳嗽就會出現劇烈疼痛。肋骨損傷嚴重的患者,還可能會引起呼吸異常,時間較長時會對患者血液回流構成影響,導致呼吸功能紊亂,嚴重時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肋骨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位,一旦受損就會損傷肺部、脾臟等器官,需及時送醫(yī)治療,以緩解患者癥狀[2]。本文分析觀察外傷性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診救治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從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間接收的外傷性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46例。經診斷所有患者均確診為外傷性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根據接收時間先后將患者分為數量均等的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3例。對照組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28~58歲,平均(35.7±6.9)歲。車禍14例,高空墜落5例,鈍器所傷4例。觀察組中男12例,女11例,年齡29~58歲,平均(36.2±7.2)歲。車禍13例,高空墜落6例,鈍器所傷4例。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病程、年齡等各類常規(guī)性資料并無實質性差異,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應密切監(jiān)測血壓、瞳孔、脈搏等各項生命體征,將各類數據傳給急診醫(yī)師。依據患者臨床情況確定內臟是否出血,緊急處理情況嚴重且休克的患者。明確患者病史、有無合并癥、過敏與藥物禁忌等情況。對于呼吸道梗阻的患者應根據其情況放開氣道,也可輔助氣管插管。加強對意識清晰的患者進行疏導,促使其放松心態(tài),配合醫(yī)師治療。術前加強對其心電圖、CT等各項檢查,確保手術治療順利進行。隨后對所有患者展開急診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記憶合金接骨板進行內固定治療,觀察組患者則應用可吸收肋骨釘予進行固定治療。所有患者均實施手術治療,不同病情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胸部塌陷的患者應進行全身麻醉,需先確定內臟是否出血,肺部是否受損,隨后對其骨折部位進行復位處理。對所有患者進行固定后留置引流管,注意幫助患者清洗傷口。如果患者合并呼吸困難癥狀,且脾臟受損嚴重,則需考慮切除脾臟。脾臟切除的患者還應實行全身麻醉,確定位置、分離、結扎離斷脾胃韌帶,胰腺上緣結扎脾動脈,離斷結腸韌帶,人為操作將脾隔韌帶與脾腎韌帶分離,分束脾蒂結扎并離斷。將脾臟取出,溫鹽水沖洗手術區(qū)域,進行止血后放置引流管,縫合其傷口。所有患者手術結束后,連續(xù)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性感染。在此期間應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營養(yǎng)狀況。4 d后應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拔除引流管。所有患者臥床靜養(yǎng)15 d后才可下床鍛煉。手術后3個月內應禁止劇烈運動。
1.3 觀察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率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析觀察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顯效:經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完全消失,生命體征穩(wěn)定;有效:相比治療前患者的各項癥狀基本好轉,生命體征穩(wěn)定;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并未改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率對比。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對照組要低于觀察組,對照組為73.9%,觀察組為95.7%,數據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率對比[n(%)]
2.2 兩組患者手術效果對比。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都要高于對照組,比較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且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要低于對照組,對照組并發(fā)癥6例(22.1%),觀察組并發(fā)癥0例(0.0),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效果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效果對比()
組別 例數 術后下床活動時間(d) 住院時間(d)對照組 23 5.2±1.3 15.6±1.4觀察組 23 3.6±0.4 13.2±1.3
脾臟是人體一種重要器官,健康的脾臟對人體免疫功能會產生積極性影響。在肋骨受到高能量沖擊下,腹部受到損傷,脾臟也會受損,嚴重時可能會引起腹腔出血[3]。多發(fā)性肋骨骨折主要由外傷引起,且患者常常合并胸腔再出血與肺部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如存在連枷胸并發(fā)癥就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甚至還可能致死,病死率達到50%。根據臨床研究可發(fā)現,肋骨骨折最容易損傷腹腔的器官就是脾臟,引起脾破裂。脾臟位置穩(wěn)定,但與其相連的韌帶會將脾臟固定于左上腹后方,血流量相對較大,會比較脆弱。腹腔器官受損時就會引起脾臟破裂,致使腹腔內出血[4]。因此,如臨床接收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就應注意加強對患者腹部檢查,如不能及時救治脾破裂,就可能致死。
在此次研究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所有患者均實施急診治療,對照組采用記憶合金接骨板內固定治療,觀察組患者應用可吸收肋骨釘予以固定。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對照組要低于觀察組,對照組為73.9%,觀察組為95.7%,數據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都要高于對照組,比較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要低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急診救治外傷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對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義。急診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受傷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根據臨床救治就可了解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對患者非常重要[5]。接診的第一時間,及時為損傷程度較高的患者補充血容量,以緩解患者休克癥狀,促使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維持在正常范圍內,隨后采取手術方式治療,針對骨折、移位的部位進行固定和復位。縫補脾臟,以達到止血的效果。在整個手術治療期間需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滋生細菌[6-7]。對于外傷性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患者采取急診治療后需要使用可吸收骨釘展開治療,以此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以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確?;颊叩纳踩玔8-9]。
綜上所述,急診治療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效果確切,且應用可吸收骨釘具有明顯優(yōu)勢,減少并發(fā)癥產生,提高治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