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菊 ,鄭 雨,段 赟,江華娟 ,王 琳,李固良,何 瑤,章津銘*,裴 瑾 *
1.西南特色中藥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1137
2.成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7
桃紅四物湯(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出自清代柴得華所著《婦科冰鑒》[1],是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古代經(jīng)典名方目錄(第一批)》[2]的經(jīng)典名方品種之一(編號97)。古籍記載處方用量及制法為:“生地三錢(酒洗),當歸四錢(酒洗),白芍錢五分(酒炒),川芎一錢,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泥),紅花一錢(酒洗)。水煎溫服?!盩SD具有養(yǎng)血、活血、逐瘀的功效,主治血虛血瘀證,癥見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多有塊、色紫質黏、腹痛腹脹等。被歷代醫(yī)家推崇為治療婦科疾病的首選良方。臨床多用于治療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腺癌等諸多瘀血類婦科疾病[3-4]。
地黃以酒為輔料進行炮制首見于梁代《本草經(jīng)集注》[5]:“地黃…得清酒良”。宋代《洪氏急驗方》[6]始載生地黃“酒洗”。金元時期《世醫(yī)得救方》[7]記載地黃“酒炒”;此外還沿用了“酒蒸”“酒煮”“酒浸”等??甲C發(fā)現(xiàn)地黃酒洗本意為用酒將藥材潤,潤透后進行干燥的方法;《雷公炮炙論》[8]首載當歸以酒為輔料炮制當歸,原文記載“凡使(當歸)…酒浸一宿”,所用輔料為酒,與現(xiàn)代使用輔料一致。唐宋時期除沿用酒浸及炒法外,還新增酒洗。明代《藥性會元》[9]詳細記載當歸酒洗之法:“夏酒洗,切,焙干用”,方法與今酒炙法類似。元代《湯液本草》[10]記載當歸“微炒黃”,其炒制程度與現(xiàn)代一致,并首次提到酒炙法理論。說明酒炒和酒洗是歷代當歸主流的炮制方法;紅花以酒為輔料的炮制方法始見于宋《開寶本草》[11],原文記載“并酒煮服”。明代也有“紅花酒洗”的記載,另有“慢火微炒”“酒炒”,即現(xiàn)代“酒炙”法??梢姎v代紅花以酒處理后進行干燥為主流;綜上,地黃、當歸、紅花的“酒洗”之意即為用酒將藥材潤透后烘干;“酒炙”之意即為用酒將藥材潤透后炒干。
“酒洗”一詞始見于漢代張仲景《傷寒論》[12]中,原文記載大黃“去皮,清酒洗”,并用于調(diào)味承氣湯中?!豆糯?jīng)典名方目錄(第一批)》目錄中有7首方劑與“酒洗”相關,涉及的藥材有大黃(漢)、當歸(金、明、清)、肉蓯蓉(明)、生地黃(清)、紅花(清),而古籍中并未明確“酒洗”的具體操作。TSD復方中生地、當歸、紅花均為“酒洗”,因此可作為代表方進行酒洗研究。
課題組前期通過參考《上海市炮制規(guī)范》2018年版[13]中當歸、大黃“酒洗”標準,研究確定了3個藥味的最佳“酒洗”工藝。2020年11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經(jīng)典名方關鍵信息表(7首方劑)》[14]中公布了TSD中6味藥的炮制規(guī)格為酒地黃,酒當歸,酒白芍,生品川芎,燀桃仁(研泥),酒紅花。不再強調(diào)酒洗,但并未明確如何酒制。其中還提到TSD“鑒于古代酒洗炮制方法演變到現(xiàn)代,與酒炙法內(nèi)涵基本一致,且有國家標準,建議采用酒炙法”[14]。但組方藥物尊古“酒洗”與現(xiàn)代“酒炙”對經(jīng)典名方制劑質量是否存在差異,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按照TSD制備方法制備了生品煎液、藥典“酒炙”煎液以及尊古“酒洗”煎液。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UPLC)建立了TSD指紋圖譜,并通過多元統(tǒng)計分析和化學成分分析,評價組方藥物生品、藥典“酒炙”、尊古“酒洗”的TSD之間的質量差異,篩選出對煎液整體質量貢獻較大的成分,并檢測其含量。為TSD的質量屬性控制以及經(jīng)典名方復方制劑炮制研究提供參考。
UltiMate3000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Thermo Fisher公司;色譜柱Eclipse Plus C18(150 mm×3.0 mm,1.8 μm),美國Agilent公司;XP26型百萬分之一電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KQ-600DE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FTS-10A全自動煎藥壺,潮州市一壺百飲電器實業(yè)有限公司。DGH-9000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對照品羥基紅花黃色素A(批號wkq18010407)、5-羥甲基糠醛(批號wkq19010805)、苦杏仁苷(批號wkq19012401)、芍藥苷(批號wkq20041008)、苯甲酸(批號wkq18031305)、阿魏酸(批號wkq20010902)、綠原酸(批號wkq20010902)、芍藥內(nèi)酯苷(批號wkq18052205)、沒食子酸(批號wkq20010902),質量分數(shù)均大于99.0%,均購自四川省維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炮制用黃酒,產(chǎn)品標準號:GB/T13662,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甲醇、乙腈為色譜醇,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磷酸為色譜級,成都市科隆化學品有限公司;水為超純水。
TSD組方藥味地黃、當歸、白芍、川芎、桃仁、紅花原藥材產(chǎn)地信息見表1,6味藥均收集5個批次,于2020年7月課題組統(tǒng)一購進。經(jīng)成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裴瑾教授鑒定品種,鑒定結果依次為紅花為菊科紅花屬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L.的干燥花,桃仁為薔薇科櫻桃屬植物桃Prunus persica(L.) Batsch的干燥成熟種子,川芎為傘形科藁本屬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莖,當歸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的干燥根,白芍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地黃為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的干燥塊根。且課題組按照《中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項下規(guī)定的質量檢查方法,對6個藥味進行顯微鑒別、薄層色譜鑒別和指標性成分含量測定,均符合《中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各藥材項下規(guī)定。
表1 TSD中各藥味產(chǎn)地信息Table 1 Origin information of decoction pieces in TSD
2.1.1 生品炮制方法 參照《中國藥典》2020年版第四部[7]“炮制通則”“凈制”項下規(guī)定,制定地黃、當歸、白芍、川芎的切制方法。
2.1.2 藥典“酒炙”法 參照《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炮制通則”項下“酒炙”法的規(guī)定,制定酒炙地黃、酒炙當歸、酒炙白芍、酒炙紅花的炮制方法。
2.1.3 尊古“酒洗”法 參照《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2018年版[13]當歸項下“酒洗”法的規(guī)定,制定酒洗地黃、酒洗當歸、酒洗紅花的炮制方法。
每個藥味的具體炮制方法見表2。
表2 各味藥材炮制方法Table 2 Processing method of medicinal materials
《婦科冰鑒》[1]中記載TSD的用法和用量為“生地三錢(酒洗),當歸四錢(酒洗),白芍一錢五分(酒炒),川芎一錢,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泥),紅花一錢(酒洗)”?!豆糯?jīng)典名方關鍵信息表(7首方劑)》[14]公布其折合現(xiàn)代劑量為生地黃11.19 g,當歸14.92 g,白芍5.60 g,川芎3.73 g,桃仁3.78 g,紅花3.73 g。取處方的3倍劑量,共128.85 g,第1次加10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1 h,紗布濾過,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30 min,合并2次煎液,定容至約2 L,靜置,取上清液,0.22 μm微孔濾膜濾過,制得TSD煎液。不同批次的組方按照對應的方法組合為復方(如S1樣品:DHYC-1、DGYC-1、BSYC-1、CXYC-1、TRYC-1、HHYC-1,S2~S5以此類推),3種炮制方法按照5個批次各制備5份煎液,共得15批TSD樣品,生品組5份煎液按批次依次編號S1~S5,藥典“酒炙”組5份煎液按批次依次編號S6~S10,尊古“酒洗”組5份煎液按批次依次編號S11~S15,用于后續(xù)實驗。
按3倍處方量分別稱取缺地黃、當歸、川芎、白芍、桃仁、紅花其他5味藥,缺當歸川芎其它4味藥的飲片,按“2.2”項下制備方法制得缺地黃、缺當歸、缺川芎、缺當歸川芎、缺白芍、缺桃仁、缺紅花7個陰性煎液。
2.4.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羥基紅花黃色素A、芍藥內(nèi)酯苷、沒食子酸、5-羥甲基糠醛、芍藥苷、苯甲酸、阿魏酸、綠原酸對照品,精密稱定,加50%甲醇制成分別含羥基紅花黃素色A 504 μg/mL、芍藥內(nèi)酯苷436 μg/mL、沒食子酸406 μg/mL、5-羥甲基糠醛444 μg/mL、芍藥苷216 μg/mL、苯甲酸160 μg/mL、阿魏酸265 μg/mL、綠原酸233 μg/mL的對照品溶液,分別吸取1 mL上述對照品溶液,制得混合對照品溶液。
2.4.2 色譜條件 色譜儀為UltiMate3000超高效液相色譜儀;色譜柱為SunFireC18柱(150 mm×3.0 mm,3.5 μm);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脫:0~3 min,5%乙腈;3~10 min,5%~15%乙腈;10~25 min,15%~25%乙腈;25~35 min,25%~85%乙腈;35~37 min,85%乙腈;37~40 min,85%~5%乙腈;40~45 min,5%乙腈;檢測波長為230 nm;柱溫30 ℃;體積流量0.3 mL/min;進樣體積10 μL。
2.4.3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S1),按“2.4.2”項下色譜條件測定,連續(xù)進樣6次,計算5-羥甲基糠醛、沒食子酸、綠原酸、羥基紅花黃色素A、芍藥內(nèi)酯苷、芍藥苷、阿魏酸、苯甲酸峰面積的RSD分別為3.17%、8.09%、2.74%、4.2%、3.26%、1.74%、1.7%、0.92%;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軟件》(2012.130723版)評價,6次進樣相似度為1,表明該儀器精密度良好。
2.4.4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批次樣品(S1),按照“2.2”項下樣品制備方法平行制備6份,按照“2.4.2”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計算5-羥甲基糠醛、沒食子酸、綠原酸、羥基紅花黃色素A、芍藥內(nèi)酯苷、芍藥苷、阿魏酸、苯甲酸質量分數(shù)的RSD依次為0.76%、4.59%、0.94%、0.75%、3.42%、3.83%、4.28%、1.34%;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軟件》(2012.130723版)評價,6次進樣相似度為1,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4.5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S6),分別于制備后0、2、4、8、12、24 h按照“2.4.2”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結果5-羥甲基糠醛、沒食子酸、綠原酸、羥基紅花黃色素A、芍藥內(nèi)酯苷、芍藥苷、阿魏酸、苯甲酸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26%、1.59%、0.77%、0.85%、4.33%、4.13%、3.15%、4.84%;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軟件》(2012.130723版)評價,6次進樣相似度為1,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nèi)穩(wěn)定。
2.4.6 特征圖譜相似度評價 將生品、藥典“酒炙”和尊古“酒洗”煎液特征圖譜的cdf格式導入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軟件》(2012.130723版)進行分析。以S1號樣品的UPLC特征圖譜作為參照圖譜進行指紋匹配,利用平均數(shù)法,設置時間窗口為0.1 min,共確定了20個共有峰、15批TSD的特征圖譜疊加圖(圖1),并進行相似度計算(表1),結果發(fā)現(xiàn)S1~S5、S6~S10、S11~S15組內(nèi)的相似度均≥0.996,說明同一炮制方法制備樣品差異較小。但3個炮制組間的相似度均≤0.980,表明生品、藥典“酒炙”和尊古“酒洗”煎液間存在差異。
圖1 15批TSD的UPLC特征圖譜與對照特征圖譜 (R)Fig.1 UPLC characteristic map and control characteristic map (R) of 15 batches of TSD
表3 15批TSD的相似度結果Table 3 Similarity results of 15 batches of TSD
2.4.7 色譜峰化學成分指認及歸屬 通過與對照品比對(圖2),共指認了8個色譜峰,色譜峰依次為5-羥甲基糠醛(3號峰)、沒食子酸(4號峰)、綠原酸(7號峰)、羥基紅花黃色素A(8號峰)、芍藥內(nèi)酯苷(9號峰)、芍藥苷(10號峰)、阿魏酸(14號峰)、苯甲酸(17號峰);根據(jù)陰性物質基準色譜圖(圖3),確定羥基紅花黃色素A為紅花的專屬性成分;5-羥甲基糠醛歸屬于地黃;芍藥苷、芍藥內(nèi)酯苷、沒食子酸為白芍的專屬性成分;阿魏酸歸屬于當歸和川芎。
圖2 TSD中各單味藥主要成分指認Fig.2 Identification of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of each single medicine in TSD
圖3 TSD中各成分歸屬Fig.3 Attribution of components in TSD
2.4.8 層次聚類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 運用SPSS 21軟件對S1~S15批次樣品進行HCA,以20個共有峰作為分類依據(jù),選擇系統(tǒng)聚類分析,采用組間連接法,歐式距離為度量標準,聚類結果如圖4所示,生品聚為一類,藥典“酒炙”聚為一類,尊古“酒洗”聚為一類,且藥典“酒炙”和尊古“酒洗”聚為一個大類。
圖4 生品 (S1~S5)、藥典“酒炙”法 (S6~S10)、尊古“酒洗”法 (S11~S15) 樣品的HCAFig.4 HCA result of original medicinal materials (S1—S5),Pharmacopoeia “stir-fried wine” (S6—S10), and ancient“wine washing” (S11—S15)
2.4.9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以15批次生品煎液、藥典“酒炙”和尊古“酒洗”為研究對象,將20個共有峰的數(shù)據(jù)導入SPSS 21統(tǒng)計軟件進行無監(jiān)督的PCA,通過降維處理后提取主成分特征值、累積貢獻率和主成分因子載荷值。前4個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值為92.898%,說明該模型預測能力較好,其中PC1方差貢獻率為55.264%,說明成分1所含信息量較大。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見表4。主成分載荷值可代表各色譜峰對主成分的貢獻率,載荷的絕對值越大,對主成分的貢獻越大,從表5可知,第1主成分的信息主要來自于色譜峰20、8(羥基紅黃色素A)、14(阿魏酸)、2、3(5-羥甲基糠醛)、18。第2主成分的信息主要來自于色譜峰16、12、10、9(綠原酸)、5。第3主成分信息主要來自于色譜峰6。第4主成分的信息主要來自于色譜峰1。主成分3D圖見圖5。
圖5 主成分3D圖Fig.5 3D diagram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表4 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Table 4 Eigenvalue and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
表5 主成分載荷Table 5 Principal component load
2.4.10 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 本研究進一步采用有監(jiān)督的PLS-DA對15批次樣品進行分析,通過《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軟件得到15×20階矩陣,將數(shù)據(jù)導入SIMCA 14.1軟件,選取20個色譜峰的相對峰面積值作為變量,PLS-DA結果見圖6。結果顯示,在置信區(qū)間(95%)內(nèi),生品湯劑、現(xiàn)代湯劑和尊古湯劑能明顯分開,根據(jù)分布將S1~S5分為一類,S6~S10分為一類,S11~S15分為一類,即同種炮制方法所得煎液樣品差異較小,不同炮制方法所得煎液樣品差異較大。
圖6 生品 (S1~S5)、藥典“酒炙”(S6~S10)、尊古“酒洗”(S11~S15) 的PLS-DA得分圖Fig.6 PLS-DA score plot of original medicinal materials(S1—S5), Pharmacopoeia “stir-fried wine” (S6—S10) and ancient “wine washing” (S11—S15)
為進一步搜尋出對上述樣品分類貢獻值較大的成分,采用變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VIP)進行分析(VIP值越大,表明對樣品分類貢獻越大),其中有10個成分VIP值>1,按照VIP值由大到小分別對應峰號為12、5、16、9(綠原酸)、13、3(5-羥甲基糠醛)、7、14(阿魏酸)、4、8(羥基紅黃色素A),以上10個成分可能是不同炮制方法的重要差異性成分,也是酒炙與酒洗的差異質量標志性成分。見圖7。
圖7 TSD煎液中20個共有成分的VIP值Fig.7 VIP values of 20 common components in material reference of TSD
2.5.1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稱取羥基紅花黃色素A 4.35 mg、阿魏酸4.36 mg、5-羥甲基糠醛8.08 mg,加50%甲醇稀釋通過二倍稀釋法制得6個不同質量濃度的對照品溶液,以峰面積為縱坐標(Y),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進行線性回歸,得到回歸方程分別為羥基紅花黃色素AY=0.102X+3.021 7,r=0.999 1,線性范圍13.594~435 μg/mL;阿魏酸Y=0.270 8X+2.667 3,r=0.999 3,線性范圍13.593 8~436 μg/mL;5-羥甲基糠醛Y=0.234 6X+1.778 2,r=0.999 2,線性范圍12.625~404 μg/mL;結果表明,各個對照品的線性關系良好,r均大于0.999。
2.5.2 加樣回收率考察 取S1批次樣品約0.2 g,分別精密添加已知各成分質量濃度的對照品溶液適量,按照“2.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按照按照“2.4.2”項色譜條件進樣,測定峰面積,計算羥基紅花黃色素A、阿魏酸、5-羥甲基糠醛的加樣回收率。結果顯示,3個成分的平均加樣回收率依次為99.62%、100.46%、99.47%,RSD分別為1.26%、1.66%、0.89%。結果表明含量測定方法準確可靠。
2.5.3 含量測定結果 取S1~S5生品、S6~S10藥典“酒炙”和S11~S15尊古“酒洗”供試品,按照“2.4.2”色譜條件檢測,含量測定結果見表7,結果顯示羥基紅花黃色素A和阿魏酸在炮制后含量下降,而5-羥甲基糠醛在炮制后升高。相對于藥典“酒炙”,尊古“酒洗”中羥基紅花黃色素A含量增加3.84%;阿魏酸含量增加2.47%,而5-羥甲基糠醛含量降低9.07%。
表7 羥基紅花黃色素A、阿魏酸、5-羥甲基糠醛含量測定結果Table 7 Determination of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ferulic acid and 5-hydroxymethylfurfural
本實驗在流動相洗脫系統(tǒng)考察時,對比了乙腈-水、乙腈-0.1%甲酸水溶液、乙腈-0.1%磷酸水溶液、乙腈-0.5%磷酸水溶液等不同體積分數(shù)、不同洗脫梯度,結果發(fā)現(xiàn),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作為流動相梯度洗脫時,峰形較佳,各峰分離度較好。實驗采用UPLC-DAD法對供試品進行全波長掃描,分析3D圖譜,發(fā)現(xiàn)230 nm波長下出峰較多,基線平穩(wěn)且各色譜峰響應值較高。實驗還比較了25、30、35 ℃下色譜峰的分離效果,結果顯示以30 ℃分離效果最佳。最終確定色譜條件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作為流動相,體積流量為0.3 mL/min,柱溫為30 ℃,進樣量為10 μL。
《古代經(jīng)典名方關鍵信息考證原則》[15]指出“信息考證在尊古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當前臨床和生產(chǎn)實際,傳承不泥古,用歷史和發(fā)展的角度去認識經(jīng)典名方中藥物炮制等關鍵共性問題”。本次研究對生品煎液、藥典“酒炙”、尊古“酒洗”進行了相似度評價、聚類分析、PLS-DA分析以及PCA,結果發(fā)現(xiàn),3種湯劑批次內(nèi)相似度大于0.996,說明物質基準制備的均一性與穩(wěn)定性。而組間相似度均小于0.980,且多元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3個組能有效聚為3類,說明炮制組間存在差異。對20個共有峰進行主成分分析,前4個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值為92.898%。其中第1主成分載荷值較大的成分有羥基紅黃色素A、阿魏酸、5-羥甲基糠醛等已被識別的化合物。第2主成分載荷值較大的有被指認的綠原酸等。采用PLS-DA分析對分類貢獻值較大的成分,發(fā)現(xiàn)已被指認的綠原酸、5-羥甲基糠醛、阿魏酸、羥基紅黃色素A等成分的VIP值大于1,2種統(tǒng)計分析方法結論趨于一致,其統(tǒng)計結果說明以上4種成分可能是影響不同炮制組別質量的標志性差異物質。本次研究對質量標志性物質羥基紅花黃色素A、阿魏酸、5-羥甲基糠醛進行含量測定。羥基紅花黃色素A屬于查耳酮類化合物,是《中國藥典》2020年版規(guī)定的紅花指標性成分,也是紅花發(fā)揮活血化瘀藥效的主要成分[16]。研究表明[17-18],羥基紅花黃色素A是熱不穩(wěn)定性成分,遇熱易分解。結果顯示紅花酒制后煎液中羥基紅花黃色素A含量降低,且酒炙后下降更為明顯,說明酒洗低溫干燥更利于紅花的質量。阿魏酸來源于于當歸,具有抗炎活性[19]。研究表明[20],阿魏酸會隨著溫度的升高,含量降低。5-羥甲基糠醛歸屬于地黃,有研究認為,5-羥甲基糠醛受高溫和加熱影響,在高溫條件下,藥材中的葡萄糖、果糖等單糖化合物發(fā)生美拉德反應,脫水生成5-羥甲基糠醛[21]。所以地黃“酒炙”后5-羥甲基糠醛含量會明顯升高。綠原酸因專屬性不強,所以剔除。綜上,提示羥基紅黃色素A、阿魏酸、5-羥甲基糠醛化合物可作為質量標志性差異物質對TSD進行質量控制。
本次研究綜合評價了TSD組方藥味生品煎液,“酒炙”煎液以及“酒洗”煎液間的質量差異。結果顯示相對于生品,藥典“酒炙”與尊古“酒洗”2種不同炮制工藝均導致TSD樣品質量的差異,且“酒炙”和“酒洗”炮制品二者間也存在質量差異。因此現(xiàn)代“酒炙”與尊古“酒洗”之間的差異性值得深入探討,后續(xù)課題組將綜合藥效學研究綜合評價炮制工藝的合理性。本次研究結果為TSD的質量屬性控制提供基礎,以及為經(jīng)典名方復方制劑炮制研究提供實驗依據(jù)。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