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在1945年寫過一篇文章《住的夢》,那時抗戰(zhàn)尚未結(jié)束,老舍在重慶的郊區(qū)住了6年。他夢想著抗戰(zhàn)勝利之后要到哪里去住。
在老舍的想象里,春天要住在杭州,“由我看到的那點春光,已經(jīng)可以斷定杭州的春天必定會教人整天生活在詩與圖畫中的”;夏天則是去青城山,“到處都是綠,而且都是像嫩柳那么淡,竹葉那么亮,蕉葉那么潤,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潤的綠色都在輕輕地顫動,仿佛要流入空中與心中去似的”;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的生活經(jīng)驗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冬天有點兒猶豫,“就暫時這么規(guī)定:冬天不住成都便住昆明吧”。
在那篇文章最末,老舍還做出美好的暢想,飛機(jī)會很方便:“假若那時候飛機(jī)減價,一二百元就能買一架的話,我就自備一架,擇黃道吉日慢慢地飛行。”
即便在抗戰(zhàn)時期,老舍也是滿懷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景。許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夢想,萬一實現(xiàn)了呢?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即便我深知無法離開北京這個城市,也經(jīng)常在腦海里盤算,假使閑下來之后,要擇一處終老,我會選擇在哪里度過余生?
首先,這里需要山清水秀,有秀美風(fēng)光,清新空氣,晚上抬頭可以見到滿天星光,一年有四時之變,春賞花、夏賞月、秋賞茶、冬賞酒;其次,這里房價不貴,生活成本可控,一二線城市都大同小異,山居農(nóng)村又毫不現(xiàn)實,最好是三四線城市,交通便利,城市不大,有清凈心;再次,要有市井生活,不像三亞那樣滿大街都是外地人,不像麗江那樣各種背包客,尚未淪陷,命脈尚存;最后一點,可能是最重要的:要有好吃的。一年四季,不同時令有不同美味,有大餐,有小食,開闊處可以洪鐘大鼎,細(xì)微處可以細(xì)嗅薔薇,食材琳瑯滿目,每天逛菜市場不覺厭煩,隨處走走就有各種食肆酒家,推門而入,不擔(dān)心吃到難吃的貨色。
如此一一排除,偌大中國,可選擇的城市不算多。我能想到的第一個城市是:臺州。
前幾個月,我和幾個朋友去了臺州。登臨海的南長城,一路起起伏伏,遠(yuǎn)處是海天一色,近處是層巒疊嶂,秋葉正紅,霜意正濃,海鮮正肥。臺州臨近東海,是一個民營經(jīng)濟(jì)很發(fā)達(dá)的小城市。這里有山有海,山海之間,自然有美食無數(shù)。我隨便就可以想到涌泉蜜桔、玉環(huán)文旦、仙居楊梅,更何況那些遍地的小海鮮,家常農(nóng)家的順口飯菜。
在去臺州之前,我對臺州的印象是模糊的,以前聽了很多關(guān)于臺州的故事,去一次臺州,猶如一一驗證。從街邊小店到消夜吃處,從經(jīng)典大餐到咖啡甜品,既有設(shè)計精美的會所,也有古意盎然的古街。我們還在古街上找到一家葡萄牙風(fēng)格的咖啡館,咖啡館里還有精釀啤酒以及威士忌。
一場臺州之旅,讓我喜歡上了這個小城。城市不大,但是活力滿滿,你可以感受得到臺州人那種勤奮、聰明,也可以感受得到臺州這個城市的古樸和市井。如果還有機(jī)會去臺州,我可以帶你去吃臺州本地的新榮記,尋找一些稀奇古怪的海鮮。比如有一種特別好吃的帶魚:雷達(dá)網(wǎng)帶,那種肥美只有吃過的人才明了。
第二個想到的城市是揚州。
古人有各種關(guān)于揚州的向往,其中最美的有兩句詩:“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薄疤煜氯置髟乱?,二分無賴在揚州?!币痪鋸膶嵦幹v,一句從虛處講,都是這個城市的曼妙之處。
我每年都會去幾次揚州,春夏秋冬的揚州,有四時之美。春季有江鮮,夏季有蔬果,秋天有螃蟹,冬天有風(fēng)鵝。去過了江南許多城市,更能體會出揚州的小家碧玉之美。杭州雖然美,然而太大了,少了閑適;蘇州又覺得有點兒膩,每條街巷都似乎有濃到化不開的歷史和傳說,如同蘇州的菜,放多了糖;周莊之類的又有點兒假,一種生活被展覽的感覺。
揚州剛剛好,長江以北,淮河以南,柔美中有粗,委婉中有強(qiáng)硬。一山一河都眉清目秀,一園一林都疏朗可近。食物也是南北皆宜,老少皆宜,是淮揚菜的起源地,認(rèn)識這里的廚師朋友多,總是可以找到那些順口的食物。
揚州的食物從早到晚。早茶的傳統(tǒng)雖然許多地方都有,但是揚州最可愛,早上可以有盛大的一桌子菜,各種包子、干絲、咸菜和早茶。在運河邊,或者在瘦西湖邊吃一頓早茶,這幾乎是打開這一天最完美的方式。
揚州是一座可以步行的城市,沿著運河、瘦西湖一路慢慢步行,春天的空氣中有獨特的花香。如果是4月份,更是瓊花開放,自古去揚州看瓊花就是盛景??椿ㄍ戤?,就可以繼續(xù)享用美食,無論是以魚為原料的長魚宴,還是以長江里的江鮮為代表的江鮮宴,都是主打一個鮮美。即便我每年去好多次揚州,每次想起揚州的時候總會有流口水的感覺。
第三個城市是黃山。其實從心理意義上,我更想把這個城市叫徽州?;罩莶鸥衔倚闹袑@個區(qū)域的認(rèn)知,就如同那一句詩,“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p>
3月份徽州黟縣、歙縣的油菜花開滿地,放眼望過去,一地金黃。在黟縣,這兩年多了不少有趣的地方,包括咖啡館、酒吧、民宿客棧以及文藝風(fēng)格濃重的餐廳。我在不少城市見過這種苗頭,包括大理、廈門、成都。這似乎是一種暗示:更大的市場一觸即發(fā)。
但是至少現(xiàn)在的徽州還處于一個“網(wǎng)紅前狀態(tài)”,雖然有漂亮的風(fēng)景、迷人的老板娘、古舊的街道、美好的食物,但基本上都是舒服狀態(tài),可以在古宅子里曬太陽,逗逗院子里的貓。
我有不少朋友都在徽州買了老房子,當(dāng)年便宜,大概是幾萬塊錢一套,現(xiàn)在貴一點兒,有人裝修了一下自己住,有的做成客棧,有的依然荒廢在那里,就如同依然荒廢在時光里。
有一年夏天,我去了黟縣的碧山鎮(zhèn),在豬欄酒吧里呆坐,吃紅燒肘子。房間后面就是一條小河,河水潺潺,發(fā)出細(xì)碎的聲音,頭頂是漫天的星光,村子里黑得有點兒恍惚,伸手不見五指,那是一種極其純粹的黑,夏夜的風(fēng)吹過來,我感到一種出奇的寧靜。
正是那一晚的寧靜,叫我真的喜歡上了這里。后來,我騎著自行車去村口的酒吧里喝一口酒,然后又蹣跚著走回來,喜歡上一個地方,往往僅僅是一個瞬間,喜歡上一個人也是一樣。
如果有機(jī)會,我很愿意陪著你坐在深夜的寂靜里,看頭頂?shù)你y河,聽田野的風(fēng)聲。
事實上,這不過也是一種善意的想象罷了。尋一處終老,找一人白頭,吃一口坦蕩,睡一床溫柔,這些也僅僅是白日之夢。如果不出意外,30年之后,我可能依然身處北京,每天忙著在幼兒園門口等著接孩子的孩子,那時候飛機(jī)依然不便宜,房價可能像飛機(jī)飛得一樣高。
(摘自河北教育出版社《愛吃的人總會相遇》 ?作者:小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