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建新
【摘要】充滿智慧、充滿詩意的精彩語文課堂成了語文教師們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當我們審視現(xiàn)實中的語文課堂教學時,卻發(fā)現(xiàn)其實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也很痛苦,很多語文教學課堂仍然呈現(xiàn)出單調(diào)、枯燥、繁瑣與壓抑的狀態(tài),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要改變這種狀況,筆者認為,首先要努力提高語文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使每堂語文課都有效教學。而構(gòu)建和諧、高效的課堂,也要講究課堂形式的多樣性,正如給一道菜適度地加點油鹽醬醋,讓其色香味俱全,大家愛吃。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有效課堂;多媒體
著名的課改專家、華東師大崔允郭博士說:“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qū)W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比绻覀兊恼Z文課堂教學呈現(xiàn)給學生的是單調(diào)、枯燥、繁瑣與壓抑的狀態(tài),學生語文素養(yǎng)就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筆者認為,當前所提倡的高效課堂其實說到底就是注重課堂的有效性,也要注重課堂的形式,靈活多變的課堂形式。
一、“放鹽調(diào)味,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
多媒體教學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魅力。在語文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能夠使語文課堂充滿情趣和活力,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tài)下學習知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對于突破教學重難點,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gòu)和效果,以及引導學生自我創(chuàng)造,調(diào)動學生實踐,多媒體發(fā)揮著積極的、無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利用多種媒體技術(shù),提高語文閱讀課的課堂教學效果?如,筆者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在教學的伊始,就以激趣法播放威尼斯異國風光的一段視頻,讓學生先欣賞。“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利用多媒體的技術(shù),這樣的導入很快可以幫助學生進入課堂角色,把他們帶到威尼斯水城的情境中。其實,恰當?shù)乩盟囆g(shù)性的視頻、圖片、音樂等對文本情感予以渲染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在《普羅米修斯》一課里,筆者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幾幅普羅米修斯被鎖在高加索山上被惡鷹啄食肝臟的慘烈圖畫,同時配上低沉悲壯的音樂和自己一些深情的旁白,在視覺聽覺的共同作用下,課堂進入了一種凝重悲壯氛圍中,這種氛圍綜合激蕩著學生們的感覺世界,震撼著學生的心靈,普羅米修斯的崇高和偉大也就不言而喻了。借助信息多媒體技術(shù),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開發(fā)出大量有趣的教學課件,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可視性,又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很感興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加油生輝”,課堂中注重言意兼收
可能很多教師都會有過這樣的體會:剛粗讀某些課文,覺得很普通,但是慢慢細加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好詞妙句蘊含其中,這些詞句被作者用得獨具匠心,精彩之極,用其它詞句也代替不了。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最要重視的就是學習語言,所以,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有所選擇,確定有一定價值的語言訓練重點(通常也就是課文的重難點)。教學中,教師要聚焦在這樣的語言訓練“靶子”上,教師與學生要不斷地相互交流,學生與學生的思維要進行碰撞,引導學生在得意的同時,也要得言,從而言意兼得,領(lǐng)悟文章的寫法。如,在《普羅米修斯》一課的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感受普羅米修斯的英雄形象”,筆者從文本中重點選了幾處讓學生進行體驗、感悟。課文寫“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huán), 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于是,筆者就讓學生讀后來說,“炎炎夏日,山上五六十度的高溫寒冬臘月,普羅米修斯怎么樣?北風刺骨,缺衣少穿,普羅米修斯是怎樣的境況?雷電轟鳴,暴雨抽打,普羅米修斯又是怎樣的境況呢?”筆者首先引導學生讀通文本,再觀看插圖,運用文本語言和發(fā)揮想象,說說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然后再回歸文本,憑借朗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在這篇課文中有這樣兩個詞,一個是“決心”,一個是“決定”,課文后也有這兩個詞進行比較的練習。在教學中,筆者就這樣進行處理,“他看到人類生活在寒冷與黑暗中,決心為人類盜取天火。”一句中的“決心”說明了什么呢?”學生通過讀文感悟到這個“決心”不僅說明普羅米修斯立志要解除人類無火的痛苦,還說明了盜取天火并非簡單的事,需要有克服困難和面對宙斯嚴厲懲罰的勇氣。而當宙斯得知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天火后,文章說宙斯決定狠狠懲罰他,“決定”一詞說明對于主神宙斯來說:懲罰普羅米修斯只是一個“決定”就行了!從而證明了宙斯的殘暴、昏庸!讓學生通過讀這兩個句子,悟這兩個詞語,來加深對人物的認識!所以,閱讀教學既要引導學生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但也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出乎“意”外,領(lǐng)悟作者語言表達方式上的獨具匠心,學習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和表情達意的精妙。因為理解課文內(nèi)容只是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而解決“怎樣寫”的問題還要靠領(lǐng)悟文章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嘗試理解作者的表達方式,以求實現(xiàn)“意言兼得”。
三、“添醬調(diào)色”,從動手達成動腦
我們要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使之成為一個有效、高效的課堂,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應該構(gòu)建一個充分調(diào)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語言的探研活動中來。這種教學模式應該讓學生動起來,做到既動口,更要動手,從而達成動腦。寫,低年級識字課上的書寫生字必須經(jīng)常進行,甚至是堂堂進行。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對所學的生字進行書寫練習,提高識字效果。小練筆,一般在中高年級中進行。畫,根據(jù)課程的需要,把課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用手中的筆畫出來,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做,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需要,做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guān)的小手工,以及一些小的科學實驗等。當然,還可以進行小演示、小表演之類的活動,讓學生全身心地動起來。例如,《學弈》這篇課文,我們都知道文言文與現(xiàn)代的白話文相比,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有著巨大的差別。以前教這篇課文是,筆者都是逐字逐句講解,讓學生死記硬背,但是收效甚微,學生并不理解。當學生只是看著原文時,對文中的人物理解模糊,分不清“其一人”和“一人”分別指的是誰,分不清句子中“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中的兩個“之”指的是誰。這是文中的一個難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筆者嘗試這種讀演的方法,讓兩位學生上臺表演,扮演“其一人”和“一人”,教師演“弈秋”,誦讀課文并演動作,然后又三人為一個小組,仿照教師的樣子,讀演課文。學生們一邊讀一邊演,非常高興,手舞足蹈,在玩笑中學習古文。最后再請說得好,演得好的學生上臺演一遍。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更有利于學生逐漸接近文言文的語言內(nèi)核。經(jīng)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習,學生對原文的理解就顯得水到渠成了。學生從動手、動口,達成動腦,這樣的課堂是生機盎然、趣味生動的,而不是死氣沉沉的。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會活躍起來,主觀能動地參與語言訓練,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