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鑫
摘要:基于閱讀共享空間建設的背景,介紹了淄博職業(yè)學院圖書館進行閱讀共享空間建設基本做法,闡述了空間建設的幾點啟示。
關鍵詞:三全育人;共享空間;建設
1閱讀共享空間建設的背景
1.1 圖書館教育職能的要求
《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規(guī)定了圖書館的任務之一是“不斷拓展和深化服務,積極參與學校人才培養(yǎng)、信息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這一任務清晰地指出了圖書館的教育職能[1]。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圖書館的教育職能,我院圖書館本著"三全育人"的方針,凝聚全館工作人員智慧,開辟了具有豐富教育職能的信息共享空間,著力把淄職圖書館打造成"三全育人"陣地,并已取得顯著成果。
1.2 信息時代的要求
隨著移動閱讀的普及,以PC機為主體的電子閱覽室的使用率大大降低。曾經(jīng)風靡一時的電子閱覽室,在2014年以后,就風光不再。鑒于讀者數(shù)量大幅度減少的實際情況,為提升圖書館的閱讀吸引力,彰顯圖書館服務宗旨,,更好地發(fā)揮圖書館的教育職能,本館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漸次到相關院??疾煺{研,結合本館實際情況,形成了基本的改造思路,著手實施將圖書館二樓電子閱覽室升級改造成信息共享空間。
2閱讀共享空間建設實踐
2.1建成了思政網(wǎng)絡課堂。開始時主要是解決學生《形勢與教育》學習的問題,由于學生多,思政教師偏少,學生在實地教室完成《形勢與教育》的學習任務越發(fā)困難,教師在網(wǎng)絡課堂中,帶領學生進行網(wǎng)絡學習,不斷開拓新型的思政教育思路,促進自身隊伍建設。由于網(wǎng)絡的虛擬性,學生樂意在網(wǎng)絡中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進行表達,消除了直接面對的拘束感,教師摸清了學生的心理路程,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增強了針對性,讓思政教育工作更具實效性。
2.2完成了文獻檢索室的建設。圖書館將學院所訂購的中國知網(wǎng)資源庫、萬方數(shù)據(jù)等數(shù)字資源均在電腦主頁上掛上鏈接,方便了讀者對所需資源的查找。學院開設了信息檢索選修課,圖書館的老師承擔了相關授課任務,這是"全員育人"方針的最好體現(xiàn)。圖書館的老師們充分利用文檢室的功能,分批次對讀者進行授課工作。每年9月份,是新生開學的日子,圖書館又充分利用該室的優(yōu)勢,對新生進行入館教育,分批次地介紹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及利用,讓讀者盡快熟悉并有效利用圖書館。本室還具考證考級服務中心的功能,主要是對讀者在各種資格、證書考試中提供資料查找的功能。
2.3開辟了電影播放廳。在中區(qū)文檢室內,除了基本的培訓外,還配置了幕布、音響、投影設備,可以高質量地播放音視頻,滿足了讀者的觀影需求,同時,也是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圖書館電影播放一般安排在周五晚上,播放的影片主要以弘揚愛國主義、傳播正能量為主題。圖書館還利用微信公眾號,特開設了"看薦"欄目,預告并介紹將要播放的影片信息,讓同學們有更多渠道得到播放信息,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2.4重構書刊閱覽室。雖然是網(wǎng)絡時代,但靜靜地捧一本書,在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中暢讀,仍是愛書人鐘情圖書館的魅力所在。為了滿足這部分讀者的需求,我們開辟了部分區(qū)域新建了閱覽室(原來的閱覽室關閉,空間另作他用)。在這里有新鮮的綠植、柔軟的座椅、考究的閱覽桌、適宜的溫度、溫馨的燈光,還有最新的雜志和部分新進的圖書,一改原閱覽室冷清、陳舊的空間形象,走進來的讀者無不稱贊,這就是他們心中圖書館美好的樣子。
2.5建設完成休閑書吧。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群體的消費需求也日益增長,但學院位于"前不著村(周村)后不著店(張店)"的郊區(qū),休閑性消費并不方便。學院"十三五"規(guī)劃中要求圖書館建設兩處休讀點。根據(jù)要求,圖書館已建成一處。恰逢此時,新華書店總店也在倡導各地新華書店要走進大學校園。本館與書店一拍即合,圖書館利用書店的資源,書店利用圖書館的空間,建成了休閑書吧,實現(xiàn)了雙向共贏。書吧不僅為師生們提供了熱門圖書,還提供了種類齊全的休閑食品,豐富了共享空間的休閑特性,為圖書館的整體形象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3閱讀共享空間建設的啟示
3.1信息共享空間,找準了育人的結合點,構建了全員育人的網(wǎng)絡體系。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員育人的首要工作,我們設立了思政網(wǎng)絡課堂,就是輔助學院教學管理部門對學生進行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的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沒有安排圖書館任務,只是教學崗位和學生導師的事情,讓圖書館在這方面缺位,而思政網(wǎng)絡課堂把教師、學生、圖書館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讓圖書館真正地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利用了資源優(yōu)勢,有效地發(fā)揮了參與學校教育工作的職能,為育人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3.2搭建了全方位共享平臺,促進讀者、專家、館員之間的協(xié)同協(xié)作[2]。在信息共享空間,讀者可以盡情地享受思政網(wǎng)絡課堂、文獻檢索室、電影播放廳、書刊閱覽室、休閑書吧、教師學生發(fā)展中心帶來的便利。優(yōu)雅的環(huán)境,豐富的資源,周到的服務,讓讀者流連忘返,他們在此協(xié)作學習、合作研究、交流思想,迸發(fā)出思想火花。
3.3 增強育人的針對性,打造全過程的教育陣地。高職院校培養(yǎng)人才要貫穿新生入學到畢業(yè)的全過程,圖書館是學院的一分子,服務育人責無旁貸。進行新生入館教育、開設文獻檢索課、開辦數(shù)字資源培訓班、設立"易班工作室",期間貫穿了學生從入學到找工作的整個過程。借助于信息共享空間,圖書館將服務工作和育人工作緊密銜接,讓讀者從入學之初就得到了系統(tǒng)地、有針對性地教育和指導,讓"三全育人"工作落到了實處[3]。
參考文獻
[1]周子琳.“三全育人”視閾下高校圖書館育人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青年與社會,2020(30):142-143.
[2]楊明馨,黃園園,高海娟,李梅.高校閱讀環(huán)境建設實證探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20,22(05):143-146.
[3]王妍,王棟,賈瑞.基于用戶需求的高校圖書館空間再造研究[J].圖書館建設,2020(S1):189-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