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霞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江蘇 連云港 222100)
選用前期抗高溫、后期耐低溫、抗病、抗逆性強、商品性狀好、產量高的豇豆品種連豇3號。
1.1 種子質量:種子純度≥ 95%,凈度≥98%,發(fā)芽率≥ 95%,水分≤8%。
1.2 種子處理:播種前,選擇晴天在太陽光下曬種2~3天。
2.1 整地施肥: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結合整地施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3000kg/667m2,尿素5kg/667m2,過磷酸鈣30kg/667m2,硫酸鉀15k g/667m2。
2.2 作畦:作成寬 100~120cm 的畦,將土坷垃打碎,畦面耬平。
2.3 扣膜:播種前把大棚頂膜先扣上,兩邊 (棚長方向 ) 裙膜掀起,頂部棚膜封嚴,這樣即通風降溫,也可以擋雨遮霧。也可敞棚栽培,氣溫降低后再扣棚膜。
2.4 大棚消毒:大棚用硫磺粉2~3kg/667m2,加80%敵敵畏乳油0.25kg,拌上鋸未,分堆點燃,然后密閉大棚一晝夜,以放風無味后再播種。或播種前利用太陽能高溫悶棚。
3.1 播種時間:8月上旬。
3.2 用種量:用種20%一250g/667m2。
3.3 播種方法:在畦內按大小行距 (70Cm~8 0cm)×(40cm~50cm ) 開溝,溝深5cm,順溝灌水,水滲下后播種,將種子貼在溝邊上,距離地面約2.5cm,每隔20cm左右點種子2~3粒。播后為防止曝曬,在種子上要封一個土壟,高約2~3cm。由于氣溫高濕度大,種子發(fā)芽很快,三天左右即可拱土出苗。
4.1 間苗、補苗、定苗:大棚秋延后連豇3號豇豆要早間苗,晚定苗,及時拔除病劣苗。如發(fā)現(xiàn)缺苗、斷壟,應及時補苗。留苗5500~6000株/667m2。
4.2 中耕及水肥管理
4.2.1 中耕:豇豆連豇3號定苗至緩苗后,在不太干旱的情況下,宜勤中耕松土保墑,蹲苗促根,使植株生長健壯。若水肥過多,莖葉生長旺盛 ,則花序數(shù)減少,形成中下部空蔓。
4.2.2 澆水追肥:一般蹲苗至第一花序出現(xiàn)進第一水,并結合施肥, 如定植前底肥不足應在兩側或午行間開溝施餅肥或化肥,施入后封溝。一般施餅肥 l00kg/667m2或尿素20kg/667m2,并結合進行插架。進入結莢后要保持畦面濕潤,每澆2~3次水要加施 1次尿素或硫酸銨10~15kg。豇豆采收期長,如水肥不足易出現(xiàn)脫肥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結莢少生長停止,落葉、不發(fā)生側枝等。因此要在整個采收期要注意水肥源源不斷供應。特別是在高溫季節(jié)易出現(xiàn)停止生長的現(xiàn)象,稱“ 伏歇”,應及時防病、治蟲、打老葉、中耕除草和追肥澆水,促使植株旺盛生長,萌發(fā)側枝和花芽,形成產量高峰像
4.2.3 葉面噴肥 :豇豆連豇3號葉面噴施0.2%~0.5%的硼、 鉬等微肥有利于結莢。
4.3 植株調整
4.3.1 抹側芽:第一花序出現(xiàn)后,及時抹去以下的側芽,這樣可使主蔓生長好,營養(yǎng)集中,坐花多。
4.3.2 打腰杈: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側枝,都應在早期留2~3葉摘心,促使側枝上形成一穗花序。
4.3.3 摘心:當主蔓生長到15~20節(jié),達到2—2.5m高時進行摘心,以控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多出側枝,以形成較多花芽。
4.4 扣裙膜
9月下旬,當夜間氣溫降低到13℃以下時,要及時扣上兩邊的裙膜。如敞棚栽培的要及時扣棚膜。
4.5 溫度調節(jié)
扣裙膜后,白天要加強放風管理,最高溫度30~32℃,夜間最低13~15℃。隨著外界氣溫的下降,逐步提高白天的溫度,蓄存熱量, 以提高夜間的溫度。10月中旬以后進人低溫期,以防寒保溫為主, 適當通風換氣,在大棚周圍特別是北邊圍草苫,以防外界低溫的侵襲。
按照“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治理原則。
5.1 物理防治
5.1.1 黃板誘殺 白粉虱、美洲斑潛蠅:用100cm×20cm 的紙板,涂上黃漆,上涂一層機油,掛450~600塊/hm2(30塊~40塊/667m2)。一般7d~l0d重涂一次。
5.1.2 防蟲網阻蟲:在大棚通風口,用防蟲網密封,阻止蚜蟲遷入。
5.1.3 銀灰膜驅避蚜蟲:將銀灰膜剪成l0cm~15cm寬的膜條,掛在棚室放風口處。
5.1.4 用黑光燈誘殺多種地下害蟲成蟲。
5.2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優(yōu)先采用粉塵劑、煙霧劑,噴霧防治注意輪換用藥,合理混用。
5.2.1 蟲害藥劑防治 (見表1) 。
5.2.2 病害藥劑防治 (見表2 ) 。
表2 病害藥劑防治
5.2.3 不允許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生產上不應使用殺蟲脒、氰化物、磷化鉛、六六六、 滴滴涕、氯丹、甲胺磷 、甲拌磷(3911 )、對硫磷 (1605 )、甲基對硫磷 (甲基 1605 )、內吸磷(1059 )、蘇化203、殺螟磷、磷胺、異丙磷、三硫磷、氧化樂果、磷化鋅、克百威、水胺硫磷、久效磷、三氯殺螨醇、涕滅威、滅多威、氟乙酰胺、有機汞制劑、砷制劑、西力生 、賽力散、潰瘍凈、五氯酚鈉等和其他高毒、高殘留農藥。
根據(jù)當?shù)厥袌鱿M習慣及品種特性,及時分批采收,減輕植株負擔,并確保商品果品質,促進后期植株生長和果實膨大。豇豆一般在花后10~20天豆粒略顯時采收。收獲初期每隔4~5天收獲一次,盛期每隔1~2天收獲一次。豇豆連豇3號從下往上陸續(xù)掛果,各層花序上的多對花芽,開放時也有先后順序,果莢大小不等,必須分次摘采。采摘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小花蕾不受損害。最好在嫩莢基部1cm處剪斷。
將殘枝敗葉和雜草清理干凈,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田園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