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勇 哈皮黑兒
有人說:行文猶如走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平處就鋪路,如此,行走才能一帆風順。寫文章亦是如此,行文時安排好過渡,文章就思路順暢,讀者不至于讀了上一段落或?qū)哟魏?,對下一段落或?qū)哟胃械酵回ky以接受。
熱題再現(xiàn)
請以《遇見你,真幸?!窞轭}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透露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信息。(2021年山東省菏澤市中考作文題)
主題拓展
近年來,山東省菏澤市的中考作文題都以命題作文的形式呈現(xiàn),2019年的中考作文題是《非凡的美麗》,2020年中考作文題是《景致》,2021年延續(xù)了前兩年的命題形式,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的意義,體現(xiàn)出很強烈的人文關懷。想寫好此題,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審題。題目從修辭上來看應是呼告,文章應是“我”(寫作者本人)對“你”(文章的寫作對象)的感情訴說、思想溝通或語言上的交流,而不是站在客觀的立場上介紹某一個物,敘述某一件事,闡述某一種道理。寫作中首先要明確“你”指什么,“遇見”強調(diào)了“我”與“你”是有交集的,因為“相遇”才有故事,才會由衷地發(fā)出“真幸?!钡母袊@; 而“真”字是“幸?!备惺艿囊环N強調(diào),行文中要體現(xiàn)出這種強烈的幸福感。
2.選材。寫作時,選材特別要關注“你”,“你”外延廣泛,可以指同學、父母、鄰居以及社會上的各種人,乃至一本書、一處風景、一個地方等?;蛘吣氵€可以發(fā)揮想象力,比如在書中邂逅古人,與古人的神交讓你感到“幸?!?。
3.立意。題目中的“你”和隱藏的“我”應是不相同的個體,但是二者又有著非同尋常的聯(lián)系,因為與“你”的相遇,才有了“我”的幸福,暗示著“你”給我?guī)淼姆e極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你”應該是正面的形象,是作者著力歌頌、給自己帶來巨大改變的人物或事物。立意要有深度,應點出“你”的存在,給“我”帶來的變化或收獲,文章必須清楚地說明,這是文章主題升華的關鍵。
技法點撥
過渡,是指段與段間的銜接,行文中段與段間內(nèi)容跳躍性很大的時候,就需要用一兩句話來過渡。凡思路轉(zhuǎn)換、敘述更迭、論題變化、總分起止以及表達手法轉(zhuǎn)化處,也都要安排過渡,文章思路才會順暢。過渡的形式通常有四種:詞語式、句子式、段落式、小標題式。
1.用詞語過渡
詞語過渡的方式,就是用合適的詞語將相鄰兩層意思銜接起來,使上下文連貫。例如蕭乾《吆喝》一文的一個段落:“大清早過賣早點的:大米粥呀,油炸果(鬼)的。然后是賣青菜和賣花兒的,講究把挑子上的貨品一樣不漏地都唱出來,用一副好嗓子招徠顧客。白天就更熱鬧了,就像把百貨商店和修理行業(yè)都拆開來,一樣樣地在你門前展銷。到了夜晚的叫賣聲也十分精彩。”這個片段寫了一天從早到晚胡同里的叫賣聲。作者以時間為序,分別用“大清早”“然后”“白天”“到了夜晚”等詞語巧妙過渡,既展現(xiàn)出一天到晚叫賣聲不停,又讓文章層次清晰。時間轉(zhuǎn)換用時間詞,地點轉(zhuǎn)換用方位詞;表示意思轉(zhuǎn)折的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表示結論的用“由此可知”“可見”等,表示因果關系的用“因為”“所以”等,表示總結的用“綜上所述”“總之”等。
2.用句子過渡
所謂句子過渡,就是作者為使行文更加緊湊,在上下文之間增加一個簡短的句子,使之承上啟下,令上下文銜接緊密。一般用在段末或段首。如老舍《濟南的冬天》中的一段話:“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此處的“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這是老舍《濟南的冬天》第二段首句,它是個過渡句,由上段總寫濟南的天氣轉(zhuǎn)入描寫濟南的山水,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令文章過渡自然、銜接緊密。
3.用段落過渡
過渡段,用于內(nèi)容轉(zhuǎn)換、跳躍較大的段落間的銜接連貫,往往獨立成段。如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間一個段落:“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偠灾何覍⒉荒艹5桨俨輬@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第九段,是過渡段,從寫百草園過渡到寫三味書屋,作者告別百草園去城中最嚴厲的書塾讀書,回想自己在百草園所做的事情。過渡自然,將兩件看似不相關的事連綴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縝密的整體。
4.用小標題過渡
在文章各部分之間冠以小標題形成文章整體的過渡,使各個層次之間逐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一體。例如楊振寧《鄧稼先》一文,先后用了六個小標題串起鄧稼先光輝而偉大的一生。小標題的使用,既是對該部分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又使文章條理更加清晰,給人一種一目了然的感覺,同時又可省去一些過渡句或過渡段,令內(nèi)容更加緊湊。
佳作工坊
遇見你,真幸福
一考生
輕輕地翻開你,任憑墨香溢滿整間屋子;細細地品味你,任憑夢想浸潤在書頁里。
——題記
讀書似品茶,如喝酒,若彈琴,像下棋。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漫長的歲月里,你是我此生不變的念想。遇到你,我幸福無比。
小時候,我還不識字,媽媽便帶著我讀書。還記得讀的第一首詩是“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就是這20個似懂非懂的字,完整地堆砌在我的腦海里,像堆積木似的,搭起了一扇神奇的大門,為這漫漫讀書路埋下了一粒小小的種子。
慢慢地,種子發(fā)芽了。
長大后,從童話故事到寓言故事,從現(xiàn)代故事到歷史典故,不管什么書我都喜歡讀。每天功課做完后、上床睡覺前,我都要讀書。
我喜歡在晴朗的午后,手捧一杯香茗,再拿一本書,聞著茶香,嗅著書香,茶香氤氳彌漫,書香淡雅悠然,那書香與茶香混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讓我心馳神往。陽光透過窗戶照在身上,暖在心里,我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不論是劉備的三顧茅廬,還是他的臨終托孤,抑或是諸葛亮寫給劉禪的《出師表》,無一不體現(xiàn)了君臣之道,無一不在我困惑迷茫時給予我人生啟示。
只要用心澆灌,種子終會長成參天大樹。
升入中學后,學習壓力驟然增大,壓得我透不過氣來,但只要一拿起書,我就感到神清氣爽,又重新煥發(fā)了容光。
書已經(jīng)成了我的知己、伙伴、可愛可敬的師長。迷茫時最想讀書,“淺斟低唱品文學,行云筆下憶古今”。人生路漫漫,唯一不變的是對書的那份熱愛。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甭L歲月里,這是多么溫暖的相遇。
我還要在滿天星辰的夜里,伴著橘黃的燈光,讀唐詩宋詞元曲,讓這些文字照亮我的天空。
我沉浸在書香里,嗅書香,陶醉其中;我回味,幸福無比。(本文有刪改)
名師點評
本文構思新穎,富有詩意。考生文中所遇見的“你”,不是千篇一律的人,而是“書本”。行文以時間為序,敘述了自己對書的熱愛,細膩地描繪了自己讀書時的表現(xiàn)和陶醉其中的感受,凸顯出“真幸?!钡闹髦肌U恼聸]有華麗辭藻,卻勝在敘述行云流水,過渡自然。以“小時候”“長大后”“晴朗的午后”“升入中學后”“滿天星辰的夜里”等表示時間的詞語串起了文章的敘述脈絡?!奥?,種子發(fā)芽了”“只要用心澆灌,種子終會長成參天大樹”過渡段更是讓文章層次分明、節(jié)奏明快。最后,文章首尾呼應,結尾巧妙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