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書含 應川
摘要: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是貫穿大學生們生活的必修課。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對于教育行業(yè)從業(yè)者來說,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勢必充滿了很多困難與挑戰(zhàn)。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媒體背景下大學心理教育的挑戰(zhàn),并提出了針對性的策略,以期幫助大學生和教育者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新媒體;心理健康教育;大學
引言:
在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的今天,大學生群體可謂是這個時代的受益者。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已十分滿足,他們更多地注重文化生活帶來的感受。近年來,各項信息技術井噴式發(fā)展,整個社會進入了新媒體大時代,伴隨著獲取的信息越來越多,直接影響的是大學生群體的思想狀態(tài),而思想狀態(tài)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面對網絡上層出不窮的媒體信息對大學生自身思維和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各級的教育者們紛紛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表示擔憂,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勢必充滿許多困難。因此,本文詳細分析了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中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以及相應的應對策略。
1.試論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戰(zhàn)——在新媒體背景下
1.1來自物質方面的原因
物質生活的豐富,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在心理作用上存在著一定的挑戰(zhàn)。新媒體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生活中到處都在體現著信息的作用與價值。媒體的傳播與擴散都是基于一定的載體。這種載體不再是早些時期紙質載體,進入新媒體環(huán)境的現代社會更多的是多種生活中的物質為載體,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是載體,電子設備是載體。生活中各種物質載體體現的內容都是大學生群體獲得信息的渠道,信息的背后本質體現的是一種文化。現在是多元文化的社會,大學生群體對于各種文化的喜愛程度存在著差異,受到不同文化影響,他們的心理也是因人而異的。這就為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困擾。
1.2來自情感方面的原因
步入大學,學生們離開家鄉(xiāng),遇見陌生周圍人成為同學。這些學生在交往朋友方面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活潑開朗,喜歡結交朋友,這樣的學生很容易交往到很多朋友,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這種愛好交友的特點被進一步放大了;有的學生比較內向,不太愛說話,可能和班級同學相處了半年多近一年之久了,大家還都不熟悉他的性格,這樣的學生往往不太容易遇到自己的朋友,很難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經常是一人獨來獨往,同樣是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這種不愛交往朋友的性格往往會受到進一步的限制。這些性格不同的學生生活在一起,難免會受到互相影響,這些影響關系到學生個人畢業(yè)后對于朋友交往的態(tài)度。當然,也會有學生讓自己的交友方式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1.3來自學業(yè)方面的原因
離開高中生活,大學的生活可以說是獨立自主了。但是,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生們對待自己學業(yè)的態(tài)度也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學生自律能力很強,按時上課,按時做功課,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成績名列前茅。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借助各種學習平臺,自身的學習能力又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在這樣的正向循環(huán)作用下,等到學生畢業(yè)時迎接他的就是更高一級的學府或者更好的工作。相反的,有的學生認為大學就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地方,每天逃課不學習,沉迷于網絡游戲中,期末考試蒙混過關,這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但是學生也是無能為力走出深淵,這樣一來等到四年后大學畢業(yè)時,等待他的將是沒有工作,很可能得不到社會招聘人員的認可。這種差距也是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被進一步拉大了,很同意造成未就業(yè)同學對社會的報復心理,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2.應對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在新媒體背景下
2.1正確價值觀引導策略
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金錢,正確對待金錢,正確看待金錢。讓學生明白大學時期家庭的經濟條件的差異不是學生自身進行攀比的資本,更不是決定人生命運的信物。讓學生明確正確獲得自身價值以及工作報酬的途徑,讓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如何在大學四年過得充實,如何在即將進入的工作崗位中依舊能夠正確樹立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
2.2 正確朋友觀引導策略
幫助學生認識到朋友是一生的陪伴,好的朋友更是人生財富。應該引導學生樹立廣交朋友,多交朋友的意識,大學里的友誼是很純粹的,不摻雜任何多余的利益關系。這樣的朋友是值得交往的,而且是很可能交往一生的朋友。另外,還應該幫助學生識別朋友的好壞,好朋友應該是互幫互助,互相鼓勵,互相進步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結交益友。
2.3 正確學業(yè)觀、就業(yè)觀引導策略
進入了大學,雖然生活較為寬松自由,但這個階段大學生的身份依然是學生,學生的首要任務還是學習。學習課堂知識,學習課外內容,學習自己興趣愛好的東西,總之,多多學習才能保證自己前進的方向不發(fā)生偏頗。大學階段的結束,就是學生生涯的結束,開啟的就是社會工作了,這就涉及到就業(yè)觀的問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就業(yè)觀有助于學生在就業(yè)后依然保持奮斗狀態(tài),繼續(xù)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
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質生活的豐富帶動了新媒體環(huán)境的蓬勃發(fā)展,生活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們的心理狀態(tài)面臨許多挑戰(zhàn),幫助學生積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朋友觀、學業(yè)就業(yè)觀等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以期可以幫助教育者找到新的教學思路,這將深刻影響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張君,張斌.新媒體時代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1):96-97.
[2]杜曉娟.新媒體時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徑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7.
[3]朱永華.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探析[J].傳媒觀察,2016(0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