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祿衢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新課改與素質(zhì)教育的影響下,閱讀更加變成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主要渠道。所以,現(xiàn)下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期間需做相應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推動閱讀教學的自主化與開放化,以此來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本篇文章就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有效性進行研究,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韼椭?/p>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持續(xù)貫徹的當下,人們對課堂教學的要求變得更高,小學語文身為很多課程的基礎,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而言尤為關鍵。然而閱讀教學就和寫作教學一樣,都是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十分關鍵的一部分,怎樣提升閱讀教學本身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語文課程教學的整體水平,變成目前語文老師需要思考與解決的問題。下面就怎樣粗立這個問題進行探討,以供廣大教育工作從事者參考。
一、設計教學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閱讀教學務必要設計好相關問題,要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進行閱讀。在上課以前老師能夠借助部分問題開完成導入,像是看到這個課題你想想到了哪些?該課題告訴大家什么道理?你還想了解什么?借助這樣問題來設置一些懸念,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引其自主進行閱讀并處理好這些問題。例如,在講述《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老師便能夠提出這些問題,像是“借”究竟是什么意思?為何要用“借”這個字呢?從這點來看諸葛亮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這部分問題能夠有效指引學生閱讀文章,促使學生更容易進入到老師所設計的情境當中。如此一來,學生便能夠借助閱讀,自我研究,便能夠意識到諸葛亮具有的智慧和膽識,對于這位偉大的政治家心生崇拜之情。也能夠借助扮演角色來設計情境,要學生充當課文當中的一個角色,然后再加上學生自身的感知,融入情感,和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例如,講述《趙州橋》這篇課文時,在學生熟練閱讀的前提下,利用多媒體來給學生呈現(xiàn)趙州橋的相關照片,要學生結(jié)合照片來模擬導游,給其他學生細致介紹趙州橋。如此便能夠及其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文章的了解程度。
二、讓學生熟讀成誦,適時進行引導
《朱作仁談朗讀》這篇文章曾提出:“講讀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傷口賦予生命。講解只能讓人知道,而朗讀更可以讓人感受?!崩首x不只能體會到課文中所具有的思想美與情感美,同時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述《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作者用其精簡且樸實的文筆,描繪出了一個勤勞樸實、活潑開朗及其聰明可愛的農(nóng)村少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借助朗讀這個方式,使學生在眾多的閱讀當中多次和文字接觸,令閏土本身可愛的形象清晰的再現(xiàn)到學生腦海當中,以實現(xiàn)熟讀成誦的目標。老師自身在講讀與理解人物期間,能夠要學生一邊小聲朗讀一邊思考下面這些問題:“作者在知道了閏土即將來自己家,心情有什么變化呢?閏土來了以后,作者的心情又是如何呢?作者是如何描繪閏土主要的外貌與性格的?就閏土的外貌與性格上看,閏土是一個什么樣的農(nóng)村少年呢?”借助上述的朗讀與思考,學生對于文中閏土的形象已經(jīng)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之上,老師還應及時去指導學生去自主讀、小組讀及其同桌互讀等等,令學生可以進一步熟知文章,進而學好這篇課文。
三、運用讀寫結(jié)合方式,督促學生練筆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想要提高閱讀教學所具有的有效性,老師還需要做到讀寫結(jié)合,進一步發(fā)揮出寫作本身的反哺能力。閱讀文章,尤其是閱讀名家作品,既要學讀,還需要學寫。名家名篇,能夠讓學生接觸與學習到更為規(guī)范且優(yōu)美的語言,給后續(xù)寫作奠定基礎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指引學生在閱讀期間從作者怎樣觀察生活、抒寫生活、文筆構(gòu)思及其遣詞造句這些方面,理解與掌握課文的寫作方式,在閱讀課堂上彰顯出讀寫結(jié)合,強化課上的小練筆。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要秉承著讀寫結(jié)合這個原則,特別是重視讀寫的練習。除了大作文之外,還需要注重閱讀和小練筆的結(jié)合。筆者覺得在文章的講讀期間,除了讀書以外,應該有10到15分鐘的時間去開展聽、說、寫練習,讓學生從讀遷移到聽、說與寫,能夠說內(nèi)容的轉(zhuǎn)移,也能夠是語言形式的轉(zhuǎn)移。老師應結(jié)合課本要點,設計仿寫、改寫、擴寫與續(xù)寫這些練筆實踐。在講述《三顧茅廬》這篇課文時,“隆中景色”這個片段景色優(yōu)美、描寫精妙,非常典型。老師需要學生在模仿的前提下進行創(chuàng)新。這是寫作方式與語言形式上的轉(zhuǎn)移。比如,在講述《觀潮》這篇課文時,老師能夠引導學生用感嘆錢塘江漲潮與落潮的角度來展開寫作。借助這類實踐操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結(jié)束語: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而言非常關鍵,如果具備很強的閱讀能力,不只能夠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也可以給其他學科學習打下基礎。老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期間,斷不可再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在真正意義上重視學生所具有的主體性,合理的進行課程導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引學生理解與掌握閱讀的方式,有效發(fā)揮出自身的潛能,進而做到以讀促寫,增強學生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何仲寬.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路徑探索[J].家長,2021(15):75-76.
[2]馬存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5):267-268.
[3]王會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方法探究[J].新課程,2021(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