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男孩們身上似乎有著天然的“破壞欲”。父母和老師挖空心思,卻依然常常對這些“小腦袋瓜”里的沖動感到費解?;蛟S,我們應(yīng)該聽聽成長親歷者們的聲音。他們怎樣看待自己和世界?他們的內(nèi)心對未來有著怎樣的描畫?給他們一個舞臺,以此窺見當代男孩的做事動機和思維方式。
Question
你心目中理想的男性是什么樣子?誰影響了你對理想男性的認識?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觀察一些年輕男性在炎炎烈日下發(fā)傳單。每看到一個路人經(jīng)過,他們都好聲好氣地湊上前去問需不需要,大多都會被無情拒絕。被拒絕后,他們也會垂頭喪氣,但一看到又有人來了,便馬上調(diào)整好狀態(tài)。盡管在太陽底下曬了很久,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濕,但他們依舊堅強,并不放棄。這使我對男生有了新的看法: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經(jīng)歷多少坎坷,都不要服輸,而是抖一抖身上的塵土,擦一擦額角的汗水,昂首說“再來一次”。(陳泰源,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觀瀾中心學校六年級)
我心目中的理想男性是陽光開朗、樂于助人、生動有趣而不招人煩、man一點的人。不需要太帥的外表,不需要學習有多好,不要太張揚,不要總發(fā)脾氣。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學習的時候就好好學習,成家立業(yè)了就多顧家。我認為新時代的唱跳偶像以及他們的綜藝節(jié)目影響了我對理想男性的認識,我會欣賞他們的才華。我也喜歡周杰倫、陳奕迅那樣稍微年長些的男性,他們的作品對我的影響也很大。(郭瑞琦,天津市高新區(qū)第一學校高一年級)
先聊聊我自己吧,被公認為一個調(diào)皮、成績好、自戀、愛吹牛的男孩??赡苓@個年紀的男孩都與我一樣:在課堂中努力打起精神,卻總覺得上課無趣;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焦慮,卻遲遲沒有定下目標;存在有好感的異性,想要更加了解對方。男孩子應(yīng)該是勇敢的、大大咧咧的、敢于競爭的。我一直敬佩班長,不僅因為他學習優(yōu)異,還有他總是能表現(xiàn)自己,面對每項任務(wù)都不會逃避。學習上我們不相上下,雖然表面從不說,但都知道對方在與自己競爭。敢于競爭、較勁的男孩子,我認為挺好。(申宋洋,上海市上南中學北校八年級)
我心目中理想的男性是理念平等、博愛、淡泊名利、無暴力傾向的,例如魯迅先生。影響我的是父親,因為他剛好與前述種種相反?!霸趯W校讓人欺負了別告訴我,在外面讓人打了回來我也抽你?!彼恢痹诎盐摇氨频綁恰焙蟛粩嗍骸?赡苁羌彝キh(huán)境造就了我的社交習慣:我對男性有種本能的提防和恐懼,更喜歡和女生做朋友,這會讓我更有安全感和舒適感?,F(xiàn)在的我是上高三的年紀,不過因為某些原因正處于休學中。暢想自己的未來,我想從事警務(wù)工作,雖然能力有限,但或多或少能為社會做些貢獻。(程月白,北京某高中高三年級 )
成為真正的男子漢,是每個男生的愿望。男子漢要有責任、有擔當。在疫情暴發(fā)時,鐘南山爺爺不顧個人安危、奔赴一線,就像定心石一樣安撫了老百姓,這不就是一位偉大的男子漢嗎?男子漢還要心地善良。曾經(jīng)我有點瞧不起爸爸,他總是捉弄我,等我哇哇大哭時,他卻哈哈大笑??墒且患赂淖兞宋业目捶?。那是個冬天的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在路上聽到樹叢里有小奶貓的叫聲。為了把小貓抱出來,爸爸硬是鉆到樹叢里,雖然尖刺戳破了衣服,還留下好幾道血痕,可爸爸一點也不在意,細心地安撫貓咪,還在車庫里用舊棉衣、紙盒子給小貓做了個小窩,用盤子倒了牛奶和面包給小貓吃。沒想到平時嘻嘻哈哈的爸爸,還有這么善良的一面。(袁樂誠,江蘇省泰州市鳳凰小學五年級)
Question
你如何看待目前學校、家庭和社會對男孩子的要求?有哪些令你覺得困惑,或者合理性有待提升?
根據(jù)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人口性別比為105.07,屬于103到107的正常范圍。但在青少年人口中,10至14歲及15至19歲的年齡區(qū)間中人口性別比達116.24和108.17。加之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越來越多獨立女性不需要依靠男人,男性“女性化”以迎合女性消費市場必然會出現(xiàn),男人也會出現(xiàn)類似于女性“容貌焦慮”的危機。這意味著男性成為弱勢群體了嗎?其實沒有,女性在職場中依然處于弱勢。真正的“男孩危機”甚至說“男性危機”來源于社會教條思想所帶來的壓力:“男人不就應(yīng)該在外賺錢養(yǎng)家嗎”“男方不就應(yīng)該出彩禮嗎”。無論是這樣的論調(diào),還是刻意強調(diào)“陽剛”,都是把刻板印象套于兩性上了。對于男孩的教育,我認為應(yīng)該教會他們尊重以及包容。多元化才是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讓大家理解不同,消除歧視,世界會更美好。(錢志偉,上海海事大學附屬北蔡高級中學高一年級)
從前男人們需要打獵,久而久之形成了強壯的體格,這是迫于生存壓力。戰(zhàn)爭時期,不管是幾千年前冷兵器的原始碰撞,還是抗戰(zhàn)時期的炮火連天,打仗的主力軍是男性,因為他們強壯。男人們不得不堅強,這是存亡之際?,F(xiàn)今,我們處在太平盛世,有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加之日韓明星的影響,“小鮮肉”之風就不難理解,這其實標志著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所以我認為沒有必要對他們口誅筆伐,男人也是有權(quán)利活得精致些的?。ㄍ跽闩啵憬∮嘁κ械诙袑W高二年級)
多數(shù)男孩在出生后就被貼上標簽,孩童時叫調(diào)皮搗蛋,長大了叫成熟穩(wěn)重,學習時是腦子活絡(luò),家庭中更要做頂梁柱。其實每個男孩都如浩瀚夜空中一顆星,雖渺小卻獨一無二。粗枝大葉的男生存在,心思細膩的男生同樣存在。護工、教師這類行業(yè),女性占比遠高于男性,男孩們似乎因為“不夠細心”而被早早拒之門外。我曾練習過幾年的拉丁舞,在我的同學與老師中,男性舞者少之又少,我的同齡人大多因周圍人的一句“娘”而卻步。(姚翔友,上海市建平世紀中學高二年級)
初中以前,我是在國外度過的。那時候的體育課是這樣的:伴隨著體育課鐘聲響起,全體男生都沖向操場,拿起足球和橄欖球在綠茵茵的草坪上揮灑汗水,喊叫聲和笑聲在校園內(nèi)回蕩。而初中后的體育課是這樣的:大家零零散散地步入操場,有的人攜帶著作業(yè),甚至還有人直接留在教室里,與體育老師討價還價后,便在協(xié)商好的休息時間里要么寫作業(yè)要么聊天。這個時候,體育老師總是會抱怨一聲:現(xiàn)在的男孩子越來越像“話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