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華
摘要:音樂欣賞是初中音樂教學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音樂欣賞中入手,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好奇點,引發(fā)學生自主學習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本文探討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欣賞中培養(yǎng)音樂的興趣;運用多媒體課件,激活學生在欣賞中對音樂的興趣;設置問題交流,激發(fā)學生參與音樂欣賞的積極性。
關鍵詞:音樂欣賞;初中音樂課;興趣培養(yǎng)
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根本動力,是產生情感的基礎。教師只有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才可以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好奇點;才可以引發(fā)學生自主學習音樂,深入思考音樂,增強學習音樂的主動性;才可以使學生“動”起來學習音樂,“活躍”起來學習音樂,產生最佳的學習音樂的狀態(tài),貼合學生的音樂“最近發(fā)展區(qū)”。下面談談自己從音樂欣賞中入手去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的一些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欣賞中培養(yǎng)音樂的興趣
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為本,為學服務”的教學新理念,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價值,給學生充分創(chuàng)造體驗和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音樂特長。讓唱歌好的學生演唱自己最拿手的歌曲,其他學生欣賞后交流取長補短;讓舞蹈方面有特長的學生表演自己最擅長的舞曲,其他學生欣賞后交流互通有無;讓器樂方面有特長的學生演奏個人最出色的樂曲,其他學生欣賞后交流切磋琢磨等等??傊?,一堂課下來,讓不同特長的學生之間產生交流,激發(fā)他們相互學習音樂的熱情;也使部分不熱愛音樂的學生融入快樂、輕松、愉快的音樂課堂中,讓他們通過欣賞,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沃爾塔瓦河》一課時,在欣賞歌曲并學會之后,我把學生分成五個小組:會樂器的學生分為一組,善于歌唱的學生分為一組,善于舞蹈的學生分為一組,創(chuàng)編能力較強的學生分為一組,喜歡收集音樂資料的學生分為一組。我先讓學生在各自小組中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問題,與組員共同思考、交流、互動,然后推薦出代表上臺表演,全班共同欣賞。這樣的做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挑戰(zhàn)欲望,增強了自主探究能力,還能促使學生從不同層面提高自身的作品欣賞能力,讓學生在欣賞中培養(yǎng)了音樂的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激活學生在欣賞中對音樂的興趣
音樂,雖然是聽覺藝術,然而在音樂欣賞中如果能結合視覺功能,發(fā)揮視聽能感的作用,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那么學生對音樂欣賞的理解會更容易、更深刻一些。在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看”的因素,在邊看多媒體課件邊聽錄音的教學欣賞中,以使學生加深記憶、增強觀察和分析能力。利用多媒體網絡手段,采取動靜結合,視聽結合的教學方法,廣泛借助美術、文學、語言等多種藝術形式,使較為抽象的音樂欣賞教學變?yōu)榫唧w可感了,可以使音樂教學達到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產生事半功倍的理想教學效果。
例如,在欣賞《阿爾卑斯牧場》時,我配以有標題的圖片并播放有阿爾卑斯山區(qū)的風光畫面,利用多媒體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結合起來,在課堂上進行有序播放。通過視聽結合,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我已無需多言,學生已心領神會。
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它可以直觀地展現劇情的發(fā)展,使學生不僅感受到音樂美,還享受到劇情美、背景美、語言美和形體美,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和情感同步,激活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由于運用了多媒體網絡手段幫助學生欣賞音樂,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即使平時不喜愛音樂的學生,此時也會被歡騰、熱烈的氣氛所包圍和感染。這樣他們逐漸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音樂的魅力誘導他們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進而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情操。
三、設置問題交流,激發(fā)學生參與音樂欣賞的積極性
在學生的交流中設置適當的問題,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在音樂欣賞中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音樂欣賞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減少對老師的畏懼感與陌生感。
那么在音樂欣賞中,教師應如何設置適當的問題,才能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欣賞中來呢?教師一般可以通過設置下面這樣的問題:(1)這首音樂作品屬于那種音樂風格或類型?(2)這首音樂作品主要運用了哪些樂器來演奏?(3)這首音樂作品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是快樂還是悲傷?(4)你聽了這首音樂作品之后的感覺是什么樣的?等等。設置問題后,教師還要留給學生共同討論的時間,與學生們共同思考、交流、互動。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學生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在音樂欣賞中必然會快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音樂作品的欣賞中。不同的人在欣賞同一個藝術作品的時候會有感受上的差異,但是通過討論就可以讓一些學生的想法得以糾正,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音樂欣賞的積極性,提高自身的作品欣賞能力。
例如,在對《二泉映月》這個音樂作品進行欣賞時,我設置了以下4個問題,分別是:第一,這首音樂作品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二,談一下聽后的感受;第三,說一下其中主要的樂器;第四,在這首音樂作品中阿炳的心理活動是怎么樣的?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對八音之絲的代表樂器二胡的獨奏曲《二泉映月》進行欣賞之后,回答十分積極:
學生:作品音樂情緒哀怨、深沉。
學生:作品的樂器是二胡的獨奏曲。
學生:作品的主題旋律是阿炳對困難生活的陳述部分,前面部分旋律起伏不大,向我們娓娓講述著阿炳生活中的點點艱辛,后面感傷部分旋律起伏大,說明阿炳心理發(fā)生了變化,旋律模仿人聲,如歌如泣,十分傷感、凄涼。
學生:欣賞了音樂作品之后,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巧奪天工的藝術造詣。
……
真想不到,學生們的回答這么精彩。通過聆聽、欣賞樂器演奏,學生們直觀地了解樂器的特征以及及其音色特點;通過對問題的交流、討論,學生們激發(fā)了對祖國樂器的熱愛之情、激發(fā)了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總之,音樂欣賞是初中音樂教學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從音樂欣賞入手,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欲望和興趣,讓學生主動體驗和領悟音樂的真諦,使學生的音樂“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進而養(yǎng)成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徐聞縣第四中學 廣東 湛江 5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