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海宏
(唐山市飼料研究所,河北唐山063021)
動物消化道存活著各種微生物種群,這些微生物與宿主共生,進化為互利的關系,成為動物生存不可缺少的部分,通過對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的調(diào)節(jié),微生物菌群能夠抵御病原菌侵入,抑制病毒微生物在動物機體內(nèi)滋生,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毛云飛等,2020),還能夠協(xié)助動物機體完成消化代謝吸收(劉歡歡,2020)。研究發(fā)現(xiàn),在飼料中添加外源益生菌,其能夠在機體內(nèi)定植,并通過分泌消化酶促進機體營養(yǎng)物質的分解消化(劉淑嬌等,2019),同時,在大量的抑菌試驗中確定了外源益生菌能夠抑制有害菌(秦康樂等,2017)。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單個菌種的作用機理上,機體內(nèi)菌種較多,只有深入對復合益生菌的研究才能合理利用益生菌。本試驗研究自配復合益生菌制劑對白羽雞生長性能及日糧表觀消化率的影響,以期為復合益生菌制劑的深入開發(fā)提供技術支持。
1.1 試驗材料 試驗所使用的復合益生菌由植物乳酸菌、枯草芽孢桿菌、雙歧桿菌、酵母菌等復合而成,活菌數(shù)達到13.0×1010cfu/g。
1.2 試驗設計 選擇1日齡的健康白羽肉雞360羽,分為4組,每個處理90羽肉雞,設置3個重復,每個重復30只。采用單因子試驗設計,在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0%、0.1%、0.15%、0.2%的復合益生菌制劑,試驗周期為42 d。
1.3 試驗日糧 試驗日糧參考中國雞飼養(yǎng)標準(2004)標準和NRC標準配制,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1.4 飼養(yǎng)管理 雞舍在進雛前進行全面消毒凈化,15 d后開始進雛。雛雞實行單籠飼養(yǎng),自由飲食、飲水,舍內(nèi)自然光照。在進雛第1天要注射馬立克疫苗,生長10 d后接種新城疫疫苗,15 d接種法氏囊疫苗,22 d接種雞豆疫苗。
1.5 指標測定及方法
1.5.1 生長性能 試驗雛雞在0、14、21、42 d早餐前空腹測定體重;統(tǒng)計試驗各組日糧消耗量,計算各組在0~14、15~21、22~42 d的飼料消耗量。根據(jù)雞的飼料消耗量和平均日增重計算料重比。
1.5.2 飼料營養(yǎng)消化率 采用AIA法測定飼料消化率。試驗采用全收糞法,收集雛雞糞便,測定飼料和糞便中的干物質、粗蛋白質、粗脂肪、鈣、磷含量。
表觀消化率/%=(攝入飼料養(yǎng)分量-糞中養(yǎng)分量)/攝入飼料養(yǎng)分量×100。
1.6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采用SPSS 18.0及Excel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及統(tǒng)計分析。
2.1 復合益生菌添加量對雞生長性能的影響由表2可以看出,1~42 d的整個飼喂周期內(nèi)添加復合益生菌的平均增重和飼料消耗均高于對照組,但沒有達到差異顯著水平(P>0.05);試驗組2、試驗組3料重比較對照組低1.01%、3.02%(P<0.05)。在1~14 d中,試驗組1、試驗組2的料重比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組3比對照組低1.78%(P<0.05)。15~28 d,試驗組2、試驗組3料重比較對照組降低2.25%、2.81%(P<0.05)。29~42 d,試驗組2、試驗組3料重比較對照組降低9.50%、9.92%(P<0.05)。
表2 復合益生菌添加量對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復合益生菌添加量對雞表觀消化率的影響由表3可以看出,各組的干物質消化率差異不顯著(P>0.05);粗脂肪的消化率隨著復合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逐漸增高,試驗組1、2、3分別較對照組高2.58%、4.82%、4.78%(P<0.05),試驗組2、3分別較試驗組1高2.19%、2.15%(P<0.05);試驗組1、2、3粗蛋白質消化率較對照組分別高5.69%、10.90%、11.03%(P<0.05),試驗組2、3分別較試驗組1高4.95%、5.06%(P<0.05)。處理組的鈣、磷消化率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
表3 復合益生菌添加量對雞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3.1 不同復合益生菌添加量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研究表明,人工篩選的復合益生菌制劑,作為外源菌群進入消化道內(nèi)能夠與內(nèi)源菌群協(xié)同作用,與有害菌群形成競爭,抑制其滋生,進而提高機體免疫能力(Tremaroli等,2012)。外源菌群在腸道內(nèi)的繁殖,有助于菌群改善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能力(Hooper等,2010)。益生菌能夠在腸道內(nèi)分泌各種利于消化的酶類,同時利用營養(yǎng)物質合成短鏈的肽和脂肪酸,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在肉雞飲水中添加復合益生菌制劑能夠顯著提高肉雞的日增重(孫錫風等,2017)。在1~42 d肉雞日糧中添加1 g/kg益生菌制劑,可顯著提高肉雞的日增重(謝文惠,2018)。本試驗中,1~42 d飼喂試驗中,本復合益生菌不能顯著提高增重和飼料消耗(P>0.05),但較對照組均有提高,這主要是因為本復合益生菌制劑無色無味,不能改變?nèi)占Z的適口性,所以在干物質采食量差異不顯著的情況下,飼料采食量變化不大,但本試驗所用的復合益生菌能夠改善消化道對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能力,所以肉雞的增重有所提高。在整個試驗期添加復合益生菌組料重比顯著低于對照組,這主要是因為復合益生菌的各組代謝產(chǎn)物改善了消化道內(nèi)的微生物環(huán)境,減少有害菌的滋生,促進飼料在消化道的消化,從而提高了肉雞的料重比。
3.2 不同復合益生菌添加量對雞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復合益生菌與宿主內(nèi)源菌群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有益菌群在消化道內(nèi)增殖后,合成和分泌大量利于營養(yǎng)物質消化的酶類,這些酶類可以將進入消化道內(nèi)的營養(yǎng)物質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肽等營養(yǎng)物質,進而提高飼料營養(yǎng)物質的轉化率(劉鳳美等,2018)。郭王勇等(2019)按照肉雞每日采食量計算復合益生菌制劑的使用量,并分別按照100、200 mg/kg添加劑量的復合益生菌制劑添加到飲水中發(fā)現(xiàn),可以顯著提高飼料的能量、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的表觀消化率。通過在豆粕發(fā)酵過程中添加篩選的蠟樣芽孢桿菌、乳酸桿菌和釀酒用的酵母菌、米曲霉,并按照5:2:3:1比例混合,既能夠提高肉雞的采食量,又能提高日糧的消化率(史媛媛,2014)。本試驗研究表明,添加復合益生菌后,不能顯著影響肉雞對干物質的消化率,主要是益生菌中沒有改善飼料適口性的菌類,但本復合益生菌能夠改善腸道的菌群比例,提高有益菌的比例,從而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
本試驗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復合益生菌可提高肉雞的生長性能和飼料表觀消化率。其中添加0.15%的復合益生菌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