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想,馮清華
(1陽江市人醫(yī)院腎內科 廣東 陽江 529500)
(2陽江市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廣東 陽江 529500)
在臨床腎內科,尿毒癥屬常見病癥的一種,其并非獨立疾病,屬綜合征的一種,其表現(xiàn)多為骨骼病變、血液、呼吸系統(tǒng)、胃腸道、電解質、水代謝異常等,患者生活的質量大大降低。透析為凈化技術的一種,為尿毒癥患者維持生命主要的方法[1]??墒拱Y狀減輕,避免發(fā)生心血管病癥,生活質量提升,發(fā)生終點事件的概率有效降低[2-3]。以透析途徑為依據(jù)可將其分為兩類,即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血管條件不甚理想者,或通路尚未創(chuàng)建者,治療時常選擇PD,2種手段應用均較廣[4]。不論透析何種手段均會對機體代謝產生影響,而機體代謝關鍵的組成部分即為鈣磷代謝,有關資料指出[5],其與發(fā)生心血管疾病間關系較為密切。本文探究HD、PD治療尿毒癥的效果,詳細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陽江市人醫(yī)院就診的尿毒癥患者中選取328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64例。對照組男85例,女79例,年齡24~87歲,平均年齡(58.33±14.22)歲;每周透析平均時間(10.22±2.13)h,透析齡平均(3.30±2.13)年;其中39例糖尿病腎病,92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0例乙肝相關腎炎,13例高血壓腎硬化,7例多囊腎,3例肝硬化。觀察組男86例,女78例,年齡25~85歲,平均年齡(58.92±14.23)歲;每周透析平均時間(11.08±2.14)h,透析齡平均(3.28±2.12)年;其中85例慢性腎小球腎炎,43例糖尿病腎病,13例高血壓腎硬化,13例乙肝相關腎炎,7例多囊腎,3例肝硬化。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328例患者均與診斷尿毒癥相關標準符合;328例患者均與透析治療相關指征符合;328例納入患者均認真閱讀了本次研究相關資料,同意加入,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近期有感染史、手術史、外傷史者;自身存在免疫性疾病者;近期使用過免疫抑制劑、激素治療者;臟器功能存在嚴重衰竭者。
對照組選擇碳酸氫鹽透析液,借助中空纖維透析器,2~3次/周,3.5~4.5 h/次,控制透析液流量、血流量分別在500 mL/min、200~260 mL/min,將透析器的膜面積調整至1.4 m2。患者若有高鈣血癥出現(xiàn),則治療時選擇1.25 mmol/L低鈣透析液,其余患者治療時則選擇1.5 mmol/L鈣。
將Baxter Dianeal透析液給予觀察組,每日交換2~4袋,將透析液的鈣濃度控制在1.5 mmol/L。本組未行低鈣透析療法?;颊呒谞钆韵偌に厝舸笥?00 pg/L,口服骨化三醇0.25μg,1次/d,1粒/次,甲狀旁腺激素若大于500 pg/L,則給予骨化三醇,口服,2粒/次,1次/d,在其水平達150 pg/mL后,給藥停止。
(1)觀察并記錄組間發(fā)生低、高甲狀旁腺激素、高鈣、低鈣、高磷、低磷的情況。(2)觀察并對比組間治療前、后甲狀旁腺激素、鈣磷乘積、血磷、血鈣等水平。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高甲狀旁腺激素、高磷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低甲狀旁腺激素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鈣磷代謝異常率比較[n(%)]
治療前,組間觀察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3個月治療后,對照組血鈣較觀察組低,而甲狀旁腺激素水平、鈣磷乘積、血磷較觀察組高(P<0.05);經(jīng)6個月治療后,對照組血鈣水平較觀察組低,而鈣磷乘積、血磷水平較觀察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 s)
注:治療前,組間觀察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3個月治療后,對照組血鈣較觀察組低,而甲狀旁腺激素水平、鈣磷乘積、血磷較管觀察組高(P<0.05);經(jīng)6個月治療后,對照組血鈣水平較觀察組低,而鈣磷乘積、血磷水平較觀察組高(P<0.05)。
鈣磷乘積/[mg2?(dL2)-1]對照組 164 治療前 483.41±51.98 3.41±0.46治療3個月后 567.16±62.35 3.65±0.27治療6個月后 163.12±39.44 3.61±0.20觀察組 164 治療前 482.93±50.96 3.42±0.42治療3個月后 536.31±58.79 3.33±0.27治療6個月后 164.20±37.37 3.18±0.20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甲狀旁腺激素/(pg?mL-1)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血磷/(mmol?L-1)血鈣/(mmol?L-1)對照組 164 治療前 1.50±0.74 2.33±0.62治療3個月后 1.72±0.65 2.10±0.45治療6個月后 1.90±0.50 1.96±0.22觀察組 164 治療前 1.49±0.70 2.32±0.60治療3個月后 1.46±0.52 2.26±0.30治療6個月后 1.43±0.47 2.20±0.33
急性、慢性腎功能處于衰竭期時,極易有酸堿、水電解質紊亂現(xiàn)象出現(xiàn),腎臟內分泌極易出現(xiàn)失調,大量的毒性物質、代謝物質產生,腎臟功能呈不可逆性、漸進性減退,會有全身中毒現(xiàn)象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即為尿毒癥[6]。有效、及時的治療若延誤,腎臟極易完全喪失其功能,對患者生命的安全產生危及。
伴隨著最近幾年我國持續(xù)發(fā)展的醫(yī)療技術,不斷提高的透析技術水平,其中結腸透析、HD、PD等較為常見,是指一類小分子經(jīng)半透膜向水或緩沖液中擴散,最終分離生物大分子、小分子,可將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及時糾正,腎臟排泄時可予以協(xié)助,可使患者生存的時間延長,生活質量提高。但隨著不斷增加的透析齡,礦物質代謝紊亂、慢性腎臟疾病等極易出現(xiàn),引發(fā)心瓣膜、血管鈣化、骨骼畸形、骨痛等,死亡風險加大[7]。
有關文獻指出,HD時高血磷水平可加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發(fā)生,鈣化血管平滑肌的細胞,有助于鈣化因子表達,血管鈣化的速度加快[8]。本文中,經(jīng)6個月治療后,對照組血鈣水平較觀察組低,而鈣磷乘積、血磷水平較觀察組高,且組間發(fā)生高甲狀旁腺激素、高磷發(fā)生的概率較觀察組高,發(fā)生低甲狀旁腺激素的概率較觀察組低(P<0.05),提示了PD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控制效果相對穩(wěn)定。根據(jù)黃力等[9]研究結果顯示,其文中HD治療組發(fā)生高甲狀旁腺激素、高磷的概率較PD組高,發(fā)生低甲狀旁腺激素的概率較PD組低,與本文結果基本相符,證實了本文的可信度。
綜上所述,將PD給予尿毒癥患者,與HD相比,療效更為顯著,鈣磷代謝可得到更好控制,殘腎功能得到保護,可優(yōu)先選擇PD,臨床還需與患者實際的情況結合,選擇透析適宜的手段,注意休息,合理飲食,便于透析最佳效果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