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人間的“天上宮闕”
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廣袤土地上,有一座無數詩人墨客為之留下過贊美詩篇的秀美山川——四川峨眉山。在這片山河遼闊、自然豐饒的土地上,有著川人勤懇的生活足跡。峨眉山市高河村曾是峨眉山腳下的一個普通小山村,唯一值得村里人驕傲的,是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每當云霧散去,站在村頭遠眺,便能看見山上閃著亮光的金頂。村旁,峨眉河與川主河匯流而過,河上的鐵索橋銹跡斑斑,橋邊的老木屋古樸素雅。層層青瓦下,藏著300多個川西農戶的“家長里短”。盡管有全國各地的游客從村旁路過,卻很少有人走進其中。而現在,高河村成了故事的主角。
2019年9月6日,由王潮歌導演制作的文旅演藝劇目《只有峨眉山》在此處公演。昔日的高河村,成為了一座大型實景劇場。劇場總占地面積約為6公頃,包括“云之上”演藝劇場、“云之中”園林景觀劇場和由原有村落改造而成的“云之下”情景劇場。“鄉(xiāng)愁”是《只有峨眉山》的創(chuàng)作基點,當人們走進這里,便有了一個地方去安放鄉(xiāng)愁,安放童年。鄉(xiāng)愁之于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解讀,但最重要的是,它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會占據重要一隅?!吨挥卸朊忌健犯鎰e了傳統(tǒng)的鄉(xiāng)愁,用屬于這個時代最應該有的角度去看待鄉(xiāng)愁。以前我們總說鄉(xiāng)愁是羈絆,而且往往帶著沉重和枷鎖的意味。然而,在這里看到的卻是鄉(xiāng)愁和我們想要尋找嶄新的生活絲毫沒有沖突。
“云之上”演藝劇場的建筑造型體現了建筑地處峨眉山雄秀西南的精神氣質。同時,對建筑肌理著重設計,用近50萬片藍綠色、白色、灰色玻璃瓦和陶瓦按“千里江山圖”的意境組成了一幅中國山水畫作,融入峨眉的山川河流中,像坐落人間的“天上宮闕”。進入劇場,如同置身峨眉山金頂的云海之上,俯瞰世間萬物,一幅關于生命的宏大畫卷,也在此時徐徐展開。劇場共有六大表演空間,觀眾在虛實結合的獨特戲劇空間中行進式觀演,如同在不同時空中穿梭。六大空間中還創(chuàng)造性加入了時間的概念,這個時間在《只有峨眉山》發(fā)生了改變,同一個地點,同一個時間,人們可能會與康熙的世界、李白的世界、游山客的世界、四川農民工的世界甚至是自己曾經的世界不期而遇。
觀眾在虛實結合的獨特戲劇空間中行進式觀演,如同在不同時空中穿梭。
“云之中”的存在是為了讓觀眾一靠近就開始入戲。白色礫石+屋頂+云霧,30個戲劇表演點,30分鐘時間,不知不覺走進幻境。
“云之中”園林景觀劇場位于“云之下”舊村落和“云之上”劇場之間,是觀眾進入“云之上”劇場的通道。進入“云之中”,人們就已經成為了《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的一部分。這里有36座黑色玄武巖塊石壘砌的人造山麓、23座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坡屋頂、覆蓋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煙霧森林和30個戲劇表演點,如夢似幻的峨眉仙界,讓人仿佛行走在云海之中。
震撼,是“云之中”劇場給人的第一感受。站在這里一抬頭便能看見“云之上”劇場那由各色瓦片組成的“千里江山圖”;低頭是“云之中”劇場約17000平方米的白色礫石廣場地面,演員行走、舞蹈于其中,時而縹緲,時而與觀者互動,時空的錯覺應運而生。絕美,是“云之中”劇場給人的第二感受。“云之中”的美是超凡脫俗的,演員白裙飄飄如云朵站在屋頂上起舞,身著旗袍的少女在白色礫石上撐著傘行走,穿著僧袍的演員在慢慢清掃地上的塵?!荒荒痪跋蟊欢ǜ裨阽R頭中,如詩如畫;“云之中”的美也是接地氣的,這里有小姑娘正在讀書,有婦人正在搗衣,還有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人間煙火氣融入云霧之中,更顯生活的美好。
時間的流淌,歷史的變遷,村內的樹木、河流,還有祖祖輩輩生活在此的人,都給這片土地留下了痕跡。為了還原這一切,將舊村落全部保留,舊村和劇場一唱一和,繼續(xù)譜寫新的篇章。
時間的流淌,歷史的變遷,村內的樹木、河流,還有祖祖輩輩生活在此的人,都給這片土地留下了痕跡。為了還原這一切,將舊村落全部保留,舊村和劇場一唱一和,繼續(xù)譜寫新的篇章。
兒時村口的打鐵匠,小河邊上洗衣服的阿姨,田埂上拿著旱煙優(yōu)哉游哉的大爺,追著竹蜻蜓在院子里奔跑撒歡的孩子,屋檐上升起的裊裊炊煙……街坊鄰里間的溫馨熱鬧,不知何時已逐漸離我們遠去。而在這里,無數珍貴的記憶被保留了下來?!霸浦隆弊鳛閷嵕按迓鋭觯嫉丶s2萬平方米,通過395個房間、27個院子、17場院落戲劇、2場廣場大戲和75場散點戲劇還原了一幕幕過去年代的生活場景。一些村民本色出演,重現自己當年的生活,游客也能參與其中,扮演某個角色。演出過后,重歸寧靜的高河村更像是座博物館。墻上的公示欄、客廳的竹躺椅、院里的舂米機、屋間的老火塘,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這些似曾相識的場景,跨越了時間與空間重現在眾人面前,童年與鄉(xiāng)愁便得以安放。
一切都忙著更新換代的今天,一個沒有古建筑,沒有一座好木雕,甚至毫無名人生活痕跡的村莊會有怎樣的藝術表達?高河村已經給出了答案。在這個普通的小村莊,每天的炊煙就是平凡生活中的一點小幸福。當行進在這個村莊里,通過觀察一位呂姓、王姓人家的生活,一位石匠、一位小姑娘的房間,來引發(fā)自己的思考——這是誰的生活?自己的?父輩的?朋友的?這是你我的回憶,這是你我的鄉(xiāng)愁,這是你我對故鄉(xiāng)一點一滴的懷戀吧!
當地村民本色出演,重現自己當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