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晨斐
(無錫口腔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01)
牙周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慢性炎癥,指的是發(fā)生在牙周支持組織的一種細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牙齦炎癥、有牙周袋形成、牙齒松動等,牙周炎的發(fā)生不僅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也有可能導致患者牙齒喪失[1,2]。藥物治療是牙周炎必不可少的治療方法。而相較于全身用藥,局部用藥不僅可以取得良好療效,而且?guī)淼母弊饔帽容^少。經(jīng)由在牙周炎臨床治療中積累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采用替硝唑口腔貼片對牙周炎患者進行局部治療,療效確切,且副作用小。下面通過對比不同治療方法治療牙周炎的效果,進而探究在牙周炎患者治療中替硝唑局部用藥效果。
研究對象為隨機抽取的2019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在院接受治療的190 例牙周炎患者,其中采用替硝唑口腔貼片進行局部治療的牙周炎患者95 例作為Y 組,其中男性50 例,女性45 例,年齡21-65 歲;采用替硝唑口服治療的牙周炎患者95 例作為X 組,其中男性52 例,女性43 例,年齡22-66 歲。兩組患者在院接受治療前2 個月內(nèi)未使用過任何抗生素、沒有接受過任何系統(tǒng)的牙周治療,無處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無嚴重全身疾病患者,無藥物過敏者,無患有精神疾病無法合作的患者。兩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X 組治療期間采用的藥物治療方式為口服替硝唑,口服劑量為0.5g/次,2 次/d。
Y 組治療期間采用的藥物治療方式為替硝唑口腔貼片局部治療,具體方法:在替硝唑蒸餾水(濃度10%)中置入明膠海綿進行浸泡,之后將浸上替硝唑蒸餾水放置在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處。指導患者用藥后再進食、進水,囑咐患者進食、進水要謹慎一些,切勿攝入辛辣性、生冷性、刺激性食物,尤其要注意禁煙酒,以免產(chǎn)生刺激。
以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作為兩組效果評價的觀察指標。臨床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若在治療后牙周炎患者牙齦出血、疼痛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牙松動度、出血指數(shù)等指標恢復至正常水平,則為顯效;若在治療后牙周炎患者牙齦出血、疼痛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zhuǎn),牙松動度、出血指數(shù)等臨床指標有所改善,則為有效;若在治療后牙周炎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和臨床指標沒有任何改善,甚至有所加重,則為無效。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對涉及到的計數(shù)資料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治療,X 組牙周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75.79%,比Y 組的97.89% 要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X 組牙周炎患者中胃腸道不適4 例,面部潮紅2 例,頭痛1 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達7.37%,高于Y 組的2.11%(胃腸道不適1 例,面部潮紅1 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癥[3]。如牙齦炎發(fā)生后沒有接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那么炎癥就有可能從牙齦往深層發(fā)展擴散至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zhì),進而極有可能發(fā)展成牙周炎[4]。早期牙周炎者不會感覺到明顯的臨床癥狀。在炎癥不斷擴散的情況下,患者會出現(xiàn)牙周袋形成、牙周溢膿、牙齒松動等,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對牙周炎患者控制導致牙周病發(fā)生、發(fā)展的特異性細菌是非常重要的。這樣藥物治療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治療手段之一。近年來,大量臨床研究實踐結(jié)果提示對牙周炎患者進行局部用藥治療可以避免或減少全身用藥治療帶來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療效[5-7]。在牙周炎局部治療中經(jīng)常應用到替硝唑、甲硝唑凝膠、米諾環(huán)素凝膠、四環(huán)素纖維等。在本組對比研究的X 組和Y組治療中應用到的藥物均是屬于硝基咪唑類衍生物一種的替硝唑。對X 組患者采用替硝唑口服治療方式。這種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抑制產(chǎn)黑色素的革蘭氏陰性厭氧桿菌、梭桿菌、消化鏈球菌等牙周病原菌,可以使牙周炎患者得到良好的療效,不過替硝唑口服使用劑量比較大,容易增加胃腸道不適等副作用的發(fā)生率,使用安全性有待提高。對Y 組患者采用替硝唑口腔貼片進行局部治療,不僅可以發(fā)揮出替硝唑的作用,而且由于局部給藥濃度比較高,故這種局部治療可以使替硝唑抑制病原菌的作用增強,促使病原菌死亡,對牙周恢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且治療更具有針對性[8]。相較于全身用藥,局部用藥可以使用藥劑量減少,且所產(chǎn)生的副作用更少,更具有安全性,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9]。通過對比X 組和Y 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fā)現(xiàn):X 組中顯效38 例,有效34 例,無效23例,治療總有效率達75.79%。比Y 組的97.89%(顯效53 例,有效40 例,無效2 例)要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X 組牙周炎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達7.37%(頭痛1 例,面部潮紅2 例,胃腸道不適4 例),比Y 組的2.11%要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雖然在抗生素廣泛使用的大背景下用藥后療效不理想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且對于四環(huán)素類抗菌藥物一些牙周可疑致病菌出現(xiàn)耐藥性的概率比較高,但是硝基咪唑類藥物在抗厭氧菌治療中導致耐藥菌株產(chǎn)生的可能性比較低。故作為硝基咪唑類藥物的一種,替硝唑應用導致牙周可疑病原菌產(chǎn)生耐藥菌株的可能性比較低。而像本組在對Y 組牙周炎患者采用替硝唑進行局部治療而產(chǎn)生耐藥菌株的概率會更低一些。因此,在牙周炎患者局部治療中應用替硝唑不僅療效好,而且具有不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的優(yōu)勢,操作方便,不良反應少。
綜上所述,對牙周炎患者進行替硝唑局部用藥可使牙周炎患者取得良好療效,且應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適宜持續(xù)應用在牙周炎臨床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