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香,鮑玉龍,舒潤芝
(南方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在耳鼻喉科患者手術期間,患者會產(chǎn)生強烈的疼痛感,致使患者出現(xiàn)諸多不良情緒,不利于臨床治療。而隨著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臨床主張采取人性化護理模式[1]。人性化護理模式以關心、照顧患者為目的,旨在滿足患者身心需求,使其減輕治療期間的痛苦,緩解內(nèi)心不良情緒,積極配合臨床治療,以保證整體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的出現(xiàn),使得患者對護理模式的評價得到顯著提升,也有利于激發(fā)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于醫(yī)院整體的形象的建立起到積極的作用?;诖耍疚膶Χ呛砜剖中g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臨床療效作對比分析。
觀察病例于2019 年4 月 至2020 年3 月收治,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將其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1.67±9.89)歲;平均病程為(19.67±2.71)d;扁桃體炎15 例,咽囊炎10 例,鼓膜穿孔12 例,耳鳴5 例,鼻息肉9 例,急性鼻炎5 例,咽喉炎4 例,鼻竇炎3 例;其中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39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1.66±9.85)歲;平均病程為(19.65±2.73)d;扁桃體炎17 例,咽囊炎12 例,鼓膜穿孔10 例,耳鳴7 例,鼻息肉5 例,急性鼻炎4 例,咽喉炎6例,鼻竇炎2 例。兩組患者上述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強。納入標準:(1)所有入組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2)所有入組患者均對手術有一定的耐受性。排除標準:(1)排除不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或者采用非手術治療者;(2)排除存在嚴重的精神障礙,無法積極配合臨床工作者。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詳細記錄患者生命體征相關指標,并注重患者病情變化的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向醫(yī)生匯報,并立即采取搶救措施。若患者無異常,則需關注患者的心態(tài)變化,及時了解患者訴求,為其提供幫助與支持,使其安心養(yǎng)病。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具體措施:①人性化環(huán)境護理。按時對病房進行消毒與清潔,勤開窗通風,維持病房適宜溫濕度;在病房內(nèi)放置綠色植被,既可起到吸收CO2的作用,也能使患者更為放松;保持病房室內(nèi)外安靜,護理人員走動時應盡量避免發(fā)出聲音,并盡可能地集中護理操作時間,使患者能夠得到充分休息。②人性化溝通干預。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向其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讓其盡快熟悉和了解科室、衛(wèi)生間、病房所處位置,以減少患者找尋時間,緩解其焦慮情緒。同時護理人員需注重與患者的溝通技巧,盡量使用清亮的聲音使患者能夠準確接受所要傳達的信息,并耐心傾聽患者講述,盡可能地為其提供幫助與服務,以提高治療依從性。③人性化飲食指導。首先需糾正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禁止食用辛辣、油膩食物,并讓其戒煙戒酒,多食有益身心健康的水果和蔬菜,以維持機體營養(yǎng)均衡,增強機體免疫力。④人性化疾病護理。在手術前,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做好術前準備,男性應將胡須清理干凈,并保持個人衛(wèi)生和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與醫(yī)生積極配合,共同完成手術操作,并詳細記錄患者血壓、脈搏指標;術后注重創(chuàng)面顏色變化的觀察,若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面出現(xiàn)潰爛,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處理,以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并讓其意識到用藥的必要性,維持藥物治療。
評估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調(diào)查問卷方式進行評估,評估方式為百分制,低于60 分代表不滿意,在60-85分之間則代表一般滿意,超過85 分代表十分滿意。評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估,評估分值在0-10 分之間,0 分代表無痛,10 分代表劇烈疼痛。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人性化護理臨床效果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焦慮、疼痛評分以()表示,采用t檢驗;滿意度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若P<0.05 則代表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3.65%,與對照組的76.19%對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焦慮、疼痛評分與對照組比較更為理想,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表2 所示。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疼痛評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疼痛評分()
耳鼻喉科患者病情較為特殊,很多患者不具備正常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導致護理環(huán)節(jié)受到影響,傳統(tǒng)的語言溝通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護理人員需根據(jù)患者病情程度選擇不同的溝通方式,以提高溝通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2-4]。
人性化護理屬于一種健康的護理模式,能夠使患者對疾病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指導患者有效解決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發(fā)揮人性化的最大優(yōu)勢,充分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人性化護理從心理、生活、飲食、病情等方面出發(fā),不僅緩解了患者臨床癥狀,還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緒,減少了術后疼痛感,最大限度地維持了患者舒適度,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及科研價值。人性化護理模式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關心、照顧患者,予以患者尊重和溫暖,使其能夠積極配合臨床工作,以促進病情的好轉(zhuǎn),達到護理服務的目標。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的要點包括:①要誠信。對患者的承諾一定要盡最大努力達到;②維護患者的知情權,一定要如實告知患者病情,不得有所隱瞞[5-8]。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疼痛評分、焦慮評分均明顯改善,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在耳鼻喉科手術中實施人性化護理,能夠減輕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在臨床護理中有著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運用人性化護理為耳鼻喉科手術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能夠維持護患關系和諧,促使護理人員和患者共同學習和進步,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氛圍,有助于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