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樹敏 方 敏
惡性腫瘤是威脅中國人群健康的主要衛(wèi)生問題之一,最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惡性腫瘤死亡率占居民死因的23.91%[1]。放射治療(RT)簡稱放療,是利用放射線治療腫瘤的一種局部治療方法,已經(jīng)成為治療惡性腫瘤一種重要手段,在治療過程中,由于腫瘤、治療并發(fā)癥等原因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心困擾,近年來備受關注。心理痛苦是一種消極情緒體驗,包括心理層面(認知、心理、情感)、社會層面和/或精神感受等方面,可表現(xiàn)為害怕、心理脆弱、極度悲傷等正常的情緒反應,甚至出現(xiàn)焦慮、抑郁、恐懼、社會孤立感等嚴重的精神障礙[2]。心理痛苦溫度計(DT)在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wǎng)絡(NCCN)指南中,具有高敏感性和特異性,適合不同的腫瘤患者,被指出用于篩查罹患腫瘤人員心理壓力[3]。目前國內針對腫瘤放療患者利用此量表進行篩查干預的報道不多,因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438例腫瘤放療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腫瘤放療患者心理痛苦的原因及護理措施。報告如下: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放療科住院接受治療者;病理確診為惡性腫瘤者;了解自身的病情者;神志清楚者。②排除標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有重要臟器衰竭、瀕死期患者。
1.2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438例腫瘤放療患者的臨床資料,男235例,女203例;年齡18~88歲,平均年齡(58.67±12.92)歲;BMI<18.5 kg/m2共41例,BMI 18.5~23.9 kg/m2共238例,BMI≥24 kg/m2共161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共209例,初中以上學歷229例;頭頸部腫瘤患者174例,胸腹部腫瘤患者172例,其他腫瘤92例;患病時間半年內322例,半年以上116例;化療史患者279例,未進行化療患者159例;放療史患者41例,未進行放療者397例;手術史者248例,非手術患者190例。
1.3 DT、PL調查心理痛苦現(xiàn)狀 入院1周后給予心理痛苦溫度計評分,患者的心理痛苦得分范圍在0~10分,平均(2.69±1.72)分。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顯示,未曾經(jīng)歷化療的住院患者心理痛苦得分更高(t=2.378,P=0.018),其他變量上的得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果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錄入與分析。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連續(xù)性變量以均值和標準差描述,偏態(tài)分布的變量以中位數(shù)和四分位間距描述,分類變量以率和構成比描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心理痛苦得分在一般資料上的差異,檢驗水準取雙側α=0.05。
心理痛苦溫度計(DT)包括評分及問題列表(PL)兩部分,有11個尺度和5方面問題。評分有0~11分;問題列表共39個問題,分為實際、家庭、情感、軀體和精神/宗教五類。問題列表調查的作用是確定造成患者心理痛苦的具體問題,可以給后期干預提供依據(jù)[3]。本研究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進行評估,調查問卷由研究對象填寫,對于需要幫助填寫患者,由研究者協(xié)助完成問卷。DT≥4分表明存在顯著心理痛苦具有臨床意義,本研究將DT≥4分列為陽性案例。見表1。
表1 心理痛苦及問題列表的發(fā)生情況
1.4 癥狀管理、心理干預 分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并根據(jù)不同的需求,予以針對性干預。護理措施包括:①癥狀管理:疼痛、呼吸、便秘、乏力是困擾患者較普遍的問題。針對患者存在疼痛困擾,根據(jù)NCCN疼痛規(guī)范化指南正確使用藥物或非藥物方法控制患者疼痛;針對患者呼吸困擾,及時查找原因,給予藥物治療、飲食指導及功能鍛煉的健康教育,針對便秘困擾,指導其進食高膳食纖維飲食,正確的腹部按摩,應用杜密克、開塞露、灌腸等治療方法緩解癥狀;針對乏力困擾,查找乏力的原因,監(jiān)測營養(yǎng)狀況,指導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飲食,進行八段錦練習。②心理護理:對得分≥4分的患者進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總分50~60分患者邀請進行團體心理護理,團體心理護理包括自我介紹-冥想-曼陀羅繪畫/舞動療法等放松訓練,團體中患者之間建立起鏈接,活動后彼此鼓勵、幫助;總分>60分患者再進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由心理咨詢師進行一對一心理指導,耐心傾聽患者對訴說,利用生命回顧方法幫助患者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面對疾病[4]。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嚴重焦慮、抑郁心理問題轉介心理醫(yī)生進行進一步治療?;颊叱鲈寒斕煸俅芜M行心理痛苦溫度計評分。
本文使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配對樣本t檢驗研究干預前后心理痛苦有沒有差異。干預前心理痛苦評分為(2.69±1.72)分,得分≥4分判斷患者存在心理痛苦,結果顯示陽性發(fā)生率為11.42%。干預后患者心理痛苦評分為(1.71±1.03)分,得分≥4分發(fā)生率為11.42%。干預前檢出率為20.78%,干預后檢出率為11.42%,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1),說明干預后心理痛苦得到明顯緩解。
癌癥患者的心理痛苦與治療與預后存在的緊密聯(lián)系,所以怎樣發(fā)現(xiàn)問題,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很重要[5]。本研究利用心理痛苦溫度計了解腫瘤放療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找出引起心理痛苦的原因;根據(jù)評估篩查出的結果,針對性地給予不同的癥狀管理、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心理痛苦程度,為臨床上篩選腫瘤放療患者心理問題及困擾原因提供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