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農墾中心醫(yī)院(524000)梁越飛 朱曉宙 梁小虎
隨著人均壽命顯著延長,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特有的骨質疏松影響了骨機械強度,使骨折風險增加,老年人常見的壓縮性骨折多由骨質疏松引起,而此種疾病又被稱之為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1]。相關研究指出[2],80歲以上女性OVCF的患病率約為40%,手術治療為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傳統(tǒng)手術與微創(chuàng)手術,其中微創(chuàng)手術主要以經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為主。而微創(chuàng)手術優(yōu)劣性的相關研究較多[3],但結論卻有所不同,而我地區(qū)尚未見相關報道,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壓縮性骨折患者,行3個月的隨訪,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4]:年齡≥65周歲;經X線下明確壓縮性骨折;資料完整;符合手術指征。排除標準[5]:手術、麻醉禁忌證;術前患有其他引發(fā)肢體功能、運動功能障礙的疾??;精神、認知、溝通障礙。將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時期)收治老年性壓縮性骨折的患者80例,男36例,女44例,患病時間1.0~15.5d,平均(5.3±0.7)d,年齡67~96歲,平均(78.3±4.1)歲,胸椎18例,腰椎62例。
1.2 方法 完善術前檢查后,均采取俯臥位體位手術。局麻下定位針穿刺,在C臂X線機透視引導下保證進針方向、位置正確。根據(jù)骨折階段、后壁損傷程度以及椎體穩(wěn)定性評估,X線機下注入骨水泥,避免滲漏。術后平臥12~24h,停止使用鎮(zhèn)痛藥物于術后第2天。
1.3 評價標準 對照術前2h、術后1周及3個月隨訪時疼痛(VAS)、Oswestry腰功能障礙指數(shù)(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功能評價(神經、運動),術后并發(fā)癥及椎體恢復情況。VAS:面部無疼痛表情記0分,當面部表情疼痛到扭曲,甚至痛哭流涕則記10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疼痛感越為強烈[6]。ODI評分標準[7]:由10個問題組成,由10個問題0~5分,實際得分/50(最高可能得分)×100,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的功能障礙越嚴重。功能評價包括神經功能評分(the americans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評價方法[8]:主要包括軀干及四肢左右兩側的輕觸覺和針刺覺,0~224分,分數(shù)越高,神經功能越好。運動評分手法肌力檢查(manualmuscletesting,MMT)評價分法:0~100分,分數(shù)越高,運動能力越強。術后并發(fā)癥主要有再發(fā)骨折、骨水泥滲出、嚴重疼痛等。椎體恢復情況:用X線對間隙高度及Cobb角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統(tǒng)計學的軟件SPSS20.0對研究所得的數(shù)據(jù)做相應的統(tǒng)計學上的分析,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用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的資料,采取x2校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間的差異,當P<0.05時,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術前2h、術后1周及3個月隨訪時VAS、ODI、ASIA、MMT評分比較 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納入組患者的VAS、ODI評分顯著下降,而ASIA、MMT評分則顯著提升,差異有意義(P<0.05)。詳見附表1。
附表1 術前2h、術后1周及3個月隨訪時VAS、ODI、ASIA、MMT評分比較(±s,分)
附表1 術前2h、術后1周及3個月隨訪時VAS、ODI、ASIA、MMT評分比較(±s,分)
組別 VAS ODI ASIA MMT術前2h 4.79±0.56 70.41±5.68 126.71±13.81 10.26±1.58術后1周 2.27±0.23 33.69±7.09 134.65±16.13 34.53±8.87術后3個月 1.21±0.21 15.53±8.28 155.91±17.27 60.26±7.34 P 0.024 0.000 0.010 0.000
2.2 術后并發(fā)癥及椎體恢復情況比較術后納入組患者出現(xiàn)3例骨水泥滲漏(5.00%),而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椎間隙高度明顯提升,而Cobb角則明顯下降,差異有意義(P<0.05)。詳見附表2。
附表2 術后并發(fā)癥及椎體恢復情況比較[n(%),(±s)]
附表2 術后并發(fā)癥及椎體恢復情況比較[n(%),(±s)]
Cobb角(°)組別 嚴重疼痛 再發(fā)骨折 骨水泥滲漏椎間隙高度(mm)術前2h 3(5.00) 0(0.00) 0(0.00) 8.67±0.71 9.98±0.81術后1周 0(0.00) 0(0.00) 3(5.00) 9.21±0.81 8.17±0.73術后3個月 0(0.00) 1(1.67) 0(0.00) 9.86±0.87 6.81±0.52 P 0.076 0.862 0.047 0.039 0.028
隨著老齡化增長,壓縮性骨折發(fā)生率也水漲船高,骨質疏松性壓縮椎體骨折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目前實施以保守治療、開放手術和微創(chuàng)手術是目前主要治療方法,而采取保守治療的手段,目前看來雖無侵襲性治療,但需要患者進行較長時間的臥床,以幫助傷椎的恢復,因此,所產生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壓瘡、深靜脈血栓、肌萎縮等并發(fā)癥則在臨床中較為常見,且此類患者多合并較多的基礎類疾病,因此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影響恢復[9][10]。傳統(tǒng)開放手術優(yōu)點是椎體高度復位確切,在手術過程中,術者視野開闊,手術解剖位滿意,可以達到最大程度恢復椎體和脊柱的生理曲度[11]。但創(chuàng)傷大、費用高,且老年性壓縮骨折多合并骨質疏松,造成螺釘把持力不足,造成術后嚴重的疼痛,甚至手術失敗[12]。微創(chuàng)手術主要是椎體強化技術,主要術式為PVP,其具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如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本質是通過骨水泥力學強度恢復及穩(wěn)定重建以強化椎體固定骨折、凝固后會產生熱量將疼痛損傷受體熱學壞死以止痛等,最終發(fā)揮作用[13]。黃剛,陳海云研究中指出,應用PVP治療15例,結果視覺類比評分平均由術前8.68到術后1.74和最后隨訪1.13。PVP能恢復傷椎前柱高度。本研究中,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納入組患者的VAS、ODI評分顯著下降,而ASIA、MMT評分則顯著提升,差異有意義(P<0.05)。術后入組患者出現(xiàn)3例骨水泥滲漏(5.00%),而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椎間隙高度明顯提升,而Cobb角則明顯的下降,差異有意義(P<0.05)??梢钥闯鯬VP手術術后較容易出現(xiàn)骨水泥滲漏現(xiàn)象,考慮經PVP法壓縮后可進一步致增高患者椎體壓力,從而間接增加患者骨水泥滲透率風險。因此筆者認為,術者須在術前詳細地分析患者資料,以明確術中骨水泥的初步用量,以減少術后發(fā)生滲漏的風險。且鄭召民等認為PVP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絕對指征是亞急性期(<3個月)的疼痛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保守治療無效者;亞急性期的疼痛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后凸畸形進展明顯者,Cobb角≥20°者;慢性(≥3個月)疼痛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伴骨折不愈合者。因此,考慮PVP手術具有一定的手術指征,因此臨床治療患者前,應正確評估。
綜上所述,在老年性壓縮性骨折患者的治療中,以經皮椎體成形術可獲得改善術后腰部功能、神經、運動功能障礙及神經運動功能康復的效果,幫助傷椎獲得明顯的恢復椎間隙高度的效果,減少Cobb角,效果理想。但術后較易出現(xiàn)骨水泥滲漏的并發(fā)癥,需要臨床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