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君
誕生于中國的紫砂壺是舉世聞名的珍貴茶壺,其用料獨特,做工精美,始終以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為內核,傳達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創(chuàng)作的精神,間接反映了中國人在飲茶方面的文化藝術追求。情感因素是紫砂壺創(chuàng)作關注的內容之一,通過將美好的祝福帶給人們,可使紫砂壺作品更具人文關懷,獲得普遍的情感支撐,接上“地氣”,無形中促進了紫砂壺的傳播。創(chuàng)作借“一帆風順”這一成語的好意塑成了“一帆風順壺”,其中所運用的泥料、造型及相關裝飾均具有吉祥意義,使作品滿載祝福,駛向幸福彼岸。
圓形,一種常見的幾何圖形,是中國人所認同的吉祥標志之一,代表團圓、圓滿或順利等意?!洞蟠鞫Y記·曾子天圓》中稱:“天道曰圓,地道曰方”。對于圓形圖騰的崇拜實際上源于古代中國人對天地宇宙的基本認識,后逐漸演變成一種審美標準。
在紫砂壺制作中,圓形是基本造型之一,稱之為“圓器”。其所承接的是中國傳統(tǒng)陶瓷茶壺制作的經驗。圓形內部的空間是均勻的,茶葉在其中能夠均勻地受熱,茶香也易于凝聚,保證紫砂壺作為一件茗器的實用功能?!耙环L順壺”即為一件非常標致的圓器作品,一則體現(xiàn)出圓器基本的構造特點;二則體現(xiàn)出創(chuàng)作的嚴謹性。
圓器制作運用的主要技法就是“拍”,創(chuàng)作要運用泥拍子在坯體上反復拍打,形成弧度,其間要掌控好力度,并進行細心調整,才能打造出外在圓潤隨和、內在結構堅固的圓器作品。此壺是由壺蓋與壺身共同構成的一個完美球形,較小的體積呈現(xiàn)出玲瓏可愛之姿。線面在內外、橫縱之間搭建起立體的壺體,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是一個完美的圓形,足見壺體結構之均衡。
配合壺體大小,壺嘴與把手的設計也較為簡練和輕巧。壺嘴較為短小,略帶弧度,鑲嵌于壺身一側偏上位置,獨特之處在壺嘴下部較為寬大的“嘴嗉”部分。過于短小的壺嘴不利于控制水流,嘴嗉的運用則能為出水提供緩沖,提升作品實用性能。把手鑲嵌在壺嘴對側的壺壁上,為圓潤環(huán)形,與人手部弧度貼合,把手上端線條微微向外延伸出一部分,稱之為“飛”,它的作用有兩方面:一是配合其他造型或裝飾設計;二是為拇指提供“落指點”,人們使用起來會更加舒適。壺嘴、把手與壺身頂部線條之間構成了平緩均勻的節(jié)奏,使作品上部形成流線型的美感,在寧靜優(yōu)雅的圓器中制造出一些活潑瀟灑。
“一帆風順”中的“一帆”表現(xiàn)在壺鈕上,創(chuàng)作出一個直角三角形,使之微微右傾,頂部斜面由下至上、由左至右運行,有乘風般的動感效果。壺鈕向左能夠連接上壺嘴,向右則與把手平行,三部分結構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壺的結構因此更加緊密,可使人的視角集中于壺中心,間接地襯托出圓器之美。
作品的祝福之意首先源于泥料??陀^地說,紫砂壺藝術之所以能名聲大噪,一方面與泥料有直接關系。一件紫砂壺作品的泥料往往是人們最先關注的部分,不同的泥料在燒制后無論是顏色、質感還是紋理,都大不相同,直接關系著作品的整體氣質和主題。紫砂壺創(chuàng)作偏愛燒制后為紅色系的泥料,這種泥料通常含鐵量較高,用于泡茶和養(yǎng)壺都較為出色。另一方面便是與中國的色彩文化相關。此壺表面為紅棕色,氣質古典,從壺表面來看,泥料質感極佳,不僅沒有任何瑕疵,紋理也相當細膩,接近玉的質感,干凈光滑。創(chuàng)作者對壺表面進行了拋光處理,強調泥料的光澤感,配合圓潤飽滿的造型,如一顆發(fā)光的紅珠,極為喜慶。紅色是中國的一種代表性色彩,象征吉祥、熱情、喜氣等,運用此種泥料便能直接表達出作品的祝福之意,引起人心理的認同,讓人感受到作品傳遞過來的祝福之意。
“一帆風順”指事情能夠順利地完成,沒有任何阻礙,是中國傳統(tǒng)的祝福語。這一內涵首先體現(xiàn)在壺鈕風帆之上,壺嘴、壺鈕與把手的線條順暢利落,毫無阻礙;其次是圓器壺身的設計上,這一造型本就具有吉祥內涵,壺面線條直指一個“順”自,寓意處處圓滿、處處順利;最后便是泥料顏色對作品祝福之氣的強調。作品便能滿載祝福,送到每一個人的心田。
“一帆風順壺”這件作品簡約精煉,誠意滿滿。創(chuàng)作所運用的是紫砂壺中最為傳統(tǒng)的造型,使作品具有經典的意義?!耙环L順”這一主題的選擇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化的因子與紫砂壺藝術的人文關懷,使人們在茶香之中、在觸摸壺體的剎那間回想起那些真心祝福我們的親人與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