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強 周密
戲劇在適應新一代少年兒童的文化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同時,還肩負著引領、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塑造美好心靈和高尚品德的社會責任。兒童戲劇工作者的未來,還需不斷拓寬題材領域,豐富作品的思想內涵,滋養(yǎng)少年兒童的精神世界。
1946年,中華民族尚處于饑寒交迫與戰(zhàn)亂之中,面對數以百萬計戰(zhàn)災兒童,宋慶齡在開辦兒童福利站的同時,決心創(chuàng)辦一個專門為兒童演出的劇團。她認為,物質的貧困固然可怕,精神的枯萎更為可悲。她要用戲劇之火點燃兒童的想象力,給兒童以精神食糧,通過兒童劇團,著手締造未來的事業(yè)。1947年4月10日,中國第一個專為兒童演出的劇團在上海宣告成立了。一晃74年過去了,兒藝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宋慶齡的辦院方針,用戲劇培養(yǎng)下一代,提高他們的素質,給予他們娛樂,點燃他們的想象力。翻開《宋慶齡兒童教育和兒童工作》,宋慶齡早在1948年1月12日就指出:“參加兒童劇團的孩子們可以得到兩方面的益處,他們有了有益的活動,又學會舞臺管理和表演才能。這種在戲劇、歌唱和舞蹈中的集體合作,使兒童學會如何在一起工作和懂得藝術的價值?!倍?980年,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背景下,宋慶齡又親筆致信兒藝,信中寫道:“希望你們創(chuàng)作演出一些戲,它們能感動犯罪的少年兒童去邪歸正,使得有不良習慣(如吸煙飲酒,終日游玩等)的少年兒童受到教育,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使得大多數的少年兒童從中汲取思想品德方面的營養(yǎng)?!眱核?0多年的實踐為宋慶齡提出的人的素質將在兒童劇活動中得到全面發(fā)展和提高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兒童劇是戲劇藝術的一部分,有著與各種成人戲劇相同的藝術規(guī)律,承擔著藝術陶冶、道德教育、娛樂等多種功能,對兒童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與價值,尤其是審美和德育價值。2001年3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觀看兒童劇《馬蘭花》時指出:“優(yōu)秀的兒童戲劇是少年兒童進行文化藝術素質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兒童戲劇工作者一定要加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廣大少年兒童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培養(yǎng)少年兒童高尚的情操,樹立遠大的理想和艱苦奮斗的精神?!鄙倌陜和莾和瘎〉闹饕鼙?,而他們正處于生理、心理迅速發(fā)育但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人生特殊階段,兒童戲劇對他們在思想道德建設上起到了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引導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情理交融,直通少年兒童心靈的“暖房”
我們常說,德育育人,最好是一種無痕教育,而戲劇是直通少年兒童心靈的“暖房”,優(yōu)秀的兒童劇以豐富的思想內涵,滋養(yǎng)著少年兒童的精神世界,幫助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樹立高尚的品格。當然,兒童劇的影響力是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的,它通過戲劇的情境、人物行為的選擇、倫理價值的判斷使孩子產生心理認同。兒藝近年來創(chuàng)排的兒童劇《那山有片粉色的云》中,主角阿魯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正義感的“孩子王”,并且有了為家庭扛起生活重擔的決心?!鞍职炙懒耍瑡寢屪吡?,姐姐丟了,爺爺沒了,好像我就是包谷地里鋤掉的野草,哪兒都不好。我不是小可憐,不是小壞蛋!我要證明我自己!”來自阿魯內心的呼喊,讓我們看到一個帶著韌勁的“男子漢”,他不是“壞孩子”, 他的骨血里流淌著“富人有壯牛,窮人有壯志”的可貴品質。同樣,在兒童劇《悲慘世界》中,主創(chuàng)團隊想傳達給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品格—誠實與坦蕩。劇中法庭審判的高潮部分,作為市長的冉阿讓完全可以置身事外,讓“替罪羊”來代替他受罰,永無后顧之憂??墒撬玖顺鰜?,在法庭上坦承自己才是真正的冉阿讓,把“誠實與坦蕩”表達到了極致。革命歷史題材兒童劇《孩子劇團》是一部浸潤著愛國主義情懷的劇作,編劇杜邨沒有把戰(zhàn)爭的殘酷直白地暴露在舞臺上,而是著重刻畫了七個出身不同,年齡不一的孩子,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里逐漸成長的過程。他們用稚嫩的歌聲和表演,播撒抗日愛國的種子,照亮了后輩的理想,點燃精神火炬,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奮勇拼搏。所以說,兒童劇以藝術形象的特殊感染力,對少年兒童思想意識的行程,情感、意志和理想的培養(yǎng)都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純潔幼小的心靈上種下優(yōu)良品質的種子。
至真至善至美,提升少年兒童審美品格
科學研究證明,一個人身上存在多種潛能,而這些潛能的開發(fā)有賴于教育。而教育需從少年兒童時期開始進行,因為兒童心理成長的軌跡,是從表象和造型的形象思維向著抽象的和概念的羅輯思維發(fā)展的。兒童戲劇是少年兒童成長中的美育劑,擔負著提升少年兒童審美品格的作用?!榜R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馬蘭花》不僅是任德耀的經典力作,更是中國兒童劇史上迄今為止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佳作。這出美好而不朽的經典之作之所以成為幾代人的童年記憶,離不開它對孩子的美育教育。它是一首歌頌善與美的贊歌,善良勤勞美麗的小蘭,自私貪婪的小蘭,兇殘、卑鄙的老貓,這些經過了提煉和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激發(fā)了孩子們純真的愛與恨。劇院今年創(chuàng)排的世界文學經典卡通版兒童劇《巴黎圣母院》簡化了原著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關系,淡化了涉及到情欲、宗教的內涵,通過一個美妙有趣、明白易懂的童話故事,讓孩子們懂得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邪惡;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惡。這些觀念不是說教式的灌輸,而是提煉了原著中忠奸善惡、美丑正邪的精神元素,把人物化身為各種動物,通過動物的活動和表演來吸引少兒觀眾,提升他們的正義感和辨別美丑的能力。兒藝最新創(chuàng)排的《東方小故事》以三個短小精湛的故事(《晏子使楚》《孔融讓梨》《三尺巷》)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展現在舞臺上。機智勇敢,不卑不亢的晏嬰、以誠信為本,尊老愛幼的孔融以及化干戈為玉帛,懂得寬容謙讓的傅老爺孫老太太,這些被刻畫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將機智勇敢、誠實守信、恭謙禮讓等可貴的品質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孩子。
藝教結合,于無聲中培育綜合素質
兒童戲劇是一種與兒童精神世界最容易契合的綜合性藝術,除了是藝術學科,也是一種工具學科,可以整合其他學習領域,特別是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融合運作,營造一個開放式、互動式和引導式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能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還可以延伸到學生自我發(fā)展、獨立人格的培養(yǎng),構建一種全面的人文素質教育。多年來,兒藝除了不斷創(chuàng)作演出好的舞臺作品奉獻給孩子們以外,也積極開展戲劇教育,助力建設少年兒童的思想道德和良好情操。劇院與龍華烈士紀念館合作,舉辦了13屆“龍華魂上海市中小學生課本劇匯演”,使少年兒童在社會實踐和活動中體驗、理解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為人民利益無私奉獻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劇院長期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送戲到學校的演出活動,將《孩子劇團》《兔子和槍》《小熊包子》等優(yōu)秀劇目送水到田頭,惠及數以萬計的少年兒童。浦東南路小學龍陽校區(qū)的德育教導錢煒老師曾這樣評價兒藝的戲劇進校園演出:“兒藝的戲劇進校園傳統項目,在長久的運作中,德育效果非常明顯。伴隨著臺上的演出,巨大的德育熏陶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其實也就是德育的最大精髓所在,能夠從心里面去感知?!?/p>
去年10月,由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打造的話劇《師者之路》在馬蘭花劇場試首演,該劇結合人民教師的崇高品質,根據獲得“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的于漪老師先進事跡創(chuàng)作,歷時三年精心打磨,講述了草根教師丁漣投身教育60年的師者之路。劇中11位小演員全部來自于馬蘭花少兒藝術團,這是兒藝在藝教結合領域的又一次重要嘗試。其實戲劇教育絕不僅僅是戲劇本身而已,它的意義在于從情商、心理和人格的塑造等多方面綜合來塑造和影響學生,并且發(fā)揮他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種自發(fā)的探索學習精神比被動的學習來得要寶貴。
戲劇在適應新一代少年兒童的文化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同時,還肩負著引領、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塑造美好心靈和高尚品德的社會責任。兒藝院長、藝術總監(jiān)蔡金萍說:“藝術教育要達到‘潤物無聲、育人無形的效果,要和時代精神對接,給少年兒童情感和心靈的沖擊,從而在潛移默化中發(fā)揮思想道德建設的作用?!眱和瘧騽」ぷ髡叩奈磥?,還需不斷拓寬題材領域,豐富作品的思想內涵,滋養(yǎng)少年兒童的精神世界。
夏永強? 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
周密? 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兒童劇》雜志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