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環(huán) 唐睿 馮學鋼
摘 要:在粵港澳大灣區(qū)背景下運用隨機前沿引力模型測算澳門的入境旅游效率,發(fā)現入境旅游效率值較高的?。ㄊ?、自治區(qū))主要集中在內地的兩湖、中原、東北、江浙滬和西南地區(qū),而作為澳門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地的東南沿海省區(qū)卻呈現出了較低的水平。澳門和內地各入境旅游?。ㄊ?、自治區(qū))人均GDP的增長,澳門人口數量的增加,地理距離接近,文化語言相近等因素均對澳門入境旅游市場的發(fā)展產生積極的正向作用。除雙邊政策聯(lián)系之外,處于沿海地區(qū)、經濟開放水平的加深、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旅游航空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都會促進澳門旅游產品及服務出口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澳門;入境旅游效率;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粵港澳大灣區(qū)
作者簡介:李振環(huán),華東師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Email:250646829@qq.com 上海 201100)。唐睿,安徽大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講師、管理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產業(yè)經濟學(安徽 合肥 231699)。馮學鋼,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產業(yè)經濟學(上海 201100)。
基金項目:華東師范大學優(yōu)秀博士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計劃項目(YBNLT2019-045)
中圖分類號:F592.7;K90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398(2021)01-0054-10
粵港澳大灣區(qū)是由廣東省九個地級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構成,2018年末本區(qū)總人口7 116萬人,生產總值16 419.7億美元,人均GDP為23 075美元,從人口和經濟總量來說,粵港澳大灣區(qū)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灣區(qū)經濟之一程雨燕:《粵港澳大灣區(qū)跨界環(huán)境影響評價制度適用研究》,《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第92—98頁。。隨著《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qū)建設框架協(xié)議》的簽署以及《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發(fā)布,粵港澳大灣區(qū)城市群建設受到了全球新一輪的關注,其中還明確指出將聯(lián)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qū)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其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將會促進大灣區(qū)旅游經濟的興盛。2018年澳門第三產業(yè)占GDP比重為95.8%,位居整個灣區(qū)首位,主要由博彩及博彩中介業(yè)和酒店業(yè)所帶動。旅游博彩業(yè)是澳門經濟的核心支柱,旅游博彩業(yè)市場發(fā)展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澳門經濟的發(fā)展?jié)摿?,入境旅游市場作為旅游博彩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澳門經濟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2018年澳門入境旅客共3 580.3663萬人次,其中內地的旅客最多,占旅客總數的70.6%,在人均消費方面,內地旅客的人均消費也遠高于入境澳門游客的平均消費水平。在貿易與旅游相互關系的研究中,國內外學者發(fā)現國際貿易和入境旅游存在正相關關系孫根年:《大國優(yōu)勢與中國旅游業(yè)的高速持續(xù)增長》,《旅游學刊》2008年第4期,第29—34。陳喬、程成、宋建林:《中國—東盟旅游與貿易互動關系研究》,《廣西社會科學》2017年第10期,第78—83。,入境旅游有助于推動國際貿易的快速發(fā)展,對于提升旅游消費水平,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強化國際旅游新形象塑造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唐睿、馮學鋼:《中國入境旅游效率測算及影響因素——基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實證》,《經濟問題探索》2018年第7期,第60—67。。因此,選取澳門作為研究對象,以中國內地各?。ㄊ小⒆灾螀^(qū))赴澳門旅游客源市場為基礎,對其入境旅游效率及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有助于識別澳門入境旅游客源地的發(fā)展?jié)摿?,科學分析影響效率的推動力量和阻礙因素,對澳門入境旅游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 文獻綜述
由于中國國情的特殊性,我國對出境旅游的定義是:指中國(大陸)居民因公或因私出境前往其他國家、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與臺灣省進行的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yī)療病、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等活動?!栋拈T統(tǒng)計年鑒》將中國內地游客統(tǒng)計為入境旅客,對于澳門來說入境旅游的發(fā)展不僅促進了本地區(qū)經濟實力的增長,而且也提升了地區(qū)整體形象代美玲、馬曉龍:《中國省際入境旅游空間格局的時間動態(tài)性(1991—2016)》,《旅游學刊》2019年第10期,第106—115頁。。隨著入境旅游的快速發(fā)展,學界對該主題的關注也越來越熱,國外學者首先對入境旅游進行了研究;而我國學者的研究則始于改革開放之后,在四十多年的研究進程中逐漸形成了相對成熟的體系。目前,國內學者關于入境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境旅游市場周彩屏:《基于SSM方法的入境旅游市場客源結構分析——以浙江省為例》,《旅游學刊》2008年第1期,第46—51頁。劉法建、陳冬冬、朱建華:《中國省際入境旅游客源市場結構與互動格局——基于2-模網絡分析》,《地理科學進展》2016年第8期,第932—940頁。,入境旅游時空特征及區(qū)域差異卞顯紅、沙潤、杜長海:《長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區(qū)域內流動份額分析》,《人文地理》2007年第2期,第32—38頁。姜海寧、陸玉麒、呂國慶:《江蘇省入境旅游經濟的區(qū)域差異研究》,《旅游學刊》2009年第1期,第23—28頁。吳良平、張?。骸吨袊刖晨土鲄^(qū)域集散的結構差異與轉移規(guī)律研究》,《旅游科學》2017年第6期,第14—29頁。,入境旅游的影響因素萬緒才、王厚廷、傅朝霞:《中國城市入境旅游發(fā)展差異及其影響因素——以重點旅游城市為例》,《地理研究》2013年第2期,第337—346頁。姚云霞、管衛(wèi)華、李在軍:《江蘇省入境旅游流的時空演變及影響因素分析》,《旅游科學》2016年第5期,第52—62頁。,入境游客行為及感知張宏梅、陸林、朱道才:《基于旅游動機的入境旅游者市場細分策略——以桂林陽朔入境旅游者為例》,《人文地理》2010年第4期,第126—131頁。,入境旅游與經濟關系龐麗、王錚、劉清春:《我國入境旅游和經濟增長關系分析》,《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06年第3期,第51—55頁。等幾個方面。此外,在入境旅游效率研究方面,大部分學者是以某個空間區(qū)域為例,重點對入境旅游效率及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例如,何俊陽等研究發(fā)現旅游業(yè)所占比重、區(qū)位和交通條件、旅游服務設施、資源稟賦及經濟開放水平對入境旅游的發(fā)展具有積極影響何俊陽、賀靈、鄧淇中:《泛珠三角區(qū)域入境旅游發(fā)展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經濟地理》2016年第2期,第195—201頁。。唐睿等研究發(fā)現入境旅游人次增加、產業(yè)結構的改善、旅游交通的發(fā)展對入境旅游市場效率具有促進作用唐睿、馮學鋼、周成:《“絲綢之路經濟帶”入境旅游市場效率研究——基于西北五?。▍^(qū))DEA-面板Tobit的實證》,《國際經貿探索》2017年第7期,第4—18頁。。張洪等研究指出產業(yè)結構的改善和對外開放程度有助于促進入境旅游市場效率張洪、朱文靜、方芳:《長三角地區(qū)入境旅游市場效率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實證分析》,《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期,第67—75頁。。何昭麗等研究發(fā)現旅游資源品位、貿易開放度對中國入境旅游發(fā)展效率的正向影響最明顯何昭麗、孫慧、張振龍:《中國入境旅游發(fā)展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干旱區(qū)地理》2017年第6期,第1282—1289頁。。
國內學者針對澳門旅游的研究主要涉及澳門旅游資源鄭向敏、范向麗、陳暉莉:《澳門民間財神信仰旅游資源研究》,《旅游科學》2009年第6期,第73—76頁。、旅游形象及演變唐娟:《澳門旅游形象的優(yōu)化——基于文化內涵的探討》,《旅游科學》2009年第2期,第16—20頁。、旅游預測曾忠祿、鄭勇:《基于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內地赴澳門游客量預測》,《旅游科學》2009年第3期,第55— 61? 頁。、旅游產品開發(fā)梁明珠、鐘金鳳、廖奇輝:《澳門會展旅游的發(fā)展模式及其推進路徑》,《旅游科學》2012年第2期,第77—84頁。,以及澳門形象與宣傳對內地游客決策行為的影響唐娟、高尚梅:《影視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及行為意向研究——以澳門為例》,《旅游論壇》2013年第4期,期23—29頁。等方面。此外,還有部分學者對澳門入境旅游進行了實證探討,例如,張維梅采用計量地理方法并借助競爭態(tài)和親景度模型對澳門入境旅游客源市場加以討論,據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建議張維梅:《澳門入境旅游客源市場競爭態(tài)與親景度研究》,《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第5—10頁。;李振環(huán)等以中國內地游客為例,運用相關回歸分析法對澳門入境旅游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李振環(huán)、王亞玲:《中國內地居民赴澳門旅游影響因素的相關回歸分析》,《旅游研究》2017年第3期,第42—50頁。;郜捷等以1999至2015年內地游客為例,從時間變化的角度對澳門入境旅游流的波動特征進行了討論,并結合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對澳門入境旅游周期波動的多個影響因素加以解釋郜捷、孫小龍:《澳門入境旅游流波動模式及驅動機制研究》,《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第1期,第119—126頁。??偟膩砜矗瑖鴥葘W者對于澳門入境旅游市場的實證研究相對較少。
綜上所述,一是專門針對入境旅游效率的研究數量較少,主要從投入產出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視角較為單一,在入境旅游效率測算及影響因素方面,主要關注的是國家、區(qū)域、省級層面的發(fā)展差異,而基于地市級或是小范圍空間尺度的研究相對不足;二是在澳門入境旅游實證研究方面,較多學者關注的是客源市場發(fā)展及入境旅游流特征這兩個方面,基于入境旅游效率視角的研究幾乎沒有。據此,本文將通過引入隨機前沿引力模型,測算澳門對內地各省區(qū)的旅游出口效率,并判斷不同因素的影響程度和方向,以期為澳門旅游市場相關研究做出貢獻。
二 澳門入境旅游省(市、自治區(qū))的時空特征
本文采用的數據均來源于《澳門統(tǒng)計年鑒》。受“澳門統(tǒng)計年鑒”統(tǒng)計數據限制,出于可收集性和可比性考慮,選取2011至2017年為觀察年份,對中國內地23省區(qū)赴澳門旅游的時空特征進行分析。需要說明的是,依據“澳門統(tǒng)計年鑒”中關于入境旅客的劃分標準,其中對入境的中國內地游客按主要省市進行了劃分,主要統(tǒng)計了23個?。ㄊ?、自治區(qū)):廣東省、福建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蘇省、江西省、河南省、四川省、安徽省、遼寧省、河北省、山東省、黑龍江省、山西省、吉林省、陜西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由于其他省區(qū)赴澳門旅游人數極少,未做統(tǒng)計分析。
表1展示了觀察期澳門各入境旅游省區(qū)的平均到訪率和增長率的實際情況,到訪率是內地某省區(qū)某年赴澳門旅游的人次占內地某年赴澳門旅游總人次的比重;增長率是內地某省區(qū)在觀察期內赴澳門旅游人次的增加數量與原來的數量之比。從到訪率來看,廣東省的平均到訪率為51.56%,超過其它22個?。ㄊ?、自治區(qū))的總和,在觀察期內排名第一;福建、湖南、浙江、湖北、上海、江蘇六省市的平均到訪率在3%至5%左右,處于第二梯隊;廣西、江西、河南、四川、北京赴澳門旅游的平均到訪率在2%至3%之間,處于第三梯隊;其余?。ㄊ?、自治區(qū))的平均到訪率都小于2%,比重較低。另外,從增長率來看,河北、廣西、湖南、湖北、江西、河南、陜西、山東八省的增長率均超過了70%,增長態(tài)勢較為強勁;黑龍江、安徽、重慶、四川四省市增長率均超過45%,也表現出了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天津、江蘇、山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六?。ㄊ小⒆灾螀^(qū))增長率在30%至40%之間,增長水平也相對較高;而上海、廣東、北京、浙江四省市增長率低于30%,其中廣東、北京、浙江的增長率約為12%,增長態(tài)勢相對較弱;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赴澳門旅游人次出現大幅下跌趨勢,降幅為10.25%,出現了逆向增長的情況??傮w而言,一是澳門各入境旅游省(市、自治區(qū))中廣東省平均到訪率仍然最高,長三角地區(qū)和兩湖地區(qū)平均到訪率也相對較高;二是中西部?。ㄊ?、自治區(qū))赴澳門旅游人次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tài)勢,而東南沿海?。ㄊ小⒆灾螀^(qū))增勢較弱;三是作為第二大客源地的福建省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呈現出逆向增長的趨勢。
三 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引入與構建
(一)模型引入
隨機前沿分析起源于運籌學,早在1951年Koopsman從投入、產出導向兩個方面提出了技術效率的概念,隨后Farrell采用這一分析方法對生產效率進行了正式測算。Meeusen和Broeck以及Aigner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隨機前沿方法加以創(chuàng)新,將面板數據應用到生產函數的技術效率測算之中,隨之明確提出了隨機前沿生產函數。這一時期的隨機前沿分析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樣本技術效率時間變化尚未得到解決,Battese和Coelli在研究中注意到這一漏洞并提出了時變衰減模型,該模型可以有效解釋技術效率隨時間變化的問題:
Mpt=f(npt,β)exp(vpt-upt)
(1)
(1)式中Mpt為國家(地區(qū))p在t期的貿易水平,npt為影響貿易水平的核心變量,β為待估計的參數向量,vpt為隨機性因素,upt表示貿易非效率因素,vpt與upt是各自獨立的。為得出技術效率應將前沿產出定義為生產效率最優(yōu)條件下的產出規(guī)模,即upt=0,具體表達式為:
M*pt=f(npt,β)exp(vpt)
(2)
Tpt=MptM*ptexp(-upt)
(3)
(3)式中Tpt(0≤Tpt≤1)代表技術效率,Mpt表示實際產出,M*pt表示前沿產出。實際產出與前沿產出的比值更加精準,而且存在技術變化的趨勢,因此文章采用時變衰減模型對澳門入境旅游效率進行測算更加科學合理。
基于傳統(tǒng)引力模型研究可知,雙邊貿易量主要受經濟、距離、交通、制度、語言等因素影響張燕、高志剛:《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中澳雙邊貿易效率及潛力研究》,《國際經貿探索》2015年第12期,第20—30頁。李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潛力和貿易效率及其決定因素——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國際商務研究》2018年第5期,第5—16頁。譚秀杰、周茂榮:《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潛力及其影響因素——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15年第2期,第3—12頁。,從實際情況來看各國都希望實現貿易成本最小化且貿易量最大化,實質上與企業(yè)生產函數類似,隨機前沿模型既可以分析影響貿易的自然因素又可以分析人為因素,同時在分析雙邊貿易時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對數表達式如下:
lnTpqt=lnf(xpqt,β)+vpqt-upqt,upqt0
(4)
(4)式中Tpqt是p國在t時期對q國的實際貿易水平,xpqt表示影響貿易額的核心解釋變量,vpqt代表隨機誤差或沖擊,upqt則是貿易非效率項,貿易效率便是技術效率的估計值。
(二)模型構建
在以往的模型研究中,Armstong等人的模型重點選取了經濟規(guī)模、人口總量、空間距離、區(qū)域邊界、地理區(qū)位、語言類別等變量對貿易前沿進行了估計,而其他衍生模型則主要選取了人口數量、關稅水平、是否有共同邊界、是否有共同文化、是否存在自由貿易協(xié)定等變量進行具體分析侯敏、鄧琳琳:《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效率及潛力研究——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分析》,《上海經濟研究》2017年第7期,第105—116頁。劉海云、聶飛:《金磚體系下中國雙邊出口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國際經貿探索》2015年第1期,第16—27頁。,見表2所示。在此基礎上,針對研究主題構建隨機前沿引力模型進行估計入境旅游效率,具體計量模型為:
lntouristpqt=α+β1lnperGPD1pt+β2lnperGPD2qt+β3lnpeop1pt+β4lnpeop2qt+
β5lndispq+β6borderpq+β7culpq+vpq-upq
(5)
四 計量檢驗
(一)時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分析
首先通過混合回歸、固定效應回歸、時不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時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四種方法對計量模型的估計結果進行了穩(wěn)健性檢驗,依據計量經濟分析方法可知,如果以上四種檢驗方法的估算結果基本一致,則可以說明估計結果具有較強的穩(wěn)健性。由表3分析結果可知,計量模型估計結果穩(wěn)健可靠。本研究主要通過時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估算結果進行分析,這是因為相較于時不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時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具有更強的適用性唐睿、馮學鋼:《入境旅游效率與出口地理方向——基于“一帶一路”沿線地區(qū)DEA-面板Tobit的實證》,《當代經濟管理》2018年第10期,第76—84頁。。
由表3中時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估計結果可知。第一,澳門人均GDP及中國內地各?。ㄊ?、自治區(qū))人均GDP的估計系數顯著為正,表明澳門與各入境旅游省(市、自治區(qū))人均GDP的上升均會促進澳門入境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第二,澳門人口總數變量的估計系數顯著為正,這表明隨著澳門人口總數的增加澳門入境旅游市場規(guī)模會得到進一步擴展;而各入境旅游?。ㄊ小⒆灾螀^(qū))年末人口數變量的估計系數不顯著,表明各入境旅游省(市、自治區(qū))人口的增長與澳門入境旅游的發(fā)展沒有明顯的關聯(lián)。第三,從其它變量的估計結果可知,澳門和各入境旅游?。ㄊ?、自治區(qū))的空間距離越近越有利于其入境旅游的發(fā)展,地理距離越近意味著運輸成本越低,越有利于內地各?。ㄊ小⒆灾螀^(qū))居民赴澳門旅游。澳門與各入境旅游省(市、自治區(qū))文化及語言越相近越有利于澳門入境旅游的發(fā)展,這是因為目的地與客源地之間的文化差異性及歷史淵源關系對游客的出游具有重要的影響周玲強、畢娟:《文化距離對國際旅游目的地選擇行為的影響:以中國入境游市場為例》,《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第130—142頁。。
(二)入境旅游效率及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計算模型(5)可以得出澳門入境旅游效率值,該值的含義是澳門對于內地不同?。ㄊ?、自治區(qū))旅游產品及服務的出口效率,入境旅游效率值的取值范圍在0至1之間,該值越接近于1表示效率越高,相反越接近于0表示效率越低。澳門入境旅游效率值較高的?。ㄊ小⒆灾螀^(qū))主要集中在內地的兩湖、中原、東北、江浙滬和西南地區(qū),表明澳門對內地這幾個地區(qū)旅游產品及服務的出口效率較高,而作為澳門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地的東南沿海?。ㄊ?、自治區(qū))卻呈現出了極低的水平,表明澳門對內地東南沿海?。ㄊ?、自治區(qū))旅游產品及服務的出口效率較低;另外,內地的西部地區(qū)仍然是澳門輸出旅游產品及服務的洼地,見表4。
隨后又對入境旅游效率的影響因素展開了討論,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主要參考了先前的一些研究,例如,Baldwin和Taglioni在研究影響兩國或地區(qū)間的貿易效率問題時發(fā)現政治關系、貿易協(xié)定與政策等人為因素是至關重要的Baldwin R E, Taglioni D. Gravity for Dummies and Dummies for Gravity Equations. Cepr Discussion Papers,2006.。李萍則指出對外貿易、進出口關稅、交通運輸、自由經濟、自由貿易區(qū)建立5個方面對于貿易非效率的構成發(fā)揮著關鍵作用李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潛力和貿易效率及其決定因素——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國際商務研究》2018年第5期,第5—16頁。?;诖耍恼峦ㄟ^構建計量模型(6)對入境旅游效率的影響進行分析。
lnT=α0+β1POL+β2COAST+β3lnTRADEqt+β4lnPCIDqt+β5lnAIRqt+ε
(6)
(6)式中T為入境旅游效率,POL為虛擬變量,代表澳門和內地各?。ㄊ?、自治區(qū))是否存在雙邊政策聯(lián)系,這里雙邊政策聯(lián)系是指雙方地方政府是否簽署了經貿合作及旅游協(xié)議、協(xié)商建設經貿合作區(qū)、召開主要經貿合作會議,如果至少存在一種或多種形式的雙邊政策聯(lián)系POL取1,否則為0。COAST也為虛擬變量,代表各入境旅游?。ㄊ?、自治區(qū))是否為沿海地區(qū),如果是沿海地區(qū)則COAST取1,否則取0。同時還加入了新的控制變量,變量TRADE表示經濟開放水平,即各入境旅游?。ㄊ?、自治區(qū))的貿易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該變量顯示了某地區(qū)開放水平的高低,理論上某地區(qū)開放水平越高,對外交流越頻繁,居民出境旅游意愿愈強烈。變量PCDI為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以往研究已經證實中國出境旅游人次與收入水平具有長期均衡關系鄧愛民:《中國出境旅游需求決定因素的實證研究》,《宏觀經濟研究》2011年第12期,第79—83頁。,即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會進一步擴大中國出境旅游市場的規(guī)模。保繼剛等明確指出時間,閑暇時間及可支配收入是影響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而可支配收入又是三大要素中最關鍵的一個保繼剛、楚義芳:《旅游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65頁。。變量AIR為某省區(qū)航空運輸的客運量(人),本地居民出入境旅游的便捷化水平受航空業(yè)發(fā)展水平的直接影響吳晉峰、潘旭莉:《入境旅游流網絡與航空網絡的關系研究》,《旅游學刊》2010年第11期,第39—43頁。。以上各控制變量的數據均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以及“各省區(qū)統(tǒng)計年鑒和統(tǒng)計公報”。
基于入境旅游效率值作為一個受限變量,采用面板Tobit模型對入境旅游效率的影響因素進行回歸分析,因為傳統(tǒng)的線性回歸方法可能會產生負的擬合值進而影響回歸結果朱依曦、胡漢輝:《壟斷、替代競爭與中國有線電視產業(yè)經濟效率——基于SBM-DEA模型和面板Tobit的兩階段分析》,《南開經濟研究》2015年第4期,第121—136頁。。依據表5回歸結果可知,除雙邊政策聯(lián)系之外,其它變量均對入境旅游效率均產生了積極的正向作用。第一,沿海地區(qū)對入境旅游效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是因為內地沿海?。ㄊ?、自治區(qū))率先實施改革開放,相較于內陸?。ㄊ?、自治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也處于較高的層面,而且旅游市場開發(fā)相對較早,外出旅游也早已成為了當地居民的一種生活消費常態(tài)。第二,經濟開放水平對入境旅游效率發(fā)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經濟開放水平越高意味著某地區(qū)對外開放水平越高、對外交流越頻繁,國際旅游作為對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fā)展與高度的經濟開放水平息息相關,入境旅游的發(fā)展也有助于本地區(qū)與其他地區(qū)在政治互信、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第三,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入境旅游效率有著顯著的正向作用,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會影響對國際旅游的支出能力和準備,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意味著消費能力越強、消費結構的多樣化越明顯,參與國際旅游的可能性越大蔣依依、劉祥艷、宋慧林:《出境旅游需求的影響因素——兼論發(fā)展中經濟體與發(fā)達經濟體的異同》,《旅游學刊》2017年第1期,第12—21頁。。最后,由于澳門地處祖國大陸南端遠離內地客源市場,內地游客絕大多數會選擇乘飛機前往,因此發(fā)達的旅游航空業(yè)會是內地游客前往澳門旅游的重要條件,澳門與內地旅游航線的開通、多種類型包機游線的增設等都會對澳門入境旅游效率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 結論與討論
首先,澳門各入境旅游?。ㄊ?、自治區(qū))中廣東和福建平均到訪率相對較高,短期內仍將會是澳門入境旅游市場中最大的客源地,這主要受空間距離近、文化認同感強的影響;從增長態(tài)勢來看廣東和福建表現出了較弱甚至負向的增勢,這主要是因為省內大部分游客已多次前往澳門旅游,澳門旅游產品及服務對他們的吸引力明顯減弱,綜合來看短期內澳門特區(qū)政府應繼續(xù)經營好廣東省這一旅游客源市場,關鍵要不斷深化省內游客旅游需求研究,著重分析游客的行為意愿及消費需求,并針對不同游客群體需求推出差異化、高品質、體驗式的旅游新產品;另外,要盡可能壓縮旅游營銷宣傳投資,還可以推出半日游或一日游的購物式旅游產品?!皟珊貐^(qū)”和“江浙滬地區(qū)”平均到訪率也相對較高,而且增長態(tài)勢較為強勁,表現為“明星市場”,針對這類市場澳門特區(qū)政府應該采取強有力的發(fā)展戰(zhàn)略,積極擴大旅游營銷和宣傳規(guī)模,加強與當地旅游企業(yè)合作,擴大澳門各類旅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旅游產品品質,加強旅游市場競爭地位。河北、陜西、黑龍江、安徽、重慶和四川平均到訪率相對較低,但是增長態(tài)勢極為強勁,表現為“幼童市場”,針對這類市場澳門特區(qū)政府應該采取選擇性開發(fā)戰(zhàn)略,適時適度的進行開發(fā),可以將其作為長期旅游支撐市場由本地或是澳門專業(yè)旅游企業(yè)負責開發(fā)。
其次,澳門與內地各入境旅游省區(qū)人均GDP的上升會促進澳門入境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這是因為一國或地區(qū)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龐大的市場規(guī)模對入境旅游的發(fā)展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具體來看澳門人均GDP的增加意味著本地區(qū)總體經濟實力在增強,而內地各?。ㄊ?、自治區(qū))人均GDP的增長則會促進當地居民出游水平的提高并擴大旅游市場規(guī)模。澳門人口總數的增加對澳門入境旅游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這是因為充足的服務人員是澳門入境旅游市場良性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澳門博彩旅游業(yè)及服務業(yè)是其支柱產業(yè),該類產業(yè)均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yè)需要大量的服務人員,本地人口數量的增加會滿足該類行業(yè)中服務人員的需求。而各入境旅游?。ㄊ小⒆灾螀^(qū))人口的增長對澳門入境旅游的發(fā)展沒有明顯的作用,這是因為人口基數大并不意味著出境旅游水平高,據有關研究表明內地出境旅游主要受經濟總量、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等經濟因素影響楊宏浩、戴斌:《出境旅游市場影響因素理論與實證分析》,《企業(yè)經濟》2009年第8期,第131—134頁。。澳門和各入境旅游省(市、自治區(qū))的空間距離、文化語言越近越有利于其入境旅游的發(fā)展。
第三,澳門入境旅游效率值較高的?。ㄊ?、自治區(qū))主要集中在內地的兩湖、中原、東北、江浙滬和西南地區(qū),表明澳門對內地這幾個地區(qū)旅游產品及服務的出口效率較高,這也與文中第三部分的研究結論相符?!皟珊貐^(qū)”和“江浙滬地區(qū)”表現為“明星市場”,所以澳門特區(qū)政府加強了與這兩個地區(qū)的旅游貿易,擴大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出口效率。另外,黑龍江、重慶、四川等省市表現為“幼童市場”,從長遠來看它們將作為澳門旅游的支撐市場,所以深化與這幾個省市的旅游貿易,進一步擴大了旅游產品及服務的出口效率。作為澳門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地的東南沿海?。ㄊ?、自治區(qū))卻呈現出了極低的水平,表明澳門對內地東南沿海?。ㄊ小⒆灾螀^(qū))旅游產品及服務的出口效率較低,正如廣東和福建表現為“金牛市場”一樣,澳門特區(qū)政府明顯降低了對這兩個省的旅游產品及服務的出口效率。
最后,澳門與內地各?。ㄊ小⒆灾螀^(qū))的雙邊政策聯(lián)系對澳門入境旅游效率影響的顯著性較弱,主要是因為兩邊政策多傾向于政府之間的交流互信,專門面向大眾的旅游宣傳和營銷相對較少,處于沿海地區(qū)、高度的經濟開放水平、高水平的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發(fā)達的旅游航空業(yè)對推動澳門旅游產品及服務的出口效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偠灾?,伴隨著內地改革與創(chuàng)新步伐的加快,中西部省(市、自治區(qū))與東部沿海省市的各項差異不斷縮小,加之貿易便利化水平、運輸便利化水平、經濟自由化程度的全方位提高,澳門入境旅游客源市場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不斷涌現出新興的客源市場。
On the Efficiency of Macaos Inbound Tourism in the Context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Based on Stochastic Frontier Gravity Model
LI Zhen-huan, TANG Rui, FEN Xue-gang
Abstract: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greater bay area of Guangdong, HongKong and Macao, this paper uses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to measure the Macao gravity inbound tourism efficiency.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vinces with high inbound tourism efficiency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inland areas of Hunan and Hubei province, central plains, northeast, Jiangsu, Zhejiang, Shanghai and southwest, while the southeast coastal provinces, as the main tourist source of Macaos inbound tourism, show a low level. Factors such as the growth of per capita GDP of Macao and the mainlands inbound tourism provinces and regions, the increase of Macaos population, the geographical proximity of Macao and its similar cultural and language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caos inbound tourism market. In addition to the bilateral policy, the coastal areas,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opening, the increase of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aviation industry will promote the export efficiency of Macaus tourism products and services.
Keywords: Macao; inbound tourism efficiency; stochastic frontier gravity model;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責任編輯 吳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