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沖突時有發(fā)生,解決沖突是每個班主任和教師不可回避的挑戰(zhàn)。不同的沖突應對方式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結(jié)果,有的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增進情感,強化凝聚力,并在解決沖突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解決沖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而有的則可能導致沖突雙方兩敗俱傷,關系裂痕加深,并給學生的人生之路蒙上陰影。學生沖突的原因和表現(xiàn)方式復雜多樣,困擾著許多班主任和老師們。
本刊聯(lián)合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沖突解決教育項目組)開展的以“沖突解決”為主題的征文活動,累計收到稿件400余篇,經(jīng)過初審→終審→查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評審,共評選出特等獎4人、一等獎16人、二等獎84人、三等獎77人。本期將繼續(xù)刊登獲獎作品。
[摘要] 在校園欺凌案件中,老師們通常會使用傳統(tǒng)的欺凌勸解法來解決欺凌案件,也就是在教育中對學生進行訓斥、訓誡和勸導。面對處于青春期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如此強硬的欺凌勸誡法是否有效?是否適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共同關切法”的工作技巧,幫助終止欺凌事件,防止事件的惡化,通過實施一些措施,來實現(xiàn)預期效果。
[關鍵詞] 關切;共同關切法;干預校園欺凌;共情法
一、共同關切法的內(nèi)涵及步驟
在字典中,關切是指關心,多用于對人,領導對群眾,長輩對晚輩或同志之間,語意較重。它包含了親切和關心兩層含義,情感更豐富。而共同關切法從字面上可以看出,不是單一的個人擁有關切這一行為,而是一群人共同親切且關心同一對象,使其感受到溫暖和被關心。
在校園欺凌案件中,通常老師們會使用勸解法來解決欺凌案件,也就是在教育中對學生進行訓斥、訓誡和勸導。這樣的方法一般見效快,但相對較嚴厲,遇到一些青春期的學生,他們的叛逆性較強,勸解法容易適得其反。
因此,與其用費時、費力又費神的勸解法,不如尋找一種更“溫柔”的方法來有效管控欺凌事件,使之不升級、不惡化,從而最終解決欺凌事件。共同關切法由此而生,就是希望教師可以通過談判、溝通、調(diào)解,幫助校園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包括欺凌事件的旁觀者)產(chǎn)生同理心,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所在,從而有效管控欺凌事件,化解欺凌矛盾。
共同關切法可以分為四個步驟:與欺凌嫌疑人個別訪談;與可能受害者個別訪談;與欺凌嫌疑人群體會談;峰會。這個步驟由個別訪談到群體會談,再到峰會,談話人數(shù)由少向多,旨在通過這樣的模式解除欺凌者和嫌疑人的戒備,贏得他們的信任,確保其在談話中坦誠相告,實話實說,幫助教師了解更多的隱情,讓欺凌者可以聚焦對欺凌受害者處境的共同關切,用共情法尋找到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方案。最終踐行約定,有效管控欺凌事件。
二、運用共同關切法干預校園欺凌的個案實施過程
1.個案情況及欺凌事件
(1)個案情況
(2)欺凌事件
職二第二學期的一節(jié)午自習課上,沙沙突然大叫起來。原來,她的茶杯里面被其他同學倒入了花茶水。沙沙是過敏性體質(zhì),喝了花茶后,全身會出現(xiàn)紅色風疹塊,并且發(fā)癢。她當場就哭了,大哭大鬧著要找出誰捉弄了她。
2.問題分析
沙沙的爆發(fā)表面看似一杯花茶引起的,但追根溯源,她的問題已經(jīng)存在很久,一杯花茶只是一根導火線,點燃了沙沙的情緒。長期被排擠,她的情緒已經(jīng)到了臨界線。沙沙對這件事情的反應,不僅不會博得同學的同情,可能會引發(fā)更多類似的,甚至更嚴重的“惡作劇”。因此,教師用共同關切法代替?zhèn)鹘y(tǒng)的訓斥法,希望欺凌者和嫌疑人可以用同理心來對待沙沙,理解沙沙,并共同給予她幫助。
3.預計效果
(1)有效管控欺凌事件
防止沙沙身上有類似欺凌事件再發(fā)生。沙沙的性格、班級同學對她的長期排斥,不難保證該類事件重復出現(xiàn)或有惡化的可能。尋找有效的途徑,讓班級同學不再有欺凌行為是十分必要和緊要的。
(2)引導班級同學對沙沙產(chǎn)生正確的認知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會人云亦云或受他人言語、思維的影響。因此,引導班級同學對沙沙的行為重新認識,一起分析沙沙的行為動機,用共情的方式去體會,有效化解同學間的矛盾和糾紛。
(3)幫助沙沙回歸集體,改變現(xiàn)狀
沙沙的性格和行為決定了她今天的現(xiàn)狀,因此,幫助沙沙認識自身的不足和錯誤,可以有效地使其回歸集體,改變現(xiàn)狀,停止被欺凌的局面。
4.實施步驟
對于該欺凌事件,運用共同關切法的工作技巧,有效管控欺凌事件,防止事件的惡化,從而實現(xiàn)預期效果。
(1)與欺凌嫌疑人個別訪談
在事件發(fā)生后,教師并沒有馬上指責全班同學,而是從以往的觀察中入手,找班級中對沙沙特別有意見的幾個同學分頭訪談。在訪談中不批判、不指責、不逼迫,從中立的角度了解最近沙沙的情況,并從中引導學生怎么來幫助沙沙改變現(xiàn)狀。在個別訪談中,教師著重把談話聚焦到受害人的處境與如何幫助其改善中,從而讓欺凌嫌疑人通過公正的描述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看到對方的無助。
(2)與可能受害者個別訪談
在該事件中,沙沙是明顯的受害者。與沙沙的談話顯得特別重要和關鍵。問問沙沙的感受,通過沙沙的感受幫助沙沙抒發(fā)情緒,并梳理事件過程,尋找自身問題。這一步驟幫助受害者認清自我,并了解自己行為。
(3)與欺凌嫌疑人群體會談
在本次欺凌事件中,沙沙被摻入花茶水不是一個人所為,而是有一群人因為對沙沙的行為、言語不滿,集體性地對沙沙進行欺凌。個人欺負,可能是一個人的思想,一群人進行欺凌則說明沙沙與同學們的關系都不好,并且在班級里十分孤獨。通過與欺凌嫌疑人正向認知的溝通后,欺凌嫌疑人也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思考。在欺凌嫌疑人對自己行為正向辯護后,他會逐步把焦點轉(zhuǎn)化為如何幫助受害者去改變現(xiàn)狀。在群體會談中,欺凌者的認知失調(diào)也發(fā)生了改變,甚至消失。
(4)峰會
在最后一步峰會中,教師把欺凌人群與受害者召集在一起,進行峰會交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提議欺凌人提前給沙沙做一個開場白,以表示道歉。但是在整個峰會中,教師并不給予任何意見和建議。欺凌人群在同伴的共同壓力下,正視各自身上的問題,用同理心感受沙沙的處境,從而和沙沙一起幫助其改變現(xiàn)狀。
三、運用共同關切法干預校園欺凌的個案反思
在該欺凌事件中,沙沙最終原諒了欺凌她的同學,他們和平相處、相安無事地順利畢業(yè)。沙沙依舊是班級的“獨行俠”,但總算沒再發(fā)生類似事件。這樣的結(jié)果讓共同關切法在校園欺凌事件中的運用得到了實踐的機會,同時也引發(fā)了一些思考。
1.培養(yǎng)學生的共情,可以有效控制校園欺凌事件
共同關切法在運用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用共情的方法去思考被欺凌者的感受,因此,學生的共情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遇到事情,用共情法去體會對方的感受,用同理心去感受對方的處境,可以有效控制校園欺凌事件。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多引導學生學會共情法,善于共情。
2.共同關切法是欺凌事件處理過程中的一種有效控制事件的方法
共同關切法更適合運用于欺凌事件的初期和中間階段。它對欺凌事件的升級和惡化有著較為有效的管控,對穩(wěn)定欺凌者和嫌疑人的情緒、改變其思考問題的方式有著較大的幫助,是欺凌事件處理中的前期工作方法。
3.共同關切法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談話技巧
共同關切法的實施步驟中都是個案談話、集體訪談和峰會的工作形式,需要教師像一名調(diào)解員、談判官,并且教師不預先偵察,刻意保持對欺凌過錯的無知或忽視,這樣更有利于解除嫌疑人的戒備,獲得更多的隱蔽的欺凌事件內(nèi)容。教師在談話中不能責備欺凌者和嫌疑人,用語言的技巧引導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方案。這一系列的內(nèi)容都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談話技巧要求,對教師而言是一種挑戰(zhàn)。因此,想要運用共同關切法來解決校園欺凌事件需要教師有過硬的談話技巧。
校園欺凌事件已經(jīng)層出不窮,并且形態(tài)多樣。作為德育工作者,應該多學習、善思考、常反思,這樣才能預防欺凌事件的發(fā)生,讓學校德育工作“長安久治”。
[參考文獻]
[1]方剛.讓欺凌歸零:終止校園欺凌工具包[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11.
[2] [美]麥克·卡西迪.遠離校園欺凌——你該怎么做[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8.
孫雋云? ?上海市新陸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團委書記兼政教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