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麗
摘 要:高中化學復習中,傳統(tǒng)的復習流程是對知識點進行回顧,或通過例題講解和學生練習,糾正錯題,來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效果,但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更強調要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升,在化學復習課教學中就要摒棄傳統(tǒng)的復習流程,而是要更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本文就對高三化學復習課“情境-探究-反思-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高三;化學復習課;情境-探究-反思-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與完善,在高三化學復習課中也要對復習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高三學生的知識體系構建已經相對比較完善,這時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運用科學過程來對現象進行感知,獲取信息,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做出自己的判斷,在化學學科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化學學科知識水平和基本技能,掌握化學知識整體思維。
一、高三化學復習現狀分析
在高三化學復習課中,復習節(jié)奏比較快,而且知識點密度大,教師一般會根據自己課前預設的問題來搭建教學框架,一般在提出問題后會通過暗示性語言將學生引導到固定的解題思路上來,呈現出標準答案,完成復習教學過程。這種復習過程只能是表面上對知識進行梳理,但學生在復習時由于節(jié)奏太快,而且學生比較被動,很難自己生成問題,思維過程被覆蓋,不能擴充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不能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1]。而且,教師在復習課教學中也更加重視知識目標,反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復習課遵循對知識點進行回顧,再通過例題講解,學生復習練習,最后進行錯題糾正的方式來完成對知識點的鞏固,查缺補漏,這種復習過程更重視的是對學生知識層面的考察,教師重視落實各個知識點以及答題技巧,不注重對學生化學素養(yǎng),探究思維的訓練和提升,學生即便在復習后遇到同樣題型的考題還是感覺無從下手,不利于學生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高三化學復習課“情境-探究-反思-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探究
高三化學復習課“情境-探究-反思-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是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自己設計方案,通過實驗探索進行問題分析與思考,對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并提升思維能力的過程[2]。這種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載體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利用舊的知識遷移到新的知識,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升華,通過學生主動探究來完成知識構建,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的模式對問題進行探究,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主動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進而對原有的知識進行鞏固。
例如在《鐵及其重要化合物》中,在復習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情境,如怎么通過墨粉來制成FeCl2溶液,以及如何通過墨粉來制成FeCl3溶液?讓學生通過化學方式來檢驗墨粉中含有哪種含鐵的氧化物,并設計出合理的方案[3]。在探究過程中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演示化學實驗過程,在本課方案設計中,可以將墨粉中含鐵氧化物的含量及其成分作為情境,在化學探究中可以貫穿含鐵化合物相互轉化的知識,將化學和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在情境下對知識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化學復習過程變成化學探究體驗過程,學生可以在小組探究中對問題以及化學過程進行不斷思考與反思,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思維。再比如在《銅及其化合物》復習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實驗過程,在硫酸銅溶液中放入金屬鈉,發(fā)生劇烈反應,呈黃色火焰,溶液中出現黑色固體顆粒和少量的藍色沉淀,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學生在探究中去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一般在建筑物發(fā)生火災時,人多是死于火災時產生的有毒煙霧,而不是高溫烘烤,思考在建筑物發(fā)生火災時有什么危害?常用的阻燃劑有什么?由于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具有不穩(wěn)定性,可以對燃燒物表面所釋放的熱量進行分解與吸收,釋放出大量的水分子,對燃燒物表面氧氣可以進行稀釋,阻止燃燒發(fā)生,對于橡膠、塑料等一些高分子材料在燃燒時釋放的煙霧和有害氣體也可以進行吸收[4]。通過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對金屬氫氧化物性質及水解平衡等知識進行鞏固,并增強學生科學探究意識。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三化學復習課中,“情境-探究-反思-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通過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分小組對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再對問題和結論進行論證,最后對所得結論進行反思和創(chuàng)新,鞏固知識點,也實現對學生探究能力和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麗.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三化學復習課中的應用——以“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02):62-64.
[2]黃亞武.基于PBL教學模式的高三化學教學的實踐探索——以“氯氣與水反應”的復習教學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11):118-119.
[3]楊硯寧,懷龍法.基于數據分析的“跟進式”復習教學模式的嘗試——論高三化學二輪復習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與實施[J].化學教與學,2018(08):49-52+25.
[4]劉凱釗.OAE教學模式在高三化學復習課中的實踐與思考——以高三一輪復習《酸堿中和滴定》教學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5(2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