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杰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焦作 454003)
外科手術是當前治療成人腹股溝疝有效手段,麻醉方式以全麻為主,但臨床實踐發(fā)現,全麻存在麻醉劑量大、毒副作用明顯、蘇醒慢等問題,患者及家屬接受度較低[1]。隨麻醉醫(yī)學技術不斷發(fā)展,外周神經阻滯在腹股溝疝治療中凸顯一定優(yōu)勢,尤其是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麻醉。但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麻醉多通過體表標志定位,具有一定盲目性,稍有不慎,便可刺破血管、胸腹膜,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2]。而超聲引導下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麻醉屬于可視化麻醉方法,具有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并發(fā)癥少等諸多優(yōu)點。本研究將超聲引導下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麻醉應用于成人腹股溝疝患者,取得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成人腹股溝疝患者288例(2016年3月~2019年4月),隨機化分組,各144例。試驗組男139例,女5例;年齡18~75歲,平均(46.48±12.47)歲;美國麻醉師協會(ASA)分級:81例Ⅰ級,63例Ⅱ級;對照組男137例,女7例;年齡19~75歲,平均(47.11±11.68)歲;ASA分級:78例Ⅰ級,66例Ⅱ級。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兩組性別、年齡、ASA分級等資料均衡可比(P>0.05)?;颊咧獣圆⒑炗喭鈺?/p>
納入標準:符合腹股溝疝診斷標準[3];均為單側疝;排除標準:麻醉藥物不耐受者;穿刺部位手術史者;凝血功能障礙者;近1個月接受重大手術治療者;心腦血管疾病者;出血傾向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兩組術前禁食禁水6~8 h,入室后,建立靜脈通路,應用Philips心電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麻醉前30 min,肌內注射0.05 mg/kg咪唑安定。對照組給予全麻,麻醉誘導:靜脈滴注0.5~0.6 mg/kg順式阿曲庫銨+2~3 mg/kg丙泊酚+0.3~1.0 μg/kg舒芬太尼+0.03~0.1 mg/kg咪達唑侖,待患者意識消失后,放置喉罩,以3~6 mg/(kg·h)丙泊酚及0.2~0.3 μg/(kg·h)瑞芬太尼維持麻醉;試驗組給予超聲引導下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麻醉,靜脈注射氯胺酮2 mg/kg,應用臺式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0 MHz),將套上無菌膜的探頭長軸放于髂前上嵴,可見3層低回聲腹肌組織(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腹橫肌),當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之間可見橢圓形組織,且伴有來自內部低回聲影,包繞外部高回聲影時,提示髂腹下神經與髂腹股溝神經,利用22 G穿刺針平行進針,直至腹內斜肌與腹橫肌間隙,注入0.1~0.3 mL/kg布比卡因(濃度0.15%)與利多卡因(濃度1%)混合溶液,手術期間,根據患者反應,適當追加丙泊酚1~2 mg/kg,必要時靜脈注射氯胺酮1~2 mg/kg。
兩組麻醉前(T1)、切皮前(T2)、切皮后5 min(T3)、術畢(T4)HR、MAP。兩組術后48 h疼痛程度、氯胺酮總用量、手術時間、丙泊酚總用量。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疼痛程度,最高分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劇烈。兩組不良反應。
表1 血流動力學變化
表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例
目前,絕大多數腹股溝疝手術采取全麻處理,雖能發(fā)揮麻醉效果,但極易引起呼吸抑制,增加手術風險,影響手術順利進行,加之老年患者各項生理功能衰退,身體代償能力差,耐受力低下,麻醉及手術風險更大[4]。因此,探索一種合理麻醉方式是麻醉科醫(yī)師關注重點。
外周神經阻滯具有安全性高、對呼吸循環(huán)影響小、保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等特點,適用于老年人、兒童等特殊人群。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麻醉為外周神經阻滯常見類型,以體表定位為基礎,憑借個人經驗進行穿刺處理,常常出現神經阻滯不全,進而導致術中血流動力學大幅度波動[5]。超聲引導下施行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麻醉,能清楚顯示周圍血管組織、神經走向,精準定位穿刺部位、深度,避免周圍組織及血管損傷,穩(wěn)定術中血流動力學,保證手術順利進行[3,4]。本研究顯示,T2、T3、T4時試驗組MAP、HR水平低于對照組,且波動幅度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似。同時本研究還顯示,試驗組術后48 h VAS評分及丙泊酚、氯胺酮總用量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在于,超聲引導下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麻醉可阻斷疼痛神經傳導通路,抑制疼痛信號傳導,產生良好鎮(zhèn)痛效果,同時能使麻醉藥物充分浸潤靶神經,產生較好麻醉效果,從而減少丙泊酚、氯胺酮等麻醉藥物用量,降低麻醉藥物所致不良反應。本研究顯示,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超聲引導下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麻醉可減少成人腹股溝疝患者不良反應。
綜上,超聲引導下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麻醉應用于成人腹股溝疝,具有鎮(zhèn)痛效果好、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