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靈云,郭倩,尚麗萍,王晶晶
(周口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周口 466000)
輸血為臨床常用的救治措施之一,其在維持失血患者機體正常供氧能力、糾正休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但輸血屬于高風險的救治方式,安全有效的輸血救治前必須進行血型鑒定、抗體篩查、交叉配血,以避免發(fā)生輸入血液不合格或不匹配引起的輸血不良反應[2-3]。隨著醫(yī)療技術(shù)水平的提升,以及臨床血液制品的種類逐漸增加,交叉配血等技術(shù)同樣有明顯提高,但交叉配血不符的發(fā)生率仍存在[4]。
新生兒自身ABO 血型抗體尚未完全產(chǎn)生,抗原強度的增加可能不明顯,且因新生兒ABO 血型血清學檢測有其獨特性,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時有發(fā)生,從而影響新生兒的輸血安全[5-6]。積極分析新生兒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響因素并及時制定處置策略,對提高輸血安全性、保證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但臨床針對新生兒交叉配血不符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選取32 例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旨在為臨床加強新生兒輸血管理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8 年7 月至2020 年5 月周口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32 例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兒臨床資料。其中,男性19 例,女性13 例;早產(chǎn)兒8 例,足月產(chǎn)兒24 例;日齡1~28 d,平均(12.35±5.62)d;出生體重2 397~4 829 g,平均(3 865.72±475.88)g;母親血型:2 例為A 型Rh(D)陽性,1 例為B 型Rh(D)陽性,29 例為O 型Rh(D)陽性。
整理所有新生兒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是否早產(chǎn)、日齡、母親血型等,根據(jù)ABO 和Rh(D)血型鑒定結(jié)果判定新生兒血型。采用抗人球蛋白實驗、抗體鑒定分析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采用交叉配血實驗驗證處置策略結(jié)果。
1.2.1 儀器與試劑 ①儀器:長春博迅生物技術(shù)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抗人球蛋白檢測卡[批準文號:國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0 第3400983 號,規(guī)格:48 卡/盒],長沙英泰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FYQ-200 型試劑卡孵育器[批準文號:湘長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1 第1410086 號],蘇州長光華醫(yī)生物醫(yī)學工程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SA-60 型全自動血型分析儀[批準文號:國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3 第3401314 號],長沙湘智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TG18WS 型離心機[批準文號:湘長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09 第1410002 號]。②試劑: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抗體鑒定譜細胞(批號:20181015),長春博迅生物技術(shù)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ABO 血型反定型試劑盒(人血紅細胞)[批準文號:國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2第3401429 號,規(guī)格:每盒有A1、B、O 細胞各一瓶,10 mL/瓶,濃度4%],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抗A、抗B 血型定型試劑、凝聚胺介質(zhì)試劑、Rh(D)血型定型試劑、抗體篩選紅細胞試劑盒。
1.2.2 檢測方法 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7]取新生兒血標本,采用全自動血型分析儀,以試管法、微柱凝膠法同步進行血型鑒定,抗人球蛋白實驗采用抗人球蛋白檢測卡進行,抗體鑒定、交叉配血實驗采用鹽水介質(zhì)試管法(凝聚胺介質(zhì)、抗人球介質(zhì))進行,所有操作及結(jié)果判定均嚴格參照說明書進行。
①32 例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兒血型。②32份血標本抗人球蛋白實驗、抗體鑒定、交叉配血實驗結(jié)果,分析新生兒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分析,制定處置策略,明確輸血結(jié)果。
32 例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兒ABO 和Rh(D)血型鑒定結(jié)果顯示,15 例為A 型Rh(D)陽性,13 例為B 型Rh(D)陽性,4 例為O 型Rh(D)陽性。
32 份血標本抗人球蛋白實驗及抗體鑒定結(jié)果顯示:15 例為A 型Rh(D)陽性患兒的抗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抗C3 均為陰性,IgG 抗A 抗體均為陽性;13 例為B 型Rh(D)陽性患兒的抗IgG 和抗C3 均為陰性,IgG 抗B 抗體均為陽性;4 例O 型Rh(D)陽性患兒的抗IgG均為陽性,抗C3 均為陰性,其中有3 份血標本檢出IgG 抗D 抗體,1 份血標本檢出IgG 抗E 抗體。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分析、處置策略及輸血結(jié)果見表1。
表1 32 例新生兒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分析、處置策略及輸血結(jié)果
交叉配血是確定能否輸血的重要依據(jù),兩側(cè)均不凝集為可安全輸血的重要前提,一般認為獻血人紅細胞與受血人血清(主側(cè))發(fā)生凝集應禁止輸血,主側(cè)不凝集、次測(獻血人血清與受血者紅細胞)凝集,必要時可給予少量、慢速輸血[8-9]。
臨床研究表明,輸血治療中供血者紅細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呈陽性或輸血者血液中含有自身抗體或者不規(guī)則抗體是主側(cè)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供血者血液中含有自身抗體或者不規(guī)則抗體或輸血者紅細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呈陽性則是次側(cè)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10-11]。其中,以輸血者血液中含有自身抗體或者不規(guī)則抗體、輸血者紅細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呈陽性較為常見[12]。因此當發(fā)生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時,應當首先考慮輸血者血液是否存在上述問題。徐陽曦等[13]通過對25 份新生兒交叉配血不合標本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新生兒交叉配血不合主要原因為新生兒血液中含有不規(guī)則抗體,還包括血液中含有不規(guī)則抗體同時新生兒紅細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呈陽性、紅細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呈陽性。在人類26 個血型系統(tǒng)中,發(fā)生交叉配血不符時應首先考慮為ABO 血型不合。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32 例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兒中,A 型Rh(D)陽性患兒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均為血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G(IgG)抗A 抗體,B 型Rh(D)陽性患兒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均為血液中含有IgG抗B 抗體,O 型Rh(D)陽性患兒中3 例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為血液中含有IgG 抗D 抗體,1 例為血液中含有IgG 抗E 抗體,與上述研究結(jié)果基本相符。新生兒是指出生后未滿28 d 的嬰兒,其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未完善,體內(nèi)存在B 細胞,可產(chǎn)生免疫球蛋白M,但無產(chǎn)生IgG 的細胞,直至出生后90 d 左右開始合成、分泌IgG,出生后120~180 d 有IgA 合成[14]。因此筆者認為,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兒血液中的IgG 類抗體來自母體。妊娠期間若胎兒的血型與母體血型不相容,其紅細胞進入母體血液循環(huán)后可刺激母體產(chǎn)生相應的IgG 抗體,IgG 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系統(tǒng),最終導致胎兒娩出后血液系統(tǒng)中含有來自母體的IgG 抗體,從而導致新生兒溶血病及交叉配血不符[15-16]。
明確新生兒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原因后,可采用譜細胞鑒定其抗體類型,然后選用對應檢出抗體的抗原陰性血液進行交叉配血。本研究結(jié)果還發(fā)現(xiàn),15 例患兒血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G(IgG)抗A 抗體,是A 型Rh(D)陽性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交叉配血選取O 型Rh(D)陽性洗滌紅細胞配血相合,均無輸血反應。13 例患兒血液中含有IgG 抗B 抗體,抗IgG 和抗C3 均為陰性,是B 型Rh(D)陽性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交叉配血選取O 型Rh(D)陽性洗滌紅細胞、配血相合,均無輸血反應。4 例抗IgG 均為陽性,抗C3 均為陰性,是O 型Rh(D)陽性患兒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含IgG 抗D 抗體者交叉配血選取O 型Rh(D)陰性洗滌紅細胞、配血相合;含IgG 抗E 抗體者交叉配血選取O 型Rh(D)陽性E 抗原陰性洗滌紅細胞、配血相合,均無輸血反應。
綜上所述,新生兒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響因素為血液中含有母體IgG 抗體,輸血前應積極行抗人球蛋白實驗、抗體鑒定等明確具體抗體,給予相對應抗體的抗原陰性血液進行交叉配血,一般均可配血相合。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新生兒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是由非特異性自身抗體引起,則難以找到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若必須輸血,只能選擇交叉配血時凝集強度最小的血液進行輸注。由于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樣本量較少,未發(fā)現(xiàn)非特異性自身抗體引起新生兒血標本交叉配血不符,后續(xù)研究中將持續(xù)納入更多樣本量,以彌補本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