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娟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認可。但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往往重視為孩子構(gòu)建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重視孩子教育的方法與技巧,忽略了父母人格力量的教育?;诖耍恼戮吞接懜改溉烁窳α吭谧优逃械淖饔?,旨在為父母的子女教育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父母人格力量;子女教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G78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029-02
The Role of Parents'Personality Strength in Children's Education
JIA Wenjuan? (Hexi Primary School,F(xiàn)eicheng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rt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growth of children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ore and more parents.However,many parents often attach importance to build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ir children in family education,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methods and skills of children's education,and ignore the education of parents'personality strength.Based on th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parental personality power in children's educatio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arents'children's education.
【Keywords】 Parental personality strength;Child education;Role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獲得外在教育的途徑主要是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個方面,而在這三種教育途徑中,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具有極大的影響,特別是父母的人格力量。因為父母是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最親密的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但當前我國很多家庭在教育中,往往比較重視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滿足他們一切關(guān)于學習的要求,但往往忽略了自身人力力量的表現(xiàn),沒重視自身的人格力量表現(xiàn)?;诖?,研究父母人格力量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就顯得極為必要,能為父母的家庭教育提供參考,從而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1.人格的簡單探討
人格是一個人的心理特征表現(xiàn),或者說是人的一種內(nèi)部傾向性,屬于心理學方面的術(shù)語。其概念起源于希臘語的“Persona”,原意是指演員在演出時所佩戴的裝飾用面具。而后,一些心理學家借用這一術(shù)語指代人在不同場所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特征,并將其稱為“personality”。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每一個在面對不同環(huán)境、不同事件時,都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面孔,這些不同的面孔背后,還存在著一個真實的自我,而這些表現(xiàn)出來的面孔和背后真實的自我就是一個人的人格。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征,但有的人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在人格發(fā)育方面并不健全,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由此導致各種人生悲劇的發(fā)生,而有的人人格健全,在人生歷程中收獲到很多成功。因此,人格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極大的影響。
2.父母的人格力量在子女教育中作用分析
(1)愛與善良的教育作用
在實際生活中,一個人從小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都會影響到他未來的發(fā)展。正如當前我國眾多的留守兒童,他們從小與父母分離,缺乏父母的關(guān)愛,或者是生活中一個不幸的家庭當中,都會導致他們的人格發(fā)生扭曲??v觀近年來發(fā)生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施暴者大都是家庭生活不幸的孩子,他們在潛移默化之下,人格也受到了侵染。因此,父母的人格力量對于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重要教育作用:父母為孩子營造了什么樣的生活氛圍,就會讓孩子形成什么樣的人格特征。換句話說,及時,如果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善良,那么孩子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愛與善良,他們在長大后會變得十分善良,對生活充滿了樂觀、向上的精神。正如前段時間黃磊主演的《小歡喜》中的“方一凡”,在父母的愛和善良的感召下,他的心理十分樂觀、健康,對善良與美好事物十分敏感,也能將愛與善良傳遞出去。因此,在電視劇中,方一帆是一個十分熱情的人,并用熱情和樂觀感染了磊兒、季洋洋和喬英子。由此可以看出,父母的愛和善良會感染孩子,讓孩子也具有這一人格品質(zhì),從而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和諧。
(2)榜樣的教育作用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而從孩子出生到3歲這一階段,父母是孩子日常接觸最多的人,可以說在這一階段,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而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在這一階段所有的習慣和性格,幾乎都源自于父母的人格力量的潛移默化,而在三至七歲這一階段,孩子機會接受父母的熏陶教育,同時也會接受幼兒園的教育,因此在這一階段,父母的人格力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性格和習慣的發(fā)展。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父母的榜樣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家長存在著人格缺陷,采用的教育方式不正確,就會對孩子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例如:筆者有一個朋友,他的個性比較急躁,同時他還也存在著濃重的封建家長思想,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家庭教育方式簡單且粗暴,一旦孩子犯錯,就采取訓斥、責罰,甚至是施以打罵等體罰措施。時間一長,這個朋友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膽小,每天都不愿意回家,一回家看到爸爸,就趕緊躲回自己的小屋,一聽到爸爸的聲音就渾身顫抖。此外,筆者教授的班級,還有一些家庭的家長在人格力量方面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如有的學生家長存在著嚴重的迷信行為,有的學生家長經(jīng)常抽煙、酗酒、打牌,這些原生家庭給予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或者說時這些家長不良的行為,都會對孩子的人格發(fā)育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比如貨,存在迷信行為的家庭,孩子也逐漸變得迷信,而家長整天抽煙、酗酒和打牌,孩子也逐漸染上了抽煙、喝酒、打牌的惡習。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chǔ),家長的人格力量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作為父母,要想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就應該健全自身的人格,并運用自身良好的人格力量,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孩子,教育孩子,為他們樹立良好學習的榜樣,從而讓孩子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并在這些良好的習慣支配下,成長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為祖國未來的建設(shè)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3.父母的人格力量在子女教育中的運用策略
(1)運用傳統(tǒng)美德教育孩子
傳統(tǒng)美德是我國儒家文化幾千年以來流傳下來的一種禮儀,即俗稱的“八端”—忠、孝、節(jié)、義、禮、義、廉、恥。這“八端”可以簡單概括為君子之道和禮儀之道。所謂的君子之道,就是指對人品人格的要求,而禮儀之道則是講究尊卑有別、長幼有序。這種傳統(tǒng)美德與當前我國倡導的社會主之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為父母,要想更好地運用人格力量去教育孩子,必須在家庭中推行傳統(tǒng)美德,時時處處用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為孩子樹立尊老愛幼的榜樣,這樣就會促使孩子汲取傳統(tǒng)美德中的“養(yǎng)分”,謹守做人的道德底線。為此,父母必須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時時刻刻謹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能夠敬親孝長、關(guān)愛孩子,此外,父母還應在家庭教育中,經(jīng)常以講故事的方式,想孩子宣傳傳統(tǒng)美德,如,給孩子講“蘆衣順母”、“扇枕溫衾”以及大學生馬淑花“背”起母親去上學的故事等。通過在家庭中實施傳統(tǒng)美德滲透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孩子的美德,這樣才能更好地運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教育孩子,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他們的健康發(fā)展。
(2)為孩子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形象
看過的這樣一則報道,某山區(qū)有位聾啞婦女,無兒無女,但她抱養(yǎng)了三個棄嬰。在之后的日子里,她用自己的勤勞和艱苦樸素的生活撫養(yǎng)這三個孩子長大成人,雖然她沒有文化,也不會講話,但這三個兒女卻個個性格開朗、健康陽光且誠實有愛,十分孝順且愛戴自己的聾啞養(yǎng)母。而且,十載寒窗苦讀,這三個兒女都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理想的大學。在記者采訪他們時,他們說這一切都源自于養(yǎng)母的教導:雖然她不會說話,也沒有文化,但這位養(yǎng)母用自己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感染了三個兒女,為他們樹立了一副不懼困難、勇敢挑戰(zhàn)生活的堅強母親形象。受養(yǎng)母的感染,他們也養(yǎng)成了不怕生活困難、勇敢面對苦難的積極心態(tài),這樣對他們一生的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實際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坎坷。作為孩子的父母,在遇到生活困苦時,應勇于承擔和挑戰(zhàn),為孩子樹立一個用于戰(zhàn)勝困難的形象,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堅強的毅力,能夠勇敢面對困難,挑戰(zhàn)困難,正如歌手韓寶儀在《抹去淚水》一歌中所唱:“風風雨雨會過去,命運握在你手里,成功更要靠自己,抹去眼中的淚滴……”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孩子更加堅強,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面對苦難,并打敗困難,走上平坦的人生大路。
(3)經(jīng)常表揚和鼓勵孩子
眾所周知,孩子都喜歡表揚和鼓勵,不論是教師、父母還是其他人的表揚和鼓勵,都能讓孩子受到一種精神的慰籍,從而促使他們做到更好。為此,作為父母,要想運用人格力量更好地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必須遵循孩子的教育規(guī)律,經(jīng)常表揚和鼓勵孩子。
在實際生活中,父母應該制定一個合理的家庭生活制度,采用物質(zhì)、精神和榮譽激勵的措施,對孩子施行賞識、贊美教育,讓榮譽成為一種家庭文化,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此,父母應仔細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并借助微信、釘釘?shù)壬缃黄脚_,經(jīng)常與教師進行聯(lián)系,了解孩子在校園生活的點滴,對于孩子在家庭生活及學校學習中的任何閃光點,父母都要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并借助微信朋友圈或微博來夸贊孩子,同時及時給予孩子一定的物質(zhì)、精神和榮譽獎勵。例如,筆者的一個朋友,就和孩子做了這樣的約定:當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就或發(fā)生了進步,父母會帶孩子去旅游,或是獎勵給孩子某一個心儀的物品。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地激發(fā)了孩子的榮譽感,促使孩子更加努力學習,并做到了關(guān)心親人,親愛同學,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由此可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強化自身的人格力量,通過實施鼓勵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榮譽感,讓孩子更加珍惜自己的榮譽,并努力保持進步,獲得更多的榮譽,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促進自身未來的成長。
4.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父母的人格力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能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幫助孩子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此,作為父母,應在家庭教育中,運用傳統(tǒng)美德教育孩子,為孩子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形象,并經(jīng)常表揚和鼓勵孩子。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孩子不斷完善自我,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劉玉玲.淺談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J].發(fā)現(xiàn),2018(7):18-18.
[2]楊秀英.父母參與在子女性別、父母受教育程度中的差異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8,516(32):81-81.
[3]鄺立平,何秀梅,祖思萌,等.家庭不良教養(yǎng)方式對自傷行為的影響:完美主義的中介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7(11):88-93.
[4]董利華.父母的人格力量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J].中華少年,2017(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