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菊 周慶云 何明霞 王文艷 董雪菲 馬潔 劉江波
【摘要】目的:分析細胞塊在宮頸ASCUS(未明確意義的非典型鱗狀上皮)分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擇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00例ASCSU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別對患者進行細胞塊免疫組化P16染色檢測與HPV(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分析診斷結果。結果:以子宮頸液基細胞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下,對300例ASCSU患者采用HR-HPV檢測,陽性患者為281例,符合率80.00%(240/300),其敏感度為78.65%(221/281),特異度為42.11%(8/19),陽性率為95.26%(221/232),陰性率為11.76%(8/68),以子宮頸液基細胞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下,對300例ASCSU患者采用細胞塊檢測,陽性患者為281例,符合率93.67%(281/300),其敏感度為93.24%(262/281),特異度為78.95%(15/19),陽性率為98.50%(262/266),陰性率為44.12%(15/34),與HR-HPV檢查準確率、特異度與靈敏度比較,細胞塊檢查準確率、特異度與靈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HR-HPV漏診率、誤診率比較,細胞塊檢查漏診率、誤診率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細胞塊P16蛋白能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診斷免疫組化標志物,可有效地確定ASCUS分流中子宮頸病變患者,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
【關鍵詞】細胞塊;宮頸ASCUS分流管理;人乳頭瘤病毒;應用效果
子宮頸癌主要產(chǎn)生于子宮頸部,屬于女性生殖道中發(fā)生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目前患病人數(shù)逐年增加,并且發(fā)病年齡不斷地降低[1]。若盡早地對患者進行診斷并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才能有效對患者的癥狀起到緩解作用。目前在細胞學不斷發(fā)展運用過程中,能夠提高診斷率,降低患者死亡率,但是對于ASCUS的診斷仍未出現(xiàn)減少趨勢[2,3]。在ASCUS的病理組織活檢主要包括炎癥、浸潤性癌等過程病變,若未及時地采用處理方式,則可能出現(xiàn)漏診情況,對患者的身心造成極大的負擔,導致治療過程出現(xiàn)極大的問題[4]。因此臨床選擇一種更有效方式對ASCUS的宮頸病變情況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細胞塊在宮頸ASCUS分流管理的效果進行分析,內(nèi)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00例ASCSU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別對患者進行細胞塊免疫組化P16染色檢測與HPV(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7.54±1.45)歲。其中經(jīng)過子宮頸液基細胞確診患者為281例。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內(nèi)容進行詳細地了解;2自愿參與本研究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臨床資料不完整者;2患者自身存在嚴重精神疾病且無法配合工作的患者。
1.2方法
1.2.1細胞學檢查方式宮頸液基細胞學主要選擇美國Cytic公司的Thingpath2000技術,進行巴氏染色。將TBS診斷報告作為標準,由醫(yī)院內(nèi)專業(yè)醫(yī)護人員進行閱片,診斷ASCUS病變,同時對雙方確診病例進行免疫細胞P16標注。
1.2.2細胞塊制作及免疫細胞化學染色在試管內(nèi)注入保存液瓶中的液體,采用1500r/min的速度進行離心處理,離心時間控制在10min,隨后去除上清液,隨后將溫度為60°C的瓊脂溶液(3%)溶于離心后沉渣,大約3~5滴足夠,隨后選擇2000r/min的速度進行離心處理,離心時間控制在10min內(nèi)。隨后將細胞塊取出,再使用濾紙進行包裹后放置包埋盒中,采用中性福爾馬林(10%)對其進行固定,隨后將厚石蠟切片(2~3μm)進行脫水。免疫組化完全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陽性標準:細胞質(zhì)、上皮細胞核屬黃色,且陽性細胞數(shù)超過5個。
1.2.3HR-HPV檢測采用德國Digene公司的HC2進行檢測,若rlu終值超過1.0,則說明HPV中存在陽性型別。
1.3效果判定
(1)分析ASCSU患者采用HR-HPV檢測結果。(2)分析ASCSU患者采用細胞塊檢測結果。(3)對比HR-HPV、細胞塊兩種方式檢查結果。(4)分析HR-HPV、細胞塊檢查漏診率與誤診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析ASCSU患者采用HR-HPV檢測結果
以子宮頸液基細胞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下,對300例ASCSU患者采用HR-HPV檢測,陽性患者為281例,符合率80.00%(240/300),其敏感度為78.65%(221/281),特異度為42.11%(8/19),陽性率為95.26%(221/232),陰性率為11.76%(8/68),見表1。
2.2分析ASCSU患者采用細胞塊檢測結果
以子宮頸液基細胞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下,對300例ASCSU患者采用細胞塊檢測,陽性患者為281例,符合率93.67%(281/300),其敏感度為93.24%(262/281),特異度為78.95%(15/19),陽性率為98.50%(262/266),陰性率為44.12%(15/34),見表2。
2.3對比HR-HPV、細胞塊兩種方式檢查結果
與HR-HPV檢查準確率、特異度與靈敏度比較,細胞塊檢查準確率、特異度與靈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分析HR-HPV、細胞塊檢查漏診率與誤診率
與HR-HPV漏診率、誤診率比較,細胞塊檢查漏診率、誤診率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近年來,宮頸癌患病人數(shù)不斷地增多,給女性群體的身體健康造成較大的威脅。根據(jù)對該疾病產(chǎn)生原因進行分析,臨床認為HPV感染屬于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健康群體中,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能夠?qū)PV病毒進行清除,但是少部分女性長時間遭到HPV感染后,則可能導致宮頸產(chǎn)生病變,甚至引發(fā)宮頸癌;此外,吸煙、感染等因素也是該疾病的誘發(fā)因素[5,6]。
在臨床對患者進行診斷時,采用HPV檢查是目前運用較頻繁的方式,但是從篩查方式可能會導致出現(xiàn)假陽性患者,同時采取陰道鏡檢查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傷害,屬于侵入性操作,因此在臨床中的推廣率較低[7]。P16屬于腫瘤抑制基因的一種,能夠接收Rb的負反饋,是Rb信號通路主要成員,同時其也參與到細胞周期調(diào)節(jié)過程中,對細胞的分化、生長產(chǎn)生抑制,并且還會控制腫瘤的形成與發(fā)展。細胞塊P16蛋白會在感染BPV后轉變?yōu)镋7蛋白,消滅Rb,感染細胞會造成P16過度表達,所有課將P16作為宮頸癌病變前重要生物標志物,具有較高診斷準確率?,F(xiàn)今將細胞塊P16免疫組織化學檢查作為主要輔助檢查方式,對于檢查呈陰性的患者,其患癌率較低,因此在2年間不需要再次進行檢查;但是對陽性患者產(chǎn)生病變的機率較高,因此則需要給予高度重視[8]。
本研究結果顯示,以子宮頸液基細胞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下,對300例ASCSU患者采用HR-HPV檢測,陽性患者為281例,符合率80.00%,其敏感度為78.65%,特異度為42.11%,陽性率為95.26%,陰性率為11.76%,以子宮頸液基細胞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下,對300例ASCSU患者采用細胞塊檢測,陽性患者為281例,符合率93.67%,其敏感度為93.24%,特異度為78.95%,陽性率為98.50%,陰性率為44.12%,與HR-HPV檢查準確率、特異度與靈敏度比較,細胞塊檢查準確率、特異度與靈敏度更高(P<0.05);與HR-HPV漏診率、誤診率比較,細胞塊檢查漏診率、誤診率低(P<0.05)。由此可見,在選擇細胞塊對宮頸ASCUS分流管理時,達到的準確率更高,漏診及誤診幾率低。
綜上,在宮頸ASCUS分流管理中運用細胞塊檢查,可提高檢查效率,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黎法文,邱文山,崔彬,等.p16/Ki67雙染檢測在分流宮頸低度/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及預測低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轉歸中的臨床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9,16(3):316-319.
[2]潘學景,任琛琛,楊立,等.HPVE6/E7mRNA檢測對ASCUS患者分流管理的隨訪研究[J].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2019,28(5):359-362.
[3]趙宏偉,孫立新,連潤生,等.子宮頸人乳頭瘤病毒16/18E6蛋白檢測在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細胞和低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患者分流和轉歸中的意義[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9,31(8):505-509.
[4]黎法文,邱文山,崔彬,等.p16/Ki67雙染檢測在分流宮頸低度/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及預測低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轉歸中的臨床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9,16(3):316-319.
[5]吳志東,吳振勇,黃彩鳳,等.TCT、HPV-DNA分型聯(lián)合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9,26(6):139-142.
[6]李淑芳,李桂紅,葉玉霞.宮頸細胞學檢查加HPV結合陰道鏡檢查在在宮頸癌篩查中的診斷價值[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9,48(6):177-178.
[7]閆怡,陳麗,陳建偉.宮頸細胞DNA倍體分析在宮頸癌前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20,58(11):65-68.
[8]姚珊瑚,陳寧,劉維娜,等.宮頸脫落細胞Ki67和exportin-5表達用于宮頸癌篩查的初步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9,29(12):1427-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