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軍 何丹鳳 劉超 李麗敏 康健
摘 要:為提高工程流體力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文將TBL教學模式融入到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自主學習意識,加強學生團隊協(xié)作,提高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筆者提出的“TBL在工程流體力學課程中的教學模式”共有七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團隊建設、預習材料閱讀、課堂導入、個人準備測試、團隊準備測試、團隊應用活動、評價與總結,并在最后提出應用建議。
關鍵詞:TBL 工程流體力學 教學模式
1 引言
結合TBL基本環(huán)節(jié)與工程流體力學課程的目標要求,筆者提出的“TBL在工程流體力學課程中的教學模式”共有七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團隊建設、預習材料閱讀、課堂導入、個人準備測試(iRAT)、團隊準備測試(tRAT)、團隊應用活動、評價與總結。在這七個環(huán)節(jié)中,要體現(xiàn)出TBL的基本原則(團隊、職責、任務、反饋),即合理組建團隊,提高學生責任意識,設計適宜任務,及時的高效反饋[1]。
2 課程教學模式
2.1 團隊組建
合理的團隊組建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核心素養(yǎng)[2]。團隊組建活動實施在該教學模式的開端,是工程流體力學課程中第一節(jié)課的首要任務。在后續(xù)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必重復組建團隊,要保持團隊的長期穩(wěn)定性。在組建團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單元課程的教學評價與團隊綜合成績來完善團隊建設,即團隊組建需要教學評價的反饋。相反,團隊組建也影響著團隊的最終成績??紤]到團隊的公正平衡性,團隊必須由任課教師來組建,每個團隊的總人數(shù)最好控制在5至6人,這個數(shù)量是團隊成員學習的最好的效果。這里強調對于團隊的組建要遵守“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組建團隊必須要考慮成員間的性別、交往關系、學習與實踐能力、興趣愛好、知識背景等多種因素。以此保證成員間的綜合能力給予團隊帶來最大的效率。團隊組建以后,教師要考慮到TBL的特性,不要將團隊進行角色的分配。
2.2 預習材料的閱讀
在每節(jié)課開始前,團隊成員必須要做好預習材料的閱讀。教師將整理好的預習材料分發(fā)給團隊成員,而后團隊成員進行課前閱讀,也是為下一步的個人準備測試做充足準備,而個人準備測試同樣也會反饋團隊成員的預習情況。教師要根據(jù)本節(jié)所要講授工程流體力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知識點等準備預習材料、個人準備測試、團隊準備測試的測試題[3]。
2.3 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教學正式開展的第一步,要求教師激發(fā)團隊成員的學習興趣,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這有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工程流體力學課程的內容類別進行導入。如實驗課導入與實驗內容相關的視頻、動畫、演示等,理論課導入生活案例、企業(yè)生產(chǎn)實際問題等,使團隊成員更快的進入學習角色,提高課堂的高效氛圍[4]。
2.4 個人準備測試
個人準備測試主要測試團隊成員對預習材料掌握程度的反饋,采取閉卷形式。其目的是使團隊成員的理論知識加以理解與牢記,也會對團隊準備測試帶來積極的效應,由個體知識向團體知識合理轉化的過程。教師在準備個人準備測試題時,要重點涉及相關團隊應用的活動內容,做好過渡銜接準備。
2.5 團隊準備測試
要保證團隊準備測試的問題與個人準備測試的問題一致性,此環(huán)節(jié)是團隊成員討論解決在個人準備測試中出現(xiàn)問題的過程。團隊成員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刮刮卡(IF—AT)工具對團隊進行測試,刮刮卡是一種有效的團隊測試工具,刮刮卡為團隊測試結果提供準確的依據(jù)。團隊準備測試能夠解決個人準備測試中成員個體出現(xiàn)的問題,也能了解團隊整體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做準備。
2.6 團隊應用活動
團隊應用活動的設計要遵守4S原則,即重大的問題、同樣的問題、具體的選擇、同步報告。其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團隊成員的知識技能核心素養(yǎng),即技術意識、數(shù)據(jù)表達、工程思維、實驗研究、創(chuàng)新設計、應用能力。根據(jù)工程流體力學課程的內容性質,可以分為理論型課程、實驗型課程、設計型課程,這些課程內容類型均適用于TBL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課程內容類型進行團隊活動的設計。如理論型課程團隊應用活動可以設計為團隊同步答題,教師列出題目,團隊成員討論以后,班級里所有團隊同時舉起投票卡展示各自團隊的答案。
2.7 評價與總結
評價與總結是整個課程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對團隊的組建起到完善的作用,也能反饋出團隊應用活動的設計是否成功。在設計教學評價時要依據(jù)整體性、客觀性、關聯(lián)性、目標性、指導性原則[5]。評價包括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和教師評價。組內評價是指團隊成員對團隊整體的貢獻進行互評,即過程評價;組間評價是指團隊之間的評價,即過程與結果;教師評價是指整體教學效果的最終評價。而總結是對每節(jié)課程進行總結,包括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課上氛圍等。
3 應用建議
在實施“TBL在工程流體力學課程中的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每節(jié)課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論知識的掌握過程,包括預習材料閱讀、課堂導入、個人準備測試、團隊準備測試和團隊應用活動。最后給團隊布置任務,為團隊成員課下共同解決問題提供動機,也為第二部分的團隊活動做好準備;第二部分為課堂導入、團隊應用活動和評價與總結。主要是團隊應用活動,其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結合上節(jié)課布置的團隊任務,進行團隊活動。在團隊應用活動結束后,進行評價與總結。
基金項目:2020年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基于OBE理念的TBL教學模式在油氣儲運工程專業(yè)基礎課程建設研究——以《工程流體力學》為例(項目編號:GJB1320007)。
參考文獻:
[1] Larry K.Michaelsen,Michael Sweet,Dean X.Parmelee.Team-Based Learning:Small-Group Learnings Next Big Step[M].San Fransico:Jossey-Bass Publishers,2011.
[2] 金麗珠,嚴軍,高豪杰,熊永蓮.基于過程控制的"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8,(23):171~172.
[3] 郭津津,劉楊,武剛,楊秀萍.工程教育背景下的流體力學課程改革與實踐[J].2018,(4):36~40.
[4] 陸勇.淺談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與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6):157~161.
[5] 秦飛. TBL在通用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聊城大學,2018.
大慶師范學院化學工程學院 (黑龍江省大慶市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