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勤
(泰興市第二人民醫(yī)院CT、MRI室 江蘇 泰州 225411)
主動脈夾層臨床中又稱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當外界諸多不良因素對其造成刺激時,中膜彈性纖維層會發(fā)生病變,內膜會出現破裂,血管內膜下中膜層會有血液滲入,會導致其破裂、剝離[1]。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主動脈夾層病變。傳統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是以往診斷主動脈夾層病變的主要手段,是診斷該病的黃金標準,可對血管內壁進行高效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在具體應用中,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無法有效診斷血管以外的病變,同時會給患者造成比較大的損傷。最近幾年,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MS-CTA技術)不斷更新發(fā)展,具有掃描速度快、數據處理效率高、直接觀察性高等優(yōu)勢。除此之外,MS-CTA技術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可有效判定病變細節(jié),敏感度、特異度是比較高的。除主動脈夾層病變外,可有效檢出其他并發(fā)癥[2]。因此,臨床更加關注該項技術的應用價值。以下為具體分析。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41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進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MS-CTA)檢查。對41例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年齡43~71歲,平均年齡(56.25±2.14)歲。男性21例、女性2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后背撕裂痛、氣促、胸悶等表現。其中有32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壓病史。均于發(fā)病12 h內進行檢查。
指導協助患者平躺。檢查儀器:多層螺旋CT掃描儀。儀器型號:SOMATOM definition AS。數據信息處理系統:Syngo. via后處理工作站。根據患者具體病變情況,設定具體的掃描方法和掃描區(qū)段。掃描范圍:恥骨聯合平面與胸廓入口之間的范圍。掃描方法:設置120 kV的電壓、250 mAs的掃描電流、2.5 mm的掃描層厚。掃描后會獲得相應的數據圖像,將其傳至Syngo. via后處理工作站。通過應用VR技術、平面重建技術、最大密度投影技術等技術的干預,精確分析所得數據,并進行圖像重建。所有患者在掃描之前,都注入75~100 mL碘海醇(350 mgl/mL),通過肘臂靜脈進行注射,注射速率:3.8~4.0 mL/s。注射后延遲25 s,然后進行觸發(fā)掃描。并且實施DSA檢查。將兩種技術診斷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所有檢查均由2名經驗豐富的主治醫(yī)師以上水平行檢查,以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共同對檢查結果進行評估。將左鎖骨下動脈距離、主動脈破口數目、主動脈破口位置等作為具體參數,來表示檢查結果。對主動脈血管分支及累及情況、夾層血栓情況、動脈壁鈣化狀況等進行判定。
本次報告主要采用Debakey分型,主動脈內膜破口處于升主動脈的位置,撕裂范圍可從主動脈弓到腹主動脈,甚至髂動脈,為Ⅰ型;主動脈內膜撕裂口的撕裂范圍局限在升主動脈或主動脈弓范圍之內,沒有向其他部位延伸,為Ⅱ型;主動脈撕裂口位于降主動脈峽部,撕裂范圍累及降主動脈甚至髂動脈,為Ⅲ型[3]。
兩種檢查技術主動脈夾層Debakey分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主動脈夾層Debakey分型比較分析[n(%)]
主動脈破口數、累計分支血管數目、夾層血管形成、破口距LSA及距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MS-CTA組動脈壁鈣化檢出率高于DSA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指標率比較分析
當機體主動脈內膜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和誘導時,會出現相應的撕裂現象,進而出現主動脈夾層。當血液滲入到主動脈壁中層時,會導致真假血腔形成。血液會沿著主動脈壁延伸、剝離,進而形成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該病屬于心血管疾病的范疇。當發(fā)生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疾病時,患者心臟等重要器官的供血功能會出現障礙。發(fā)病急、病情發(fā)展速度快是該病的主要特點,當發(fā)病時患者會伴有劇烈的疼痛感以及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如果壓迫癥狀比較嚴重,會引起機體休克現象。目前并未明確該病的發(fā)病機制,臨床研究結果表明,主動脈縮窄、主動脈中膜變、高血壓以及先天性主動脈瓣膜病等與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發(fā)病有密切的關系?;疾≡缙诒仨殤孟冗M科學的技術明確病情,以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價值的依據[4]。
從傳統診斷意義上來講,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的分辨率較高,圖像比較清晰,通過該項技術干預,可以顯示機體內細小血管的病變狀態(tài)。臨床中一直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作為診斷主動脈夾層病變的金標準,同時在其他血管病變的診斷中,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該項診斷技術也有比較大的局限性,血管造影成像技術是一種有創(chuàng)性的檢查,血腫部位穿刺等檢查手段的干預,都會對機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除此之外,該項技術的應用,無法完全顯示血管功能的空間立體狀態(tài),同時對主動脈夾層并發(fā)癥的檢出率較低。最近幾年,掃描成像技術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同時CT掃描技術也得到了飛快地發(fā)展,隨著研究不斷深入發(fā)現多層螺旋CT掃描技術具有巨大的潛能,對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診斷可發(fā)揮有效的價值。時間和空間分辨率高、掃描速度快、圖像清晰度高等是該項檢查技術的主要優(yōu)勢??梢詫χ鲃用}夾層動脈瘤病變進行準確的分型和判斷,對內膜撕裂口進行準確定位,同時可以對夾層動脈瘤的范圍大小進行界定,可以有效明確重要分支血管的受累情況,同時可有效判定血管血流灌注發(fā)生情況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5]。以上系列因素,是決定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診斷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次研究結果發(fā)現,兩種檢查技術主動脈夾層Debakey分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主動脈破口數、累計分支血管數目、夾層血管形成、破口距LSA及距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MS-CTA組動脈壁鈣化檢出率顯著高于DSA組(P<0.05)。此次研究結果證明,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的應用,對準確判定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發(fā)病程度和病變位置具有較高的價值和意義,可以有效規(guī)避數字減影造影技術的局限性??傊鄬勇菪鼵T血管成像技術的應用,可為主動脈夾層病變的確診提供有價值的依據,幫助醫(yī)師準確、快速判定疾病具體情況。同時針對不同患者的病變范圍和病變程度,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為后續(xù)治療效果和評估提供有價值的依據。在明確血管內膜增生、明確支架變形、評價血管病變范圍等方面,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可發(fā)揮較大的應用價值??梢詮牟煌嵌?、不同空間方位、不同斷面對病變部位管腔的狀態(tài)進行展示,同時檢查過程不會對患者造成損傷。除此之外,可以明確病變血管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可明確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病情況。整體診斷效果優(yōu)于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
綜合以上分析和闡述得知,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的干預,對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診斷確切、顯著??擅鞔_發(fā)病程度、病變范圍、病變血管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同時可明確并發(fā)癥的發(fā)病情況,可為具體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價值的依據,值得借鑒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