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亮,劉翠亭,李 濤
(1山東省運動康復研究中心影像科 山東 濟南 250102)
(2濟南市歷下區(qū)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山東 濟南 250014)
(3山東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運動醫(yī)學科 山東 濟南 250102)
在人體中,跟腱是最為強韌的肌腱之一,它具有較大的應變力,然而在爆發(fā)力的作用下會導致閉合性的損傷發(fā)生。跟腱斷裂主要包括兩種疾病類型,即部分斷裂和完全斷裂[1-2]。超聲檢查具有快捷、無創(chuàng)的特點,隨著其分辨率的不斷增高,在肌肉骨骼系統(tǒng)中,超聲具有更為廣泛的應用,能夠將急性的跟腱斷裂快速診斷出來;然而,若皮下脂肪層存在十分嚴重的局部水腫情況,則通過超聲診斷無法準確地判斷部分跟腱斷裂,極易發(fā)生漏診情況[3-4]。本文主要探究對跟腱急性損傷患者實施彈性超聲成像技術檢查的應用效果。
選取在2018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和歷下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跟腱急性損傷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人。觀察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齡(38.58±9.62)歲;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平均(37.29±9.14)歲。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彈性超聲成像技術檢查觀察組:使用Aixplorer超聲診斷儀,4~5 MHz為探頭頻率?;颊卟扇「┡P位,將雙側小腿顯露出來,自然下垂雙足,在探頭下充分顯露受檢部位,利用導聲墊橫切、縱切掃描跟腱。仔細掃查雙側跟腱,對跟腱的回聲、厚度、連續(xù)性等進行觀察,同時觀察患側跟腱是否有血腫形成及損傷的范圍等。連續(xù)掃查跟腱最大矢狀正中切面,等到穩(wěn)定圖像后,將彈性成像啟動,Std為彈性成像的分辨模式,0~800 kPa為彈性量程,在穩(wěn)定充填彈性圖沒有缺失的情況下予以準確測量。針對正常的跟腱來說,在距離跟腱尖端4 cm的位置放置取樣框;針對損傷的跟腱,則在跟腱纖維回聲最模糊的部位放置取樣框;若跟腱完全斷裂有血腫區(qū)形成,則需要對距離斷端最近的跟腱頭側進行測量。獲得正常跟腱和損傷側跟腱的剪切波速度和楊氏模量值,予以3次重復測量,最后算出平均值。
核磁共振檢查對照組:通過1.5t磁共振成像儀實施縱切面和橫切面掃描。層厚4 mm,層間隔1 mm。由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臨床醫(yī)師實施相關操作。
(1)對比診斷結果;(2)分析彈性超聲成像技術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度;(3)比較兩組診斷認可度,主要包括檢查的實用性、安全性及舒適性三方面內容,各方面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認可度越高。
運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s)、[n(%)]表示,“t”、“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檢出率、確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誤診率、漏診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診斷結果[n(%)]
見表2。
表2 分析彈性超聲成像技術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觀察組診斷認可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比較診斷認可度(±s,分)
表3 比較診斷認可度(±s,分)
組別 例數(shù) 實用性 安全性 舒適性觀察組 45 90.11±5.35 92.01±6.11 91.02±6.02對照組 45 75.21±5.02 76.22±6.32 75.51±4.19 t 11.584 15.185 13.692 P<0.05 <0.05 <0.05
在運動系統(tǒng)損傷性疾病中,跟腱急性損傷十分常見,通常情況下,跟腱急性損傷存在創(chuàng)傷史,踝關節(jié)無法跖屈,完全斷裂時局部有空虛感,損傷部位存在疼痛感,跟腱沒有張力。醫(yī)生主要按照臨床表現(xiàn)、病史等診斷該病,無法實現(xiàn)量化、直觀的檢測[5]。然而,磁共振對跟腱不完全斷裂存在一定的診斷價值,對跟腱進行掃查時,需要協(xié)助其采取俯臥位,讓足部在床沿自然下垂,方便檢查者進行相關操作。但是,磁共振操作比較復雜,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較高,容易出現(xiàn)漏診和誤診情況[6]。
近年來,彈性超聲成像技術逐漸在臨床中應用開來,它可以對組織的彈性特征進行實時定量反映,其彩色編碼圖可以利用彈性值對不同的組織進行區(qū)分。組織的硬度,即楊氏模量值由彩色量程反映出來[7]。國內外研究發(fā)現(xiàn),肌電圖反映的肌肉活動水平和彈性超聲成像技術測得的肌肉楊氏模量值存在良好的線性相關性;因肌肉機械性能屬于一種非線性,肌肉緊張和肌肉的楊氏模量值密切相關,因此彈性超聲成像可以對肌肉的緊張狀況進行準確反映,并實現(xiàn)對肌肉力量的評估。同時,肌腱承受的縱向拉伸力和彈性超聲成像技術測得的彈性模量值存在線性相關性,能夠對跟腱的黏彈性進行反映[8-9]。注意在實施跟腱彈性檢查過程中,需要自然下垂受檢者的足部,探頭平行于跟腱,并且在操作過程中檢查者需要做到輕放探頭,在跟腱長軸清晰顯示的情況下對彈性值進行測量,從而將穩(wěn)定的楊氏模量值獲得[10]。
本文通過探究對跟腱急性損傷患者實施彈性超聲成像技術檢查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診斷結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彈性超聲成像技術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4.44%、97.78%;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實用性(90.11±5.35)分、安全性(92.01±6.11)分、舒適性(91.02±6.02)分各方面評分均較高(P<0.05)。綜上所述,對跟腱急性損傷患者實施彈性超聲成像技術檢查,可以實現(xiàn)對疾病的有效檢出,其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