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璐
摘 要:現(xiàn)代化教育理論表明,教學應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和積累的心理過程。旨在通過實踐體驗,在改變學生的心理態(tài)度、價值觀念和學習方式乃至生活理念的發(fā)展最深層次的指標上有所突破。長期以來,初中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的現(xiàn)狀:教師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把知識整理成條理清晰的一個個板塊,縮短或減少了學生對知識的生成過程,通過大量重復性的練習讓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唯有體驗,才能有真正習得。通過在英語語法課堂上設置各種情境活動的方式,探究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的運用。
關鍵詞:語法;情境;課堂活動
一、情境導入,吸引眼球
以8A Unit3為例,通過標題A day out可知本單元的話題是外出的一天,旨在讓學生能運用本單元的知識點來正確描述旅行,可將旅行的話題作為大的情境。本單元的語法是“as...as”“not as(so)...as”以及反身代詞的運用。通過時下的熱門話題、新聞、視頻等吸引學生的注意來引入與新課相關的知識點,這樣會比較吸引學生的眼球。本課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給學生展示了一條個人網(wǎng)頁競賽的新聞,競賽主題是一次班級旅行,參賽者需要在網(wǎng)頁上上傳班級旅行的圖片和文字。同時我也呈現(xiàn)了Daniel的個人網(wǎng)頁參賽作品,Daniel的個人網(wǎng)頁內容即是Reading部分the trip to the World Park的內容。通過Reading的語篇來導入語法內容。
二、情境呈現(xiàn),操練總結
以四個問題把Daniel的個人主頁內容導出呈現(xiàn)語法點后,在個人網(wǎng)頁比賽的大情境下,我們認真查看了參賽者Daniel的個人網(wǎng)頁。再通過四個問題,我們引出語法點的呈現(xiàn)和操練,并從中習得如何用語法點描述自己的一場旅行,使學生覺得語法與生活緊密相連:第一、二兩個問題:What is in the World Park? How did Linda and other students get off the bus?讓學生用“as...as/the same...as”分別對World Park中的所見所聞進行描述;第三個問題:Is the model Eiffel Tower as tall as the real one in France?讓學生用“not as(so)...as對World Park中的所見所聞進行描述,學生熟悉Reading文本, 用已學知識對新的語法知識點進行操練就會容易得多。接著讓學生在操練后感受語法規(guī)則,并聯(lián)系學生這個假期的北京之旅,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在運用中熟練和鞏固語法知識。拋出第四個問題:Did Linda have a great time?引出enjoy oneself,從而呈現(xiàn)反身代詞。最后回到大情境北京之旅,讓學生討論班主任會給學生的旅行建議,實現(xiàn)反身代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在舊知識中操練,聯(lián)系實際生活,使學生更能將語法知識轉化為自身的一種語言能力,而不僅僅是知識點和規(guī)則。
三、情境提升,拓展運用
教師在語法教學中要善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之不拘泥于課本,給出更多的情景、場合、句型結構,讓學生切切實實地了解語法的功能性,并能將零碎、單一的語法真正地運用到語言交際中。在學生運用本課語法對北京之旅進行零碎的描述之后,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將信息整合,通過運用語法知識從teachers advice,classmates,places of interest,activities and food四個方面對北京之旅進行描述,學生小組討論,運用本課所學語法知識,使零碎的句子變成文段并潤色,最后四人口頭展示出來,使語法因文段而有趣華麗,不再乏味。
四、情境多樣,高度參與
語法教學相對來說沒有太多的文本內容,更多的是通過練習舉一反三,從而得出規(guī)律。因此,為了避免重復和單調的習題,需要精心設計活動的形式,例如填空、判斷、改錯、閱讀、對話等不同形式。而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靈活多樣,為了避免以往一成不變的提問式,教師可采取小組合作、獨立思考、對話、做海報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的參與面更廣一些。學生相互合作學習,跳出課本,鼓勵創(chuàng)新。在本課的語法操練中,我也采用了許多不同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操練,如對話、填空、看圖說話、同桌討論、快速搶答、翻譯、造句、小組討論、小組合作制作網(wǎng)頁等多種操練方式,使學生不覺得枯燥乏味。
掌握語言大多是在交際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Krashen的輸入假設中提到學生掌握語言通過“可理解性的輸入”就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融情語法,將情境活動融入語法教學中,就需要教師根據(jù)語法知識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不斷創(chuàng)設合理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任務中習得、歸納、運用,最終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