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家 何怡怡
摘要:在社會發(fā)展中提升了對德育教育的關注,在高校教育中如何發(fā)揮立德樹人的教育職能是教育領域共同熱議的話題。在高校教育中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全的品格有極大的作用。當前高校中立德樹人的教育形式過于單一,沒有切合實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高校立德樹人效果不佳。高校教師應積極組織志愿服務活動,發(fā)揮立德樹人教育作用。本文專門針對以志愿服務活動提升高校立德樹人成效進行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參考。關鍵詞:志愿服務;高校;立德樹人;成效
立德樹人是高?;窘逃毮?,也是高校教育的核心,重視人才品質與技能的雙重提升,最終的教育目標在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國家也對此提出了明確的教育指導,預示了社會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基于此教師應在思政教育中發(fā)揮思政教育作用,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學生全體參與,在實踐活動中發(fā)揮育人的效果,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一、構建志愿服務平臺
在當前高校中有很多學生對立德樹人活動沒有參與興趣,所以沒能發(fā)揮立德樹人的效果,其中的主要因素在于高校中沒有構建完善的育人平臺,所以德育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結合以上情況教師可以在高校中構建志愿者服務平臺,擴展德育教育資源,發(fā)揮立德樹人的作用。在志愿者活動中重視學生的思想引領、心理狀態(tài)及素質提升等問題,在設計志愿者服務活動中將學生的專業(yè)與德育教育深度融合,發(fā)揮立德樹人的教育成效。高??梢越M織心理健康協(xié)會、支教團體等公益性社團,打造特色品牌效應,引導學生參與到志愿活動中,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實現(xiàn)德育教育。
二、提升志愿活動成員服務能力
在高校中要想發(fā)揮立德樹人的效果,應提升志愿活動成員的服務能力。所以應對志愿服務活動中的成員進行服務培訓,引導志愿者能夠在活動中運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進行服務,運用志愿者自身的言行傳遞立德樹人思想,在組織活動之前可以運用問卷調查或訪談的方式對學生的意見進行調查,結合學生的意愿組織志愿服務活動,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提升學生對志愿活動的認同感,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活動。在活動進行前期,還可以在高校的網(wǎng)絡中進行志愿活動宣傳,或是在校內張貼海報進行宣傳,提升學生對志愿活動的認知與關注。
三、完善志愿服務管理體系
在高校中構建完善的志愿服務管理體系,有利于志愿活動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還能為立德樹人提供科學的執(zhí)行標準。所以應在高校中構建完善的志愿者服務管理體系,其中的標準可以參照中國青年志愿者注冊管理中的內容,將志愿匯作為平臺,由學生代表與校委會共同領導制定志愿者服務管理制度,可以結合學生自愿申請、活動組織、活動參與、活動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考量,優(yōu)化志愿服務管理。另外在志愿管理制度中要體現(xiàn)立德樹人教育內容,運用健全的制度規(guī)范志愿活動的開展,將立德樹人滲透到制度與管理中,發(fā)揮育人效果。另外應結合制度與育人內容構建考核制度與激勵制度,將學生的志愿服務能力納入考評范圍內,設置多項志愿服務指標,促進學生積極參與。例如在組織志愿活動中各個院校針對志愿服務活動需要派遣一名到兩名志愿服務記錄監(jiān)測人員,對各個院校中的志愿服務進行全程監(jiān)測并記錄,在活動結束后將結果提供給校方,最后校方志愿委員會與班級共同評定志愿者服務水平,對參與志愿活動的給予加分獎勵,志愿活動年度參與次數(shù)達到五次的可以獲得滿分,可以獲得獎學金,而其中沒有參與的則無法得到獎學金。在志愿活動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可以向有關企業(yè)申請獎狀,學校會結合情況予以加分,對無故缺席志愿活動的給予減分處理,情節(jié)嚴重的取消參與權限。將志愿者活動考評制度與激勵制度掛鉤,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活動,同時能夠優(yōu)化志愿服務質量,對立德樹人有積極的作用。
構建協(xié)同育人機制,實現(xiàn)合作育人
立德樹人教育內容十分寬泛,包含了多個層面,單純依靠學校的力量略顯不足。因此應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育人的教育機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提升育人效果。首先對于校方可以在校園文化中融入立德樹人內容,在校內組織立德樹人活動,如開展演出活動,讓學生自主收集社會中有關育人的故事,將其編排成舞臺劇,所有的流程交由學生自主設計,教師可在一旁指導,在校園中公演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并在編排表演中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全體師生作為觀眾,在此過程中傳播宣傳了德育教育,提升了育人效果。在家庭方面教師可以與家長共同商討并制定計劃,讓學生在家庭中主動參與家務勞動承擔家庭責任,父母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進行記錄,并上交到教師手中,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情況。最后社會層面就可以組織學生到特殊教育機構進行支教,為學生提供志愿服務機會,在參與活動中,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協(xié)同育人機制的開展,實現(xiàn)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結束語:在社會發(fā)展中對素質教育提升了關注,組織志愿者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的關注,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道德品質,因此高校教師應在高校中構建志愿服務平臺,完善服務體系,促進學生參與到志愿活動中,發(fā)揮立德樹人的教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巧巧.以大學生志愿服務為載體的立德樹人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1(29):181-184.
[2]王宇深.高校共青團服務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路徑探索[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