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雯
【摘 要】提倡整本書閱讀的教育主張已成為語文界的共識,但呼聲高實踐少,所以也是當下語文學習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特別是推進過程怎么展開成為一個難以突破的瓶頸。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話題探究可以作為突破的抓手,為整本書閱讀的推進提供可能的路徑。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 話題 路徑
一、創(chuàng)新形式,激發(fā)興趣點
整本書的話題并不是隨意選擇的,要基于文本特點、立足學生實際。二年級時,我們和學生一起共讀《木偶奇遇記》,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品行塑造期,我們討論了“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好孩子”這個話題,但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光話題討論又太單一,于是我們又繪制了共讀地圖,讓閱讀擁有了行動的軌跡。
學生仿佛變成了一個個“匹諾曹”,開始了一次難忘的奇遇冒險。起點處的匹諾曹還是個長鼻子的木偶,學生從起點出發(fā),完成章節(jié)的閱讀,圍繞主話題說說自己的想法。隨著閱讀的深入,學生對話題的討論也逐漸豐富:從最初的“不能對父母撒謊”“要體諒爸爸,爸爸很窮,當?shù)粢路Q來的課本一定要珍惜”,到后面的“不能隨便聽信壞人的話”“要通過勞動換來收獲,不能不勞而獲”等。
行進到終點,匹諾曹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孩子。我們既完成通讀整本書的任務,而且通過主話題層層深入地進行討論,學生也變得像“匹諾曹”一樣,不怕困難,勇敢戰(zhàn)勝困難,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并勇于嘗試改正。對到達終點的學生獎勵“好孩子”的閱讀獎章。為期一個多月的共讀,我們創(chuàng)新了形式,用“主話題+地圖”讓閱讀變得妙趣橫生。
二、理清文脈,整合瑣碎點
讀完《窗邊的小豆豆》,發(fā)現(xiàn)這本書章節(jié)眾多,圍繞巴學園的介紹散落在文章各處。為了讓學生對這所特殊的學校有一個初步認識,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交流的話題:用你喜歡的方式來介紹你眼中的巴學園。
有的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介紹了這所特殊的學校。盡管學生眼中的巴學園不盡相同,但大家卻都發(fā)現(xiàn)了這所學校的與眾不同。
還有的學生在讀完這本書后,自己創(chuàng)作了一首小詩,叫作《我向往的巴學園》:
我向往的巴學園
有一所奇怪的學校,
大門是用矮矮的樹做成的,
教室是用電車做成的,
午餐里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在這里,
大家散步、露營、溫泉旅行、游泳……
自由、平等、尊重……
充滿了整個校園。
巴學園,好學校,
走進去一看還是好學校,
也是我心中向往的學校。
還有的學生用圖文并茂的小報來匯報自己眼中的巴學園。整個教學活動雖然交流得很瑣碎,但是用一個主話題串起,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同時,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來交流,既發(fā)揮了學生閱讀、分享的主動性,又讓分享的內(nèi)容因為多元而變得更加豐富。用好優(yōu)秀學生的生成性資源,既肯定了優(yōu)秀學生,激發(fā)了他們更大的潛能,也對其他同學起到了引領的作用。
三、發(fā)現(xiàn)沖突,設計探究點
學生由于自身閱歷、知識能力方面的限制,有時的閱讀是浮于表面的,此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文本中的沖突,設計話題讓學生探究,讓學生在激活思維的同時也收獲啟迪?!段黝D動物記》由很多個動物小故事組合在一起,學生初讀僅停留在故事表面,其實細看也會發(fā)現(xiàn)動物世界中也有生存法則。其中好多故事都是悲劇,狼王洛波慘死,春田狐的孩子相繼死去,連最后僅存的都沒能幸免,賓果也被毒死,但豁豁耳是讀到現(xiàn)在最讓人感到欣慰的,他和他的家人幸福地生活了下去。發(fā)現(xiàn)這個沖突后,教師適時拋出話題,小組討論后聚焦到“棉尾兔媽媽毛麗最引以為傲的是兒子不僅很好地繼承了母親的智慧,更是做到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個探究話題上,出示任務單,讓學生圍繞話題進行深入探究。
圍繞話題我們組織了小組交流匯報,首先交流棉尾兔豁豁耳從媽媽毛麗那里學到了哪些生存的技能和智慧。學生們再次回到文本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棉尾兔的生存技能——潛伏不動,瞬間靜止,利用薔薇樹、鐵絲網(wǎng)、流水保護自己……有的小組還設計了考題考大家:
棉尾兔用后腿敲擊地面進行聯(lián)絡,你能讀懂它們的語言嗎?把信號與對應的意思用直線連起來。
跺一下腳 過來
緩慢連續(xù)地跺腳 有危險
快速連續(xù)地跺腳 “小心”或者“靜止”
急速地跺腳 “快逃命吧!”
在第一板塊的交流中,學生不僅再次細讀了文本,通過任務驅(qū)動模式,在組內(nèi)很好地分工合作,交流過程中除了理清散落在書中的內(nèi)容,進行歸類、整理,而且再讀的過程也讓閱讀更深入,還體會到動物間的母子親情,兔媽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可以全然不顧對手的強大,不顧自己的安危。
圍繞主話題,我們又交流了第二板塊:豁豁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地方又體現(xiàn)在哪呢?由于話題設計貼近文本和學生,交流走向精彩——“一箭雙雕”除掉“大個子”讓大家對豁豁耳佩服得五體投地;捉弄獵犬藍爵和他的主人,又讓我們不止一次地捧腹大笑……
讀到深處有所思,學生自然而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只棉尾兔機智、靈活,實在不一般。我們也一樣,凡事必須依靠我們聰明的頭腦。能夠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也是他生存能力精進的最大證明。動物間也有濃濃的親情,我們要和動物友好相處,不要傷害它們。
四、聚焦細節(jié),發(fā)掘生長點
閱讀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但要找到能觸發(fā)學生思維、心靈生長的方法,還需在細節(jié)上進行話題的叩問?!稅鄣慕逃肥且槐救沼涹w的小說,寫的是四年級學生安利柯一個學年的生活。我們先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了書中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還進行了投票,選出了自己心目中最喜歡的人物。在交流自己最喜歡的人物時,有學生提到斯代地。筆者拋出話題:“斯代地一開始留給‘我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后來他居然獲得了二等獎,超過了德羅西以外的所有同學。不聰明的斯代地到底是靠什么讓大家刮目相看的呢?”
其實,斯代地的成功秘訣就藏在書中的很多細節(jié)中,學生循著這個話題,開展了這樣的分享:
生1:我覺得他靠的是不放棄,別人都在嘲笑他,讓他回家種田,但是他卻沒有自暴自棄。
生2:我補充,連他爸爸都覺得他呆頭呆腦,但是他卻沒有放棄自己。
師(小結(jié)):是的,就是這種永不放棄支撐著他。你從哪些細節(jié)體會到他的永不言棄的?(板書:永不放棄)
生1: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對于學習這件事他是非常用心的。(板書:珍惜時間)
師: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他其他的成功秘訣嗎?
生2:他特別喜歡買書,所有的錢都用來買書了。(板書:熱愛閱讀)
師:說到斯代地喜歡閱讀,這里又有另外一個故事了,請大家回讀《斯代地的圖書室》,說說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生1:他很喜歡收藏圖書,他只要有錢就去買書了。
生2:他的圖書室井井有條??吹贸鏊貏e喜歡書。
生3:他很愛惜自己的圖書。
師(小結(jié)):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磥?,斯代地進步的階梯就是書籍了。除了這些,還有什么秘訣嗎?
生4:他上課非常專心。(板書:上課專心)
師(總結(jié)):正是靠著這些,不起眼的斯代地居然獲得了二等獎,創(chuàng)造了所有人都感到驚訝的奇跡??磥?,無論你的起點多低、基礎多薄弱,不放棄自己,朝著目標努力,也會有逆襲的高光時刻!
閱讀的過程也是與文本人物對話的過程,從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受到文中人物的感召,激發(fā)自身的小宇宙。所以,有時讀整本書也要來些“細品”和“慢煮”,這樣才能找到屬于學生的生長點。
從學情出發(fā),從文本特點出發(fā),把話題作為抓手和突破口,指向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指向整本書的系統(tǒng)梳理,指向讀與思的深入,指向?qū)W生精神世界的成長,整本書閱讀的推進過程也會有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