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其
【摘 要】 通過對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問題的探究,提出三種習作教學策略以優(yōu)化中年級的習作教學:初步培養(yǎng)中年級學生觀察、感受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自由表達,增強習作的興趣和自信心;提供范文,進行仿寫訓練。
【關鍵詞】 小學中年級? 習作教學? 策略
中年級作為小學習作的起步階段,是銜接低、高年級的橋梁,中年級的習作教學在整個小學習作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文主旨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借鑒吸收前人的經(jīng)驗成果,通過對中年級習作教學問題的審視,同時充分考慮中年級習作教學的特點,力求探索并形成適合中年級的習作教學策略。
一、小學中年級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 教師對中年級學生習作要求過高
當前,不少教師在中年級進行習作教學時,向學生提出的習作要求比現(xiàn)行課標要高。中年級作為習作的起步階段,也是真正意義上開始學習寫作的階段,一開始要求學生寫出在成人看來非常有意義、思想深刻的文章,那是不可能的事。而老師對剛開始進行習作的中年級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只會讓學生感到為難。久而久之,當學生絞盡腦汁去完成一篇篇習作,但又不能使老師滿意的時候,他們就會對習作失去興趣和信心,由此對習作產(chǎn)生害怕、厭惡之感。
2. 學生無物可寫,無情可抒
中年級學生無物可寫,無情可抒也是中年級習作教學中突出問題之一。雖然,中年級學生的閱歷比低年級豐富多了,然而,大部分中年級學生沒有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即便有所觀察,亦少有感受,于是,胸中之意貧乏。因此,一到習作時,他們便無物可寫,無情可抒。
3. 忽視中年級學生習作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
很多教師在進行中年級習作教學時,還忽視了一個問題——學生習作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通常教師以為學生有了寫作的素材,并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了習作方法,便想當然地以為學生就能將習作方法很順利地遷移、運用到習作中去。事實上,很多學生在教師習作指導后,學了習作方法,仍不能憑借所學的習作方法進行寫作。
二、小學中年級習作有效教學策略
通過對中年級習作教學問題的審視以及對其習作教學特點的分析,筆者認為,針對這個中年級習作,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學策略。
1. 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感受的能力和習慣
中年級是小學生觀察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師應予以重視并開始初步培養(yǎng)中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另外,中年級習作目標“留心周圍事物”“不拘形式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中“隱含著觀察方面的要求,同時也不僅僅停留在觀察,而是擴展到各種感官,注意周圍的一切事物,從而獲得感受、體驗,成為作文的動力和內容”??梢?,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中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要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能力,讓學生在習作中“有情可抒”。
結合中年級學生學習特征,教師可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體悟觀察、感受對寫好文章的效用,讓學生先觀察,后談感受,并把這種方法遷移到習作中,初步培養(yǎng)其觀察、感受的能力。而到了高年級,再讓學生學會邊觀察,邊感受,習作時則把觀察、感受兩者融合在一起。教師還可利用教材中的習作例文讓學生仔細閱讀,從中領悟例文的觀察,感受方法的運用,在此基礎上進行遷移運用,達到“訓練語言操作能力”之效。
中年級學生的感受能力比低年級要強,但仍然需要老師悉心的指導才能有所發(fā)展。而創(chuàng)設情境,現(xiàn)場指導,讓學生學習如何觀察、感受,這樣的指導效果是顯著的。
2. 讓學生自由表達,增強習作的興趣和自信心
在習作起步階段,讓學生進行自由表達,教師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的習作大多為流水賬,往往問題比較多,如沒中心,沒章法,且用詞不準、語句不通等,但教師必須認識到這是正常的。自由表達有其優(yōu)越性。它既關照了中年級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和語言發(fā)展特點,也能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書寫自己的想法和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使學生感到習作不難,自己也是能寫出來的,由此克服習作的畏難情緒,增強習作信心,習作動力源源不斷。畢竟流水賬式作文是學生習作入門的必然。鄭國民博士曾指出,在中年級“鼓勵學生先寫出來,學生愿意寫、能夠寫出來是關鍵,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漸規(guī)范”。
教師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比如,老師要求學生以“下課啦”為主題來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此時,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回憶以前的課間活動,并且教師要問學生:在課間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有的學生會說:快樂;有的學生會說:痛苦;有的學生會說:郁悶等。接著,教師再問:為什么有的同學的心情是快樂的?為什么有的同學的心情是痛苦的?為什么有的同學的心情是郁悶的?通過這個問題,每一位學生都講述了一件發(fā)生在課間的故事,等學生講述完故事之后,教師要針對每一位學生的故事進行點評,并且讓他們將自己的故事寫下來,同時還要求學生要自己擬一個合適的題目。通過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也會讓學生越來越喜歡寫作。
3. 提供范文,進行仿寫訓練
新課標在中年級習作目標中沒有提出仿寫,到了高年級才在閱讀目標中要求“初步領悟文章基本表達方法”。但筆者認為,仿寫是培養(yǎng)習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尤其在習作的起步階段。仿寫就是模仿寫作,仿照所給定的范例的形式進行寫作。它是把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一種重要的手段,也是學生較快掌握寫作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朱作仁先生指出:“實踐證明,利用范文仿作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它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利用范文的榜樣作用,是符合兒童模仿的心理需要的。正如皮亞杰所指出的兒童的‘模仿能產(chǎn)生表象,因而從任何外部動作中分離開來,有利于保持動作的內部輪廓,成為日后形成思維的準備?!庇纱?,在中年級習作教學中,自由表達與仿寫應并重,二者可交替采用。
總之,中年級習作教學策略應以解決中年級習作教學問題為突破口,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準繩,在充分考慮中年級習作教學特征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有針對性的習作教學策略,以優(yōu)化中年級的習作教學。
參考文獻
[1] 陳麗莊.培養(yǎng)能力促進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之我見[J].商品與質量,2010(S5).
[2] 朱作仁.小學語文教學法原理[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