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華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我們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能做。這句話對我們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有著特別的指導意義。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就應該是以活動為載體,以活動促發(fā)展,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究中質(zhì)疑,在活動中創(chuàng)造。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要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親力親為,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去,從而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一、注重體驗,讓學生有收獲、有成就感
綜合實踐活動如果不讓學生真正體驗,不能讓他們有收獲,有成就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開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系列活動中,我精心設計了課內(nèi)和課外兩個活動,讓學生真正把自己的事情做起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課內(nèi)活動——把自己的書包和課桌收拾整齊。首先,為了幫扶學生,我依次提出了以下問題:要想把書包和課桌收拾整齊,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么?課桌上可以放些什么?桌洞里放些什么?一些用完的或者是用不到的東西應該怎么處理?學生對以上幾個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得出結論。緊接著,學生自主收拾,教師此時多觀察,但不做具體指導。在學生收拾好后,全班評議,評選出“最整潔書桌”和“需要改進的書桌”。找出“最整潔書桌”的優(yōu)點,鼓勵全體學生學習,全班群策群力對“需要改進的書桌”進行重新整理,達到最優(yōu)。
課外活動——整理自己的床鋪和衣櫥。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所以該項活動需要家長的配合和幫助。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簡單家務,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意識和能力。然后,讓家長拍照發(fā)給我,進行全班的評選。
在這兩項活動中,學生真正動起來了,在活動中他們不僅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體驗到了收獲的快樂和成就感,這也就為他們以后堅持做下去提供了動力,活動效果水到渠成。
二、進行有的放矢的創(chuàng)造,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外延無限擴大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內(nèi)涵豐富,只要我們有一顆創(chuàng)造的心,就可以拓展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讓教材更加具備時代特色,更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從而使活動的有效性更上一個臺階。
例如,在“環(huán)境保護”的系列活動中,我先讓學生依據(jù)教材說一說,你在教材中讀到了什么?讀了教材,你又想到我們身邊的哪些環(huán)境問題?針對這些環(huán)境問題,你有什么想法?可是這些內(nèi)容都只是紙上談兵,所以我又結合學校所在地小河的一些環(huán)境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活動:請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對小河及其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調(diào)查、分析,了解小河及其周邊的環(huán)境狀況,深入探究造成小河及其周邊環(huán)境污染的原因,總結出保護小河及其周邊環(huán)境的方法和策略。另外,我還提示學生可以用問卷、視頻、圖片、表格等方式進行活動。
在該項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真正了解到小河及其周邊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并且在活動的最后我們還成功地開展了“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的主題班會,倡議所有的學生一起努力,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三、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整合,提高其有效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經(jīng)常會尋找它與其他學科的一些共通點,進行有機整合,這樣一來,既可以鞏固學科的知識,又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安全用電的知識,于是我就把這方面內(nèi)容與科學課中的安全用電進行了有機整合:先從源頭上引導學生知道——電從哪里來;再啟發(fā)學生思考——電可以做什么;然后討論——怎樣安全用電;最后引導學生完成一張關于安全用電的手抄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科學知識進行了再了解和再探究,更知道了電不僅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還會給我們帶來不少危害,可是只要我們了解電,正確使用電,就能讓它為我們造福。
當然,在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的學習中,也有不少可以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契機,我也會積極掌控,進行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進而提高活動的有效性。
四、在綜合活動實踐的過程中,科學分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要涉及的內(nèi)容很多、很雜,我上綜合實踐課都會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具體的分組方法是:先找出學習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小組長;再根據(jù)成員能力的特點進行分組,盡量做到成員之間有一定的互補性;再次針對性格進行再次調(diào)配,達到動靜和諧。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小、經(jīng)驗少,他們在獲取信息時,難免會片面,缺乏多源性,甚至有時信息也會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和失誤,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成員之間的信息可以互相交流,從而進一步達到修補、提煉信息的效果。這樣一來,既能提高活動的效率,又能提高活動的效果。
總而言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必須以學生為本,時刻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想方設法地建立教材、活動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進行開放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在活動中達到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與發(fā)展,在活動中讓他們有收獲,建立信心,產(chǎn)生成就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