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波,鄭鵬華,李火良
(1 浙江省長興縣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總站,浙江長興,313100;2 浙江省長興縣農業(yè)農村局,浙江長興,313100;3 長興李家巷晶津家庭農場,浙江長興,313100)
“陽光玫瑰”葡萄(Vitislabrusca×V.viniferaL. Shine Muscat)屬二倍體歐美雜交品種,親本為“安蕓津21號”(Akitus-21)和“白南”(Hakunan)[1],因外觀美、玫瑰香味濃、口感好等原因得到消費者的喜愛。但“陽光玫瑰”葡萄成熟后期易產生果銹,生產上常使用套袋技術來提高商品性。套袋可改善果實著色、提高外觀品質、防止日灼,使果實不受病蟲為害及各類機械損傷,從而提高果實商品性[2-3],在梨、桃、葡萄、獼猴桃等果樹上應用廣泛。目前,市場上運用到“陽光玫瑰”葡萄上的果袋種類很多,不同類型果袋對“陽光玫瑰”葡萄果實品質的影響存在差異。因此,本試驗選擇了8種果袋,探究適宜浙北地區(qū)“陽光玫瑰”葡萄生產的果袋類型,以期為提高精品率,增加果農收入提供理論依據。
1.1 供試材料
試驗于2020年在長興縣李家巷晶津家庭農場進行。試驗基地地處浙江省北部(E 119.95°,N 30.96°),海拔12 m,土壤為黏壤,pH值6.8,土質中等肥沃。供試材料為7年生貝達砧“陽光玫瑰”葡萄。
1.2 栽培方式
試驗基地采用鋼管連棟大棚,大冠“H”形樹形,行距6 m,株距4 m,試驗期間對供試植株進行常規(guī)管理。開花前整穗,留穗尖5 cm。盛花后1~3 d用GA325 mg/L +CPPU 2 mg/L對果穗進行第一次處理,12 d后用GA325 mg/L進行第二次處理。盛花后15~20 d定果穗,每穗留果50~60粒,25 d后套袋,套袋前對果穗均勻噴灑1次殺菌殺蟲劑,藥液干后立即套袋,當天套完。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設計 供試果袋共8種,規(guī)格為25 cm×34 cm,共設置9種處理:(1)白色木漿紙袋,以下簡稱白袋;(2)綠色木漿紙袋,以下簡稱綠袋;(3)藍色木漿紙袋,以下簡稱藍袋;(4)綠色三色木漿紙袋,袋口至袋底依次為綠色、淺綠、白色,以下簡稱綠三色;(5)藍色三色木漿紙袋,袋口至袋底依次為藍色、淺藍、白色,以下簡稱藍三色;(6)半透明紙袋,一面為透明塑料(有透氣孔),另一面為全木漿白色紙袋,以下簡稱半透明;(7)白色無紡布袋,以下簡稱白布;(8)綠色無紡布袋,以下簡稱綠布:(9)不套袋作為對照。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株樹為一個小區(qū),重復3次。
1.3.2 果實指標測定及評價 果實成熟后,每個處理隨機選取9串葡萄,剪下果粒,混勻后,隨機選取18粒測定單果質量、果實縱橫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標,選取3粒測定果實硬度。對果皮顏色、香味、果銹等指標進行感官評價??扇苄怨绦挝锖坎捎脭碉@糖度計(型號為ATAGO PAL-1)測定。果實硬度(去皮)采用水果硬度計(型號為托普云農GY-4)測定。果實感官評價由農技人員、農民土專家、普通消費者等6人組成,單獨品嘗評價后匯總。
1.3.3 裂果率統(tǒng)計 6月26日,發(fā)現葡萄出現裂果,遂分3次摘袋剪除裂果并隨機選取不同處理各10串葡萄進行標記,記錄總粒數和裂果數,裂果數是3次剪除的裂果之和,裂果率(%)=裂果數/總粒數×100。
1.4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DPS 7.05進行LSD檢驗。
2.1 果實品質理化指標受到的影響
由表1可知,“陽光玫瑰”葡萄在經過2次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后,果粒質量9.3~11.2 g,其中綠布處理的果實最大,白袋處理的最小,白袋、綠袋、藍袋、藍三色、半透明與對照無顯著性差異,綠三色、白布、綠布顯著高于對照。果實縱徑25.96~28.70 mm,綠布最大,藍三色最小,白袋、綠袋、藍三色、半透明與對照無顯著性差異,藍袋、綠三色、白布、綠布顯著高于對照。果實橫徑23.56~25.19 mm,綠布最大,對照最小,綠布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其他處理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果形指數1.09~1.17,綠三色、白布與對照存在顯著性差異。對照的果實硬度最小,為0.98 kg/cm2,綠袋最大,為1.29 kg/cm2。套袋后的果實硬度顯著高于對照,說明套袋可以增加果實硬度,其中有色紙(布)袋(綠色、藍色、三色)效果更顯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1%~18.5%,對照最高,綠袋最低。綠袋、藍袋、半透明、綠布處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顯著低于對照,而白袋、綠三色、藍三色、白布與對照無差異。
表1 不同類型果袋對“陽光玫瑰”葡萄果實品質的影響
2.2 果實外觀受到的影響
由表2可知,套不同類型果袋,“陽光玫瑰”葡萄果皮顏色不同。對照的果皮呈黃色;白袋、藍袋、綠三色、藍三色、白布的果皮均為黃綠色,感官差異不明顯;半透明的果皮為黃綠色到黃色,較上述果袋顏色偏黃;綠袋和綠布的果皮為綠色。套袋后,不論何種果袋處理的果實果銹少或沒有,說明套袋可以減少果銹形成,提高果實商品性,但白袋、半透明的果銹略多于其他果袋。
表2 不同類型果袋處理的“陽光玫瑰”葡萄感官評價
2.3 裂果率受到的影響
根據長興縣氣象信息記載,2020年梅雨期50 d,比常年長28 d,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28.6%,葡萄裂果現象嚴重。由統(tǒng)計可知,綠袋的裂果率最高,為19.5%,白布的裂果率最低,為8.7%(見表3)。無紡布袋的裂果率極顯著低于紙袋,而不同紙袋之間、不同無紡布袋之間的裂果率沒有顯著性差異。
表3 不同類型果袋對“陽光玫瑰”葡萄裂果率的影響
套袋為果實生長發(fā)育營造了微域環(huán)境,不同類型果袋的微環(huán)境不一樣,使果實的光合、呼吸作用等代謝發(fā)生了改變,影響了糖分等有機物質的積累[4],最終導致果實性狀的不同。前人研究結果表明,套袋能夠增加葡萄單粒質量[5-6],也有研究表明,套袋后葡萄單粒質量差異不大[7-8]。本研究結果顯示,白布、綠布和綠三色會增加果實單粒質量,而白袋、綠袋、藍袋、藍三色、半透明對果實單粒質量沒有影響。宋獻策等[9]研究發(fā)現,淺綠色果袋能改善“陽光玫瑰”葡萄果實外觀。本試驗中所有類型果袋均能改善果實外觀,減少果銹,但不同果袋減少果銹的作用不一樣,白袋和半透明袋減少果銹作用較其他果袋略差。葡萄果實硬度除受到果實細胞自身結構等內部因素影響外,還受到溫度、濕度等多種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10]。本研究表明,套袋可以增加果實硬度,與蘭昌文等[11]的研究結果一致,其中有色紙(布)袋(綠色、藍色、三色)的效果更明顯。王愛玲等[5]認為白色紙袋和白色塑料薄膜紙袋有利于“火焰無核”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余陽等[8]認為,在“魏可”葡萄成熟后期不同套袋處理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無顯著差異。周思泓等[12]認為白袋、綠袋、黃袋顯著降低“陽光玫瑰”葡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本試驗中綠袋、藍袋、半透明、綠布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仍在17%以上,口感脆甜。白袋、綠三色袋、藍三色袋、白布與對照無顯著性差異。這些不同可能是由于套袋材質的透光透氣性差異以及品種特異性導致的。綠袋、藍袋、綠布較其他果袋透光性更差,弱光環(huán)境下果皮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使果皮所需的光合產物由葉片供應,導致分配到果肉的光合產物數量減少[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而半透明袋雖然透光透氣性優(yōu)于有色袋,但因大棚內濕度大,造成袋內濕度飽和,出現水霧,降低了透光性,不利于糖分積累[13]。王繼源等[14]研究發(fā)現,透明袋果實香氣種類最多、醇類物質含量最高,而綠袋抑制了葡萄香氣的生成,香氣種類最少。本研究中白布、綠布、白袋、半透明的玫瑰香味較濃郁,而其他果袋香味略差,與滿坤的研究結果類似[15]。長時間梅雨天氣,大棚內空氣濕度大,套袋后營造的高溫高濕微環(huán)境使葡萄果皮在短時間內吸水膨脹,膨壓增大[16],導致裂果。本試驗中的白色、綠色兩種無紡布果袋透氣性好,裂果率就很低。相反,紙袋透氣差,加速了裂果的發(fā)生。對于2020年異常的梅雨天氣,無紡布袋表現優(yōu)良。但常規(guī)年份下無紡布袋和紙袋裂果率的差異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生產上需要根據立地條件和生產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果袋。白色和綠色無紡布果袋更適合在浙北等梅雨期長、濕度較高地區(qū)的大棚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