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川喻 郝超寶 王宏偉
日照市人民醫(yī)院1臨床營養(yǎng)科,2神經外科,山東日照 276800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脂血癥的發(fā)病率逐年攀升。高血脂癥是指人體脂質代謝障礙導致的血漿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異常的現象,與心腦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死于高脂血癥及其相關疾病的人數近2000萬,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相關死亡人數將越來越多,可見高脂血癥嚴重危害居民生命健康。臨床實踐表明,單純應用藥物治療高脂血癥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且長期藥物治療對人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應用藥食同源植物調節(jié)血脂具有較好的市場價值和發(fā)展前景。有研究表明,許多天然中草藥在調控血脂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和極強的優(yōu)勢,且食用安全、不良反應小、資源廣泛、成本低廉,可用于降血脂保健食品的開發(fā)。為此,本研究以葛根提取物、絞股藍提取物與紅曲配伍制成膠囊,觀察其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的影響,以期為開發(fā)安全有效的降血脂保健食品提供參考和依據。
受試膠囊由山東蓬萊深奧生物科技研究所提供,由葛根提取物、絞股藍提取物、紅曲混合制成(其中含葛根素1.8%、總皂苷1.1%、洛伐他丁0.16%),人體每日推薦量為2.4 g/60 kg·bw,即每日40 mg/kg·bw(受試物相當于生藥用量:葛根4.82 g/d、絞股藍2.45 g/d、紅曲0.73 g/d)。
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提供:SPF級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體質量150~183 g,生產許可證號:SCXK(京)2005-0013。飼養(yǎng)環(huán)境為屏障級,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魯)2008-0005。
由基礎飼料78.8%、膽固醇1%、豬油10%、蛋黃粉10%、膽鹽0.2%,加入適量的酪蛋白、磷酸氫鈣、石粉、食鹽等組成,各項指標達到維持飼料的國家標準。實驗動物標準飼料由山東省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CXK(魯)2004-0014號。
HITACHI7180型全自動血液生化儀(日本日立公司),CP225D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YP2001N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等。
以基礎飼料喂飼大鼠7 d后,編號稱重,取尾靜脈血,測定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然后將大鼠隨機分為4組:高脂模型對照組,低、中、高劑量受試物組(200 mg/kg·bw、400 mg/kg·bw、800 mg/kg·bw,分別相當于人體推薦量的5倍、10倍、20倍)。自正式實驗開始,各組換用高脂飼料喂養(yǎng)。高脂模型對照組喂飼高脂飼料以誘導高脂血癥模型大鼠,連續(xù)喂養(yǎng)30 d后,測定血清中的TC、TG含量。如果造模干預后大鼠血清TC、TG含量顯著高于干預前,表明高脂血癥大鼠造模成功[2]。各劑量組在喂飼高脂飼料的同時給予不同濃度的受試物,受試物采用0.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配制,灌胃體積為10 mL/kg·bw,低、中、高劑量組的受試物濃度分別為20.0 mg/mL、40.0 mg/mL、80.0 mg/mL;模型對照組則給予同等體積的0.5%羧甲基纖維素鈉灌胃;1次/d,連續(xù)給予30 d,每15 d測量1次體質量。30 d后取大鼠尾靜脈血測定血清TC、TG、HDL-C水平,采血前禁食12 h。
按照《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guī)范》[3]中降血脂檢測評價方法進行評定:①各劑量組與模型對照組比較,任一劑量組血清TC降低,且任一劑量組血清TG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同時各劑量組血清HDL-C不顯著低于模型對照組,可判定該受試樣品輔助降低血脂動物實驗結果陽性。②各劑量組與模型對照組比較,任一劑量組血清TC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各劑量組血清TG不顯著高于模型對照組,各劑量組血清HDL-C不顯著低于模型對照組,可判定該受試樣品輔助降低膽固醇動物實驗結果陽性。③各劑量組與模型對照組比較,任一劑量組血清TG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各劑量組血清TC不顯著高于模型對照組,血清HDL-C不顯著低于模型對照組,可判定該受試樣品輔助降低三酰甘油動物實驗結果陽性。
大鼠初始體質量各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口給予大鼠不同劑量的受試物30 d后,模型對照組和各劑量組體質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體質量變化
給予高脂飼料后,模型對照組大鼠血清TC、TG均明顯升高(P<0.01),HDL-C明顯降低(P<0.01)。給藥結束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中劑量組大鼠血清TG水平顯著降低;高劑量組血清TC和TG均降低,且HDL-C水平升高,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受試物對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響
此外,與模型對照組相比,低、中、高劑量組大鼠血清TC下降百分率分別為5.31%、8.38%、16.48%,血清TG下降百分率分別為6.54%、23.53%、28.10%,血清HDL-C上升百分率分別為0.03%、0.10%、0.17%。見表3。
表3 各組血清TC、TG、HDL-C的變化率
中醫(yī)理論認為高脂血癥是脾虛痰盛、肝脾不調所致,飲食不節(jié),恣食肥甘導致痰積血瘀,化為脂濁。而高血脂既是病理產物,亦是致病因素。高脂血癥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升高,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腦中風和冠心病等的發(fā)生,故降血脂對機體健康十分重要。臨床上雖有較多治療高脂血癥的西藥,但大都具有毒副作用,運用中藥等天然藥物調節(jié)血脂有著化學合成物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因此,為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選擇天然降血脂藥食同源植物來調節(jié)血脂逐漸成為趨勢,也是今后研究的熱點[4-5],這符合中醫(yī)“未病先防、即病防變”的治療原則。本研究經口給予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不同劑量受試物30 d后,高劑量組大鼠血清TG、TC顯著下降且HDL-C升高,證明高劑量組葛根提取物、絞股藍提取物與紅曲配伍制劑具有較好的降血脂作用。
葛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為葛根素,研究顯示葛根素有助于降低TC及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其機制可能與其增加膽汁酸的排出、抑制膽固醇在腸內的吸收以及促進膽固醇的降解和排泄等有關;葛根素還能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及TG的合成,調節(jié)膽固醇代謝轉化酶CYP7A1的分泌[6],促進膽固醇在肝臟中轉化為膽酸,減少脂肪在冠狀動脈壁沉積,從而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7]。另外,葛根素還能顯著上調血漿一氧化氮水平及主動脈內皮一氧化氮合酶活性[8],提示葛根素有助于改善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舒張反應。此外,葛根素還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能提高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物酶活性,并降低丙二醛含量,間接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9]。大量研究顯示,絞股藍中的皂苷、紅曲中的洛伐他汀可抑制脂肪細胞的合成及體內膽固醇的產生,修護肝臟損傷,從而起到改善脂質代謝紊亂的作用[10-11]。另有文獻報道,絞股藍的活性物質能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的沉積及脂質過氧化物的生成,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2]。
在傳統中醫(yī)藥領域,葛根、絞股藍、紅曲等被廣泛用于輔助降血脂。本研究初步探討了葛根提取物、絞股藍提取物與紅曲配伍制成的膠囊制劑對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由于葛根、絞股藍和紅曲的藥食同源性,對于高血脂者,提倡經常攝入適量的葛根、絞股藍和紅曲制品,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脂水平。另外,本次研究雖證實葛根提取物、絞股藍提取物與紅曲配伍制劑具有降血脂作用,但關于其配伍作用機理的研究仍相對表淺,其量效關系、構效關系尚不明確。因此,繼續(xù)開展有關基礎研究及臨床試驗來深入探討葛根提取物、絞股藍提取物與紅曲的配伍效應與作用機理顯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