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思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耳鼻喉科,天津 300000)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sinusitis)發(fā)病率近年呈上升趨勢[1]。目前,常規(guī)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減輕患者癥狀,但是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和康復。個性化護理干預是以患者個體差異為基礎,開展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一定程度預防并發(fā)癥,確保手術后康復效果[2]。目前,本研究旨在觀察個性化護理干預用于鼻內鏡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康復效果的可行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行鼻內鏡術治療的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48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 例。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臨床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診斷標準;②均進行鼻內鏡術治療;③依從性良好,能配合護理干預者。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心腦血管等嚴重系統(tǒng)疾病者;②隨訪資料不完善者;③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異常。其中對照組男13 例,女11 例;年齡21~67 歲,平均年齡(39.13±2.09)歲;病程3 個月~4 年,平均病程(1.20±0.56)年。觀察組男14 例,女10 例;年齡22~68 歲,平均年齡(39.20±1.98)歲;病程5 個月~4 年,平均病程(1.16±0.48)年。兩組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①基礎護理:術前給予常規(guī)訪視,告知手術相關知識;②嚴格及時執(zhí)行醫(yī)囑,做好治療和護理操作;③對于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患者,做好安撫和開導;④術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加強鼻腔常規(guī)管理。觀察組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①評估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嚴重程度等;②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認知干預:針對患者一般資料實施針對性的健康宣教,采用通俗簡單的語言,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注意事項。講解手術配合重要性,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最大化消除患者的緊張和顧慮;?術前行為訓練:術前正確演示呼吸、吞咽、肌肉放松等方法,為受有效恢復奠定基礎;?鼻腔針對性干預:鼻內鏡術后,指導患者保持半臥坐位,并將床頭抬高30 度作用,盡量減少氣流對鼻腔的刺激,減少出血,促進患者呼吸和引流。同時講解打噴嚏、擼鼻、咳嗽的正確方式,并在術后48 h 內拔除鼻腔內填塞膨脹海綿,定時清除鼻腔內積血、血痂、沖洗鼻腔;?飲食干預:依據患者個體差異飲食習慣和喜好,并結合術后恢復需求,制定患者科學合理飲食,即遵循飲食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多飲水,禁食辛辣、生冷、刺激、粗硬以及燙的食物。此外,叮囑患者少說話;?術后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及時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減輕患者不良心理,使其積極配合護理,避免不良情緒對手術效果和術后恢復的不良影響。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住院時間、鼻腔鼻竇結局測試-20 量表(SNOT-20)評分、臨床癥狀評分、并發(fā)癥(鼻中隔血腫、眶周皮下淤血、鼻淚管損傷)發(fā)生率、復發(fā)率(2 個月,電話隨訪)以及護理滿意度。SNOT-20 評分[3]:包括20 個條目,總分60 分,評分越低,鼻腔鼻竇功能越佳;臨床癥狀評分:包括鼻塞、鼻涕、疼痛、水腫癥狀,分別劃分為無癥狀、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記為0、2、4、6 分,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護理滿意度: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90 分滿意,80~90分基本滿意,<60 分為不滿意,滿分為100 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 21.0 版本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組間兩兩比較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對比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0.40±3.75)d,短于對照組的(16.22±3.19)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554,P=0.036)。
2.2 兩組SNOT-20 評分及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觀察組SNOT-20 評分及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SNOT-20 評分及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SNOT-20 評分及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復發(fā)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33% vs 16.67%)及復發(fā)率(4.61% vs 16.67%)均低于對照組(χ2=9.451、5.932,P=0.006、0.037),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13.175,P=0.000),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護理干預可促進慢性鼻竇炎患者鼻內鏡術后恢復,縮短住院時間。個性化護理是以患者個體差異為基礎,開展針對性的護理計劃,不僅可滿足患者生理需求,而且可滿足個體不同心理需求,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促進患者術后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個性化護理干預可縮短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鼻內鏡術后住院時間??赡芘c個性化護理干預開展可針對性給予認知、心理、鼻腔等護理指導,促進患者恢復,縮短恢復時間,減少住院時間。觀察組SNOT-20 評分及臨床癥狀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應用護理干預可促進鼻腔功能恢復,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痛苦,與張璽平等[4]研究結論一致。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復發(fā)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個性化護理可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控制危險因素,降低復發(fā)率。此外,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83%高于對照組83.33%(P<0.05),提示個性化護理干預可促進護患關系建立,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鼻內鏡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鼻內鏡術后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可縮短住院時間,減輕臨床癥狀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預防復發(fā),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