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云豐,張樹偉,程金金,王興春
(1.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西太谷030801;2.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院,山西太谷030801)
細胞分裂素是五大經(jīng)典激素之一,在植物生長發(fā)育、脅迫響應和離體再生等諸多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調(diào)控作用[1-8]。在過去的20多年中,科學家利用模式植物擬南芥系統(tǒng)研究了細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轉(zhuǎn)運及信號轉(zhuǎn)導過程。在擬南芥中發(fā)現(xiàn)了3種組蛋白激酶(Arabidopsis histidine kinases,AHKs)為細胞分裂素受體,分別為AHK2、AHK3和AHK4[3,9],這些受體通過磷酸化的方式將細胞分裂素信號經(jīng)組氨酸磷酸轉(zhuǎn)移蛋白(Arabidopsis histidine-phosphot transfer proteins,AHPs)傳遞至B型應答調(diào)節(jié)因子(Arabidopsis response regulators,ARRs)[4-6]。B-ARRs作為一型MYB蛋白,其N端信號區(qū)含有天冬氨酸(D)、天冬氨酸(D)和賴氨酸(K)3個保守的氨基酸殘基,該結構也被稱為DDK結構域,該結構域的第2個天冬氨酸具有接受磷酸基團的功能[3,9-10]。B-ARRs的DDK結構域接收到上游AHP傳遞來的磷酸基團后,被磷酸化激活,從而啟動包括A-ARRs在內(nèi)的下游靶基因的轉(zhuǎn)錄,進而調(diào)節(jié)植物的生長發(fā)育[3,9-12]。
擬南芥中共編碼12個B-ARR,N端均有1個保 守 的 信 號 接 收 域(Receiver domain,RD),除ARR23外C端均含有典型的MYB類轉(zhuǎn)錄因子結構域(GARP)[13]。有研究發(fā)現(xiàn),單突變體arr1、arr2、arr10、arr11和arr18等與野生型均無明顯的表型差異,而arr10/12雙突變體對細胞分裂素的響應變?nèi)?,arr1/10/12三突變體完全喪失了對細胞分裂素的響應且植株矮小[14],表明B-ARRs基因家族存在功能冗余[13]。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B-ARRs的N端信號區(qū)的DDK結構域?qū)端轉(zhuǎn)錄激活區(qū)具有抑制作用,而過表達DDK結構域缺失突變基因(ΔDDK)會解除轉(zhuǎn)錄抑制,導致B-ARRs介導的細胞分裂素信號途徑組成型激活,從而使轉(zhuǎn)基因植物呈現(xiàn)典型的細胞分裂素表型[10,15-17]。
ARR21作為B型ARR家族中的一員,與ARR13具有較高的相似性[16],但其功能尚待深入研究。本試驗利用雌激素誘導表達系統(tǒng)和T-DNA插入突變體研究了ARR21基因表達對擬南芥幼苗生長發(fā)育和離體再生的影響,旨在為深入解析ARR2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礎,為利用ARR21基因提高植物離體再生和遺傳轉(zhuǎn)化效率奠定基礎。
研究用的野生型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為Columbia-0(Col-0)。載體為pER10和pER8[18]。T-DNA插入突變體arr13(SALK_042719c)和arr21(SALK_005772c)由陳受宜研究員饋贈。arr13/21雙突變體由arr13和arr21單突變體雜交獲得。擬南芥播種在1/2 MS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條件為:光周期16 h光/8 h暗,光照強度80~120μmol/(m2·s),溫度22℃。
1/2 MS培養(yǎng)基:2.3 g/LMurashige and Skoog Basal Medium w/Vitamins(PhytoTechnology Laboratories,貨號M519)、2%蔗糖和0.8%的瓊脂粉,pH值5.8。
雌激素誘導培養(yǎng)基為1/2 MS培養(yǎng)基添加10μmol/L的17-β雌二醇(Sigma,貨號E8875)。
1.2.1 擬南芥B-ARRs進化關系分析 從擬南芥的基因組數(shù)據(jù)庫TAIR(www.arabidopsis.org)中獲得B型ARR家族12個成員序列,利用MEGA 7.0軟件構建系統(tǒng)進化樹,Bootstrap參數(shù)設置為1000。
1.2.2ARR21基因過量表達載體的構建和擬南芥遺傳轉(zhuǎn)化 以Col-0基因組DNA作為模板,利用東洋紡(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保真DNA聚合酶KOD-plus v2以及引物ARR21XhoI和ARR21XbaI(表1)擴增ARR21,經(jīng)XhoⅠ和XbaⅠ雙酶切后連接pER8載體,構建雌激素誘導的pER8-ARR21過量表達載體。PCR擴增體系為DNA模板3μL,dNTP 5μL,MgSO43μL,上下游引物各1.5μL,DNA聚合酶5μL,10×Buffer 5μL。擴增程序為:94℃2 min;94℃10 s,55℃30 s,68℃1 min,30個循環(huán);68℃10 min,4℃保存。
利用ARR21ΔDDKXhoⅠ和ARR21XbaⅠ引物擴增缺失5′端438 bp(146個氨基酸)的ARR21基因,即ARR21ΔDDK片段。將該片段利用XhoⅠ和XbaⅠ雙酶切后連接雌激素誘導表達載體pER10,構建成pER10-ARR21ΔDDK載體。PCR擴增體系和擴增程序同上。
表1 引物序列
將pER8-ARR21載體及pER10-ARR21ΔDDK載體通過電激法轉(zhuǎn)入農(nóng)桿菌GV3101中,并利用農(nóng)桿菌介導的花序浸染法[19]將其轉(zhuǎn)入Col-0野生型中;進行轉(zhuǎn)化后,將獲得的擬南芥種子種植于篩選培養(yǎng)基中,并施加篩選壓力,篩選符合3∶1分離比的抗性擬南芥植株,獲得轉(zhuǎn)化成功突變體。
1.2.3 RNA提取和實時定量PCR反應 擬南芥總RNA的提取、cDNA第1鏈合成和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均采用寶日醫(yī)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的試劑盒。其中,RNA提取采用柱式法植物RNA小量提取試劑盒(貨號9769),cDNA第1鏈合成采用PrimeScriptTMRT reagent Kit(貨號RR047A),RT-qPCR采用TB GreenRPremix Ex TaqTMⅡ試劑盒(貨號RR820A),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RT-qPCR所用的ARR21基因特異引物為ARR21qF和ARR21qR,內(nèi)參基因ACTIN7(AT5G09810)的引物為ACT7qF和ACT7qR。采用2-ΔΔCt法計算相對表達量。
1.2.4 擬南芥離體再生 擬南芥離體再生試驗以弱光下培養(yǎng)的下胚軸為外植體,采用兩步法進行[20]。
擬南芥基因組中共有12個B-ARRs基因,分別為ARR1、ARR2、ARR10、ARR11、ARR12、ARR13、ARR14、ARR18、ARR19、ARR20、ARR21和ARR23。系統(tǒng)進化樹結果表明,12個B-ARRs聚為3個亞類,其 中,ARR1、ARR2、ARR10、ARR11、ARR12、ARR14和ARR18為第Ⅰ亞類,ARR13、ARR21和ARR23為第Ⅱ亞類,ARR19和ARR20為第Ⅲ亞類。其中,ARR23序列較短,僅有信號接收域RD,無MYB結合域(GRAP)(圖1-A),同一亞類中的ARR13和ARR21親緣關系較近(圖1-B),預測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為了研究ARR21基因在擬南芥生長和發(fā)育過程中的功能,構建了ARR21基因過量表達擬南芥pER8-ARR21(圖2-A),在MS培養(yǎng)基和雌激素誘導培養(yǎng)基生長情況結果顯示,過表達植株在無誘導劑的培養(yǎng)基上均生長良好,而在雌激素誘導培養(yǎng)基上生長發(fā)育嚴重受阻。其中,24號株系長出真葉,生長發(fā)育受阻較輕(圖2-C);14號和31號株系生長發(fā)育受阻較重,且31號受阻表型最為嚴重,根系較短,且沒有真葉長出(圖2-B、D)。RT-qPCR結果表明,野生型擬南芥中ARR21基因幾乎不表達,而在過表達的轉(zhuǎn)基因擬南芥中,24號植株的表達量最低,31號株系中表達量最高,這與其生長發(fā)育受阻表型是一致的(圖2-E)。由此預測,ARR21基因過量表達抑制了擬南芥的生長發(fā)育。
B-ARRN端含有負調(diào)控功能的DDK結構域。為研究該結構域的功能,構建了刪除N端160個氨基酸殘基的雌激素誘導表達載體pER10-ARR21ΔDDK,結果顯示,與pER8-ARR21轉(zhuǎn)基因幼苗表現(xiàn)一致,過量表達缺失信號接收域的ARR21ΔDDK基因抑制了擬南芥幼苗的生長發(fā)育(圖3-A、B),且這種生長發(fā)育抑制表型與ARR21ΔDDK基因的表達量相關(圖3-C)。
為了進一步了解ARR21基因在擬南芥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功能,研究了ARR21功能缺失突變體arr21的表型,在arr21突變體中,T-DNA插入在第5個外顯子中,導致該基因功能完全喪失(圖4-A)。在本試驗條件下,arr21突變體與Col-0野生型無明顯差異,表明ARR21基因功能缺失對擬南芥生長發(fā)育無影響(圖4-B、C)。由于ARR21基因與ARR13基因有較高的相似性(82%),可能存在功能冗余。為此,進一步分析了arr13及arr13/21雙突變體的表型,結果表明,arr13和arr13/21突變體幼苗與野生型Col-0也無明顯差異(圖4-D、E)。
細胞分裂素在植物離體器官再生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進一步分析了ARR21基因過表達和功能缺失對擬南芥離體再生的影響,結果顯示(圖5),過表達ARR21基因顯著提高了離體再生能力,但arr21功能缺失對離體再生無顯著影響;此外,arr13單突變體和arr13/21雙突變體離體再生效率均低于野生型。
B-ARR為細胞分裂素信號途徑的關鍵樞紐,探究其生物學功能對于闡明細胞分裂素途徑的調(diào)控機制有重要意義。擬南芥基因組中共編碼12個B-ARRs,其中,ARR1、ARR10、ARR12等的功能已有了清晰的認識[5]。本研究表明,B型ARR基因ARR21過量表達抑制了幼苗的生長發(fā)育,促進了離體再生;雖然arr21單突變體對離體再生無顯著影響,但arr13/21雙突變體離體再生能力低于野生型。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DDK結構域?qū)端轉(zhuǎn)錄激活域的抑制,組成型表達DDK結構域缺失的B型ARR基因會導致細胞分裂素信號激活,抑制幼苗生長發(fā)育,導致難以獲得轉(zhuǎn)基因后代[10,15-18,21]。本研究發(fā)現(xiàn),過表達DDK缺失突變體在雌激素誘導培養(yǎng)基上,幼苗生長發(fā)育異常,無法收獲轉(zhuǎn)基因種子,與前人對組成型表達ARR21ΔDDK的研究結果完全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該結果與過量表達ARR21全長基因的研究結果相似,二者突變體幼苗均出現(xiàn)典型的細胞分裂素表型,即幼苗生長發(fā)育嚴重受阻[15];盡管如此,arr21單突變體和arr13/21雙突變體幼苗生長發(fā)育完全正常,推測ARR21基因可能不參與營養(yǎng)生長階段的調(diào)控,這與其表達譜一致[13]。
細胞分裂素是植物離體器官再生的關鍵決定因素。本研究發(fā)現(xiàn),arr21單基因突變對擬南芥離體再生無顯著影響,而arr13/21雙基因突變后離體再生效率顯著降低,表明B型ARR參與調(diào)控擬南芥離體再生,且存在明顯的功能冗余;相反,結構缺失導致的ARR21基因組成型表達可以顯著提高離體再生效率。因此,ARR21基因有望用于難以組培的植物,以提高其遺傳轉(zhuǎn)化效率。
本研究初步解析了ARR21基因在植物生長發(fā)育和離體再生過程中的功能,但其具體調(diào)控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fā)展,未來可以利用基于高通量測序的ChIP-Seq等技術,篩選和鑒定ARR21的下游靶基因,闡明其轉(zhuǎn)錄調(diào)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