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楊
【摘要】隨著城市擴建規(guī)模的增大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口,導致城市居住需求緊張,由此逐漸催生出了對高層住宅建筑的需求。而在對高層住宅建筑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工程人員要關注到其主體結構施工,最常見的為混凝土結構,對其進行施工時,要提高對混凝土裂縫這一病害的關注度。本文在分析高層住宅建筑混凝土裂縫防治施工活動時,從常見的混凝土裂縫種類出發(fā),分析導致裂縫出現(xiàn)的具體成因,并據(jù)此對有效防治高層住宅建筑混凝土裂縫的技術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層住宅建筑;混凝土結構;裂縫防治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142
混凝土材料作為建筑項目施工的主要材料構成,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影響較為直接。在當前高層住宅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已經成為一種必需材料,對其進行應用時,則要考慮到該材料性能的實際變化。外界環(huán)境、荷載等均會導致其出現(xiàn)性能變化?;炷亮芽p問題的逐漸凸顯,則引發(fā)人們對高層住宅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廣泛關注。作為施工人員,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一步分析導致混凝土裂縫出現(xiàn)的成因,并注重在積累工程經驗的基礎上加強對混凝土裂縫的有效防治。
1、高層住宅建筑混凝土結構常見裂縫
1.1荷載裂縫
高層混凝土建筑整體自重較大,對于自身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而言,承受荷載較多。當外界拉應力增加,超出混凝土抗拉強度時,混凝土結構則會出現(xiàn)裂縫現(xiàn)象。同時若荷載持續(xù)加大,混凝土裂縫會沿著主拉應力方向繼續(xù)變大。在高層住宅建筑工程中,常見的荷載裂縫包括彎曲裂縫、剪切裂縫、受壓混凝土裂縫、斜裂縫等。
1.2變形裂縫
混凝土結構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發(fā)生變形,主要為溫度變形裂縫,而一旦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混凝土構件就會產生應力,當應力高出構件抗拉強度時,就會出現(xiàn)構件裂縫,進而影響構件剛度和混凝土結構整體穩(wěn)固度。
1.3干縮裂縫
高層住宅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應注重進行后期養(yǎng)護,因在結束施工一段時間后,大部分建筑都會出現(xiàn)混凝土結構的干縮裂縫問題?;炷两Y構澆筑完成后的養(yǎng)護時間一般為7d左右,工程人員應時刻關注混凝土結構的水分變化,一旦澆水養(yǎng)護不到位,很容易導致出現(xiàn)干縮裂縫。干縮裂縫一般為表面較淺的裂縫,并在混凝土結構表面均勻分布,其寬度一般為0.05~0.2mm。
2高層住宅建筑混凝土裂縫防治關鍵技術
2.1建筑材料性能控制技術
首先要關注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要嚴格對水泥用量加以控制,確保降低水化熱。工程人員要嚴格對混凝土材料配合比進行合理設計,應選擇合適的強度指標。并在使用水泥材料時,盡量選用低水化熱性能的礦渣水泥和相應等級的粉煤灰,同時要使用緩凝型高效減水劑。其次要對各種材料的選擇加強控制。對于水泥材料而言,一般選擇礦渣硅酸鹽水泥。砂子材料則一般將細度模數(shù)控制為2.6。選擇石子材料時,則要嚴格按照工程需求控制粒徑大小,并確保碎石質地堅硬、連續(xù)級配。
2.2混凝土施工技術
2.2.1澆筑技術
某高層住宅建筑的總高度為176m,建筑總面積為67768m2左右,為“型鋼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為筏形基礎。工程具體參數(shù)見下表1。
澆筑之前要對混凝土性能進行檢測,了解其坍落度和溫度適應性等,確保入模前滿足坍落度標準。在灌注混凝土材料時,要將其落差控制在≤2m的范圍內,并嚴格按照40~50cm的要求控制分層厚度。
2.2.2振搗技術
進行混凝土下層振搗時,應按照與澆筑方向垂直的要求加以控制,要從下至上進行振搗。要嚴格控制振動棒的移動距離和振搗深度。同時要對振搗時間加以控制,一般要在20s-30s的范圍內,振搗間距則要<30cm。振搗時應將深度控制在進入下層10cm左右為宜,要確保振搗密實。
2.2.3降溫技術
部分混凝土施工現(xiàn)場溫度較高,工程人員要著重進行降溫處理。可使用鋼筋支架作為降溫冷卻水循環(huán)水管。對冷卻循環(huán)水管進行單層單向布置,并應在混凝土中間位置進行布置。將閥門設置在各個進出水口,以控制冷卻水流量。要在澆筑前對冷卻管進行通水處理,避免存在滲水部位。將溫度傳感器設置在進出水管位置,并與混凝土測溫儀器相連接,實現(xiàn)同步測溫。在測得具體參數(shù)后,要對冷卻水流量加以調節(jié),控制降溫速度,在完成降溫處理后,要將水管內部積水全部排出。
2.2.4養(yǎng)護技術
在養(yǎng)護環(huán)節(jié),應主要對溫度和濕度加以控制。主要應對混凝土樓板所處環(huán)境進行濕度控制,降低其出現(xiàn)變形的概率。在對混凝土完成澆筑后,工程人員應對其及時加蓋保溫材料,或對其表面噴涂混凝土養(yǎng)護劑,以避免水分蒸發(fā)。同時要嚴格進行溫度控制,避免出現(xiàn)較大的內外溫差,導致混凝土出現(xiàn)結構應力裂縫。
2.3裂縫處理技術
2.3.1荷載裂縫處理
在完成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后,工程人員要觀察其硬化狀態(tài),確保硬化達標。要提高對混凝土初凝階段的關注度,跟進初凝過程,避免在初凝混凝土表面堆放材料,同時應避免出現(xiàn)磚塊邊拉邊用、推出車堆放在現(xiàn)澆板上等現(xiàn)象。此外,尤其應關注的部位還包括與施工井架連接的混凝土樓板部位,要嚴格對其進行雜物管理,避免在其上頻繁搬運材料,并嚴格禁止人員踩踏。對于已經澆筑完成的混凝土面板,則要檢測其強度是否達到1.2Mpa,若達標,則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2.3.2變形裂縫處理
工程人員在防治變形裂縫時,應主要把控以下要點:一是提升增配構造筋抗裂性能,要加大小直徑和小間距配筋占比,選擇合適的間距鋼筋和配筋率。二要合理預留后澆縫。要在施工期間合理預留修復時間,對后澆縫進行有效封閉處理,形成連續(xù)結構,避免結構中出現(xiàn)不必要的伸縮縫。三是控制應力集中縫隙。在施工中,會涉及到打孔或鉆洞環(huán)節(jié),若此時混凝土結構受到溫度收縮影響,則在孔洞或斷面位置就會出現(xiàn)應力集中現(xiàn)象,從而可能引發(fā)裂縫。此時,工程人員應針對性的進行結構加固處理,具體為加固圓孔邊活轉角結構筋,或在建筑物轉角處增設斜向鋼筋或網(wǎng)片等,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穩(wěn)定度。
2.3.3干縮裂縫處理
針對干縮裂縫,工程人員應盡量避免選擇收縮性比高的水泥材料,要合理控制水灰比,同時要合理摻入減水劑。在對混凝土材料進行加水時,應按照設計方案要求和具體參數(shù)指標嚴格控制加水量。針對干縮裂縫而言,工程人員還要對混凝土進行前期養(yǎng)護,盡可能延長養(yǎng)護時間,尤其在冬季施工時,更要延長養(yǎng)護時間,并對混凝土結構進行保溫和保濕覆蓋,可適當涂抹養(yǎng)護劑,降低干縮裂縫出現(xiàn)的概率。
結語:
總之,混凝土結構常見裂縫這一質量病害,對于工程人員而言,面對不可避免的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要結合工程現(xiàn)狀對其加以有效防治。面對變形裂縫、荷載裂縫、干縮裂縫等,工程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成因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可結合工程經驗提出具體的防治措施。要加強對外界環(huán)境包括溫度和濕度條件的把控,同時確保合理配制混凝土材料,對于出現(xiàn)的裂縫,要及時加以處理,確保通過合理的處理措施保障高層住宅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穩(wěn)固。
參考文獻:
[1]溫明旭.高層建筑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及質量控制分析[J].中外建筑,2017(08):190-192.
[2]俞賽琴.高層建筑混凝土樓板裂縫的防治策略分析[J].居舍,2018(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