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偉
油橄欖(OleaeuropaeaL.)是木犀科木犀欖屬植物,為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樹種,產地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國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突尼斯、土耳其、敘利亞、摩洛哥等國家。在中國,油橄欖主要分布在甘肅、云南、四川、重慶、湖北等省份。橄欖油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和功能活性成分,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抗腫瘤等功能,素有“植物油皇后”的美譽。油橄欖樹全身都是寶,果實的含油量為25%左右。全省油橄欖種植面積達0.8萬畝,橄欖油市場價格約200元/千克,盛果期畝產值達6000元以上,對增強中國糧油安全和豐富自然景觀都具有重要意義。
推廣良種
鄂植8號,鮮果含油率約20%—24%,冠體低矮,樹冠圓頭形,花期4月下旬,5—7天,果實成熟期11月,適應性強,較耐寒,早實,單株產量高,豐產穩(wěn)產,油質中上;豆果(Arbequina)鮮果含油率約20%—22%,樹體低矮,花期4月中旬,5—7天,果實成熟期10月下旬,適應性強,抗性強,耐寒抗鹽堿,耐濕,適度耐旱,高產穩(wěn)產,早實,果味濃;城固32號,鮮果含油率約14%—17%,樹體大小中等,新梢生長直立,花期4月中旬,果實早熟,環(huán)境適應性強,病蟲少,早實,穩(wěn)產性較好。
種植條件
生長特性:喜光喜肥,造林后2—3年掛果,5年投產。
土壤要求:土層厚度大于100厘米,質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種植。
環(huán)境要求:喜空氣流通良好、日照長且光照充足的陽坡,坡度小于20度為宜。
栽培技術
立地選擇:坡地種植,坡度一般不宜超過25度;在土層深厚肥沃、選擇向陽南坡,東南坡和西南坡為好。油橄欖既怕澇又怕濕,嚴禁在湖邊低洼地帶種植。平地種植油橄欖樹,采取相應的排水溝渠設施,保證排水良好。種植土壤應選擇土層深厚、疏松透氣、排水良好、酸堿度值在5.6—8之間的微酸性至微堿性沙質土壤,忌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冷風種植。
整地:整地,挖坑,填坑工作應在秋冬季完成,最遲在造林前15天完成。嚴禁不整地、不挖坑、填坑就栽樹。緩坡采取全墾整地方式,丘陵山地宜水平帶墾,陡坡應穴墾。
造林:造林時間在1—3月。造林時挖大穴、施足基肥、適量修剪、根肥分離、淺栽高覆。2—3年生容器大苗造林,按照株行距4米×5米范圍進行種植,種植穴80厘米×80厘米或100厘米×100厘米。
施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綜合平衡,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肥結合施用。忌長期單施一種肥料。環(huán)狀溝施,11—12月施有機肥作冬肥;2—3月萌動前施速效氮、磷肥;6—7月施速效鉀肥作夏肥。水肥流失嚴重的沙壤土或沙地,應少量多次施肥。
修剪:冬季去樹冠無效枝條;夏季短截、抹芽和摘心等,使枝條分布有序。
灌溉:灌水4次/年,即冬、春、伏天、果實生長后期,及時排水。
病蟲害管理:常見的有孔雀斑病、青枯病、天牛、葉斑病、褐斑病、黑斑病、大粒橫溝象、蚧殼蟲等病蟲害,主要采用施石灰進行土壤改良、誘殺以及低度高效藥劑等方法防治。冬季施用石硫合劑刷白、銅離子類抗菌劑預防。
典型案例
基地名稱:松陽縣古市鎮(zhèn)山下陽村
基地位置及規(guī)模:松陽縣古市鎮(zhèn)山下陽村,面積100畝。
經營業(yè)主:浙江野蜂油橄欖有限公司
經營情況
采用科學化、規(guī)?;?、標準化等生產管理方式,使油橄欖生產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盛產期平均畝產量300—400千克,平均果油率12%,可產油36—48千克,按市場價200元/千克估算,畝產值可達7200—9600元,100畝產值可達96萬元。
種苗供應
浙江野蜂油橄欖有限公司、寧波市象山縣亭溪花木場、青田森茂綠化有限公司。